第二十一章 文学新范式的建立及其复杂历程 1
第一节 海峡两岸两个文学战线的形成 2
第二节 文学讲习所的建立和扶持新人 7
第三节 批判运动的持续与现代性的紧张 11
第四节 文艺政策的调整及主流文学批评的激进 17
第二十二章 五六十年代的诗歌、散文与剧作 22
第一节 在诗学与政治学之间 22
第二节 在内容与形式之间 27
第三节 新生活的赞歌与闻捷、蔡其矫诸诗人的创作 35
第四节 政治抒情诗、新民歌与郭小川等的创作 39
第五节 散文的“诗意”与杨朔、余光中的探索 43
第六节 戏曲改革与《茶馆》、《关汉卿》等话剧 49
第二十三章 现实题材小说 54
第一节 新人新作的涌现 54
第二节 周立波与农村题材作品 58
第三节 赵树理现象 61
第四节 柳青的《创业史》 65
第五节 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等小说 69
第二十四章 历史题材小说 72
第一节 峻青、王愿坚的短篇小说 73
第二节 杜鹏程的《保卫延安》 76
第三节 梁斌的《红旗谱》和杨沫的《青春之歌》 78
第四节 《红岩》和《红日》 85
第五节 《林海雪原》和革命历史传奇小说 87
第六节 姚雪垠的多卷本历史小说《李自成》 91
第二十五章 时代主调下的多样化努力 99
第一节 《洼地上的“战役”》等小说 99
第二节 干预生活的小说和报告文学 102
第三节 孙犁和茹志鹃的小说 104
第二十六章 “文革”十年的文学 109
第一节 《海瑞罢官》的批判与“文艺黑线专政”论的出笼 109
第二节 “革命样板戏”与“文革”中的主流创作 113
第三节 “文革”时期潜在写作(一):穆旦等诗人的真实体验 119
第四节 “文革”时期潜在写作(二):觉醒的潜流和反叛的音响 128
第二十七章 白先勇、陈映真与战后三十年的台湾、香港文学 136
第一节 冷战年代的台湾文学 136
第二节 两地呼应的现代主义诗潮与余光中、洛夫的诗 144
第三节 白先勇、王文兴与台湾的现代主义作品 154
第四节 陈映真、黄春明与台湾的现实主义作品 161
第五节 高阳、金庸与台港地区通俗文学 170
第六节 香港的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文学 185
第二十八章 八十年代的文学转型 191
第一节 主流文学的“拨乱反正” 191
第二节 从“独白时代”向“复调时代”的过渡 195
第三节 双重语境中的文学实验 199
第二十九章 八十年代的诗歌创作 204
第一节 “归来”的诗人与牛汉、郑敏、昌耀的诗 204
第二节 “朦胧诗”与北岛、多多等人的诗 210
第三节 “新生代诗”的“第二次背叛” 218
第三十章 汪曾祺、王蒙与“复出”小说家群 225
第一节 汪曾祺的短篇小说 225
第二节 “复出”小说家群的历史记忆 232
第三节 王蒙和《活动变人形》 235
第四节 张贤亮、高晓声等的小说 241
第五节 张洁、谌容和宗璞等的小说 246
第三十一章 八十年代的小说潮流 250
第一节 “寻根小说”及其背景 250
第二节 “新写实”小说的追求 255
第三节 先锋小说的实验 260
第四节 贾平凹、史铁生的小说 266
第五节 其他作家的小说 271
第三十二章 文学创作的多样选择 274
第一节 女性文学的创作 274
第二节 “后先锋小说” 279
第三节 “七十年代后”作家 283
第四节 王安忆及其《长恨歌》 285
第五节 陈忠实的《白鹿原》 287
第六节 张炜的《九月寓言》 289
第三十三章 九十年代的诗歌和散文 292
第一节 “重新做一个诗人” 292
第二节 “个人”方式与语言策略 295
第三节 较有创作实绩的诗人 299
第四节 “文化散文”与“学者散文” 307
第三十四章 八十至九十年代的台港文学 311
第一节 历史的转折与文学的变革 311
第二节 八十年代政治小说和旅美作家作品 314
第三节 回归现实的文艺:从小说到戏剧 318
第四节 台湾的少数民族文学与女性写作 321
第五节 林燿德、张大春等新生代的“后现代”书写 327
后记 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