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戏剧·文化·现代&门外汉 1
一、戏剧 2
二、现代 6
三、文化 13
四、门外汉 21
第一章 “为中国剧坛起革命军”——论梁启超的戏剧改良观 25
一、为戏剧争名分——大声疾呼 28
二、对戏剧作分析——沦肌浃髓 37
三、写戏剧倡改良——亲力亲为 47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梁启超 54
第二章 “容忍”与“不容”——读陈独秀的《论戏曲》 59
一、为戏剧正名中的“容忍”与“不容” 62
二、品传统戏剧中的“容忍”与“不容” 69
三、促戏剧改革中的“容忍”与“不容” 76
四、就“经世致用”中的“容忍”与“不容” 81
论戏曲 陈独秀 91
第三章 自古成功在尝试——论胡适的现代戏剧观 95
一、“尝试”是中国戏剧发展的所趋之“势” 97
二、“尝试”是中国戏剧改良的万全之“策” 103
三、“尝试”是中国戏剧变革的起始之“步” 108
四、“尝试”是中国戏剧创新的疗就之“方” 121
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 胡适 132
第四章 男旦·女吊·娜拉&阿Q——论鲁迅的现代戏剧情结 143
一、不屑“男旦”——呼唤戏剧变革的现代性 145
二、钟情“女吊”——珍惜戏剧本源的民间性 151
三、追问“娜拉”——关注戏剧内涵的人文性 159
四、再话“阿Q”——鼓励戏剧编导的再创性 165
略论梅兰芳及其他(上)鲁迅 169
略论梅兰芳及其他(下)鲁迅 171
第五章 鲁迅为何弃写“杨妃”? 173
一、源于其戏剧意识的变化? 178
二、源于其女性观念的变化? 180
三、源于其个人情感的变化? 183
四、源于其社会角色的变化? 188
答《戏》周刊编者信 鲁迅 193
第六章 “民间”在周作人的戏剧视野中 197
一、不是“一味叫好”——警觉“民间”的自大性 199
二、不是“一夜急就”——正视“民间”的自承性 203
三、不是“一路捷径”——守望“民间”的自然性 206
四、不是“一地鸡毛”——倾心“民间”的自由性 211
五、不是“一仍贯旧”——看好“民间”的自得性 215
六、不是“一掷孤注”——尊重“民间”的自行性 219
论中国旧戏之应废 周作人 223
中国戏剧的三条路 周作人 226
第七章 “我对于话剧是有无穷的愿望的”——论徐志摩的戏剧理论 231
一、“戏剧是艺术的艺术” 234
二、戏剧是“人生的艺术” 238
三、戏剧是“激发乃至赋与灵性的一种法术” 246
四、戏剧的发展需依仗“加倍的热心”,“真正的行家” 251
《剧刊》始业 徐志摩 257
第八章 “我们要的是戏”——论闻一多的《戏剧的歧途》 261
一、戏是要讲“身份”的 263
二、戏是要求“纯形”的 267
三、戏是要能“表演”的 271
四、戏是要有“生活”的 275
戏剧的歧途 闻一多 280
第九章 别一样的中国话剧“期待”——论沈从文剧评《伟大的收获》 283
一、视角——都市观 286
二、结构——散文化 290
三、细节——真实性 294
四、观众——知识者 296
伟大的收获 沈从文 300
后记 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