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整合规划理论与实践》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娇蓉,白子建编著
  • 出 版 社: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60849478
  • 页数:297 页
图书介绍:本书内容涵盖了可持续交通系统客运出行结构规划、城市道路网交通规划、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统规划、港城货运交通规划、面向大型项目的交通规划推进机制、面向整合协调的城市整体交通规划、基于广域动态数据的城市交通规划支持系统,是国内城市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的理论探索和规划实践的系统总结。

第1章 绪论 1

1.1 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发展回顾与展望 2

1.1.1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交通规划 2

1.1.2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的交通规划 2

1.1.3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世纪末的交通规划 4

1.1.4 21世纪以来的交通规划 6

1.1.5 展望 7

1.2 传统城市交通规划方式的反思 7

1.2.1 新形势下我国城市与交通发展特征的变化 7

1.2.2 城市交通规划观念的反思与转变 10

第2章 可持续城市客运交通出行结构规划 13

2.1 城市交通可持续理念内涵 13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城市交通 13

2.1.2 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城市交通系统要求 14

2.1.3 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模式内涵 15

2.2 城市客运交通出行结构分析 17

2.2.1 城市交通出行结构发展影响因素 17

2.2.2 城市交通出行结构的五类模式 18

2.2.3 城市经济、气候与慢行导向型出行结构的关系 19

2.2.4 城市小汽车税费与五类模式发展关系 21

2.2.5 城市交通出行结构五类模式的出行效率比较 22

2.2.6 中国城市的客运交通出行结构选择 23

2.3 城市交通出行结构约束要素计量模型 27

2.3.1 交通供需平衡计量模型 28

2.3.2 交通可达性计量分析 29

2.3.3 土地资源利用承载计量模型 29

2.3.4 交通能源消耗约束计量模型 31

2.3.5 交通环境承载和碳排放计量模型 32

2.3.6 交通方式发展规模计量分析 35

2.4 城市交通出行结构适应性测评分析 36

2.4.1 城市交通系统结构测评假定与原则 36

2.4.2 城市交通出行结构适应性测评模型设计 36

2.4.3 武汉新区特征分析 38

2.4.4 武汉新区规划交通结构测试 40

2.5 低碳生态城绿色交通规划实践 46

2.5.1 低碳生态城建设实践 47

2.5.2 绿色交通发展引导政策 49

2.5.3 新建型低碳生态城绿色交通规划实践 50

2.5.4 改建型低碳生态城绿色交通建设实践 51

2.5.5 小结 51

第3章 城市道路网交通规划 55

3.1 城市道路网规划理念与原则演变 55

3.1.1 城市道路网规划理念的演变 55

3.1.2 机动车导向的交通区分原则 56

3.1.3 公交与慢行导向的交通融合原则 59

3.2 合理城市路网密度确定方法 61

3.2.1 现有路网效率指标分析 61

3.2.2 路网运行效率的定义 62

3.2.3 路网密度对路网运行效率的影响分析 64

3.2.4 小结 66

3.3 城市道路功能划分 67

3.3.1 道路分级体系与功能划分 67

3.3.2 上海城市道路功能分级 70

3.3.3 与道路功能相协调的横断面布置要素 75

3.4 公交导向的城市道路网络规划方法 77

3.4.1 公交导向的路网规划历史回顾 78

3.4.2 公交导向的路网规划基本框架 79

3.4.3 公交导向的路网规划 81

3.4.4 公交导向的路网规划实例——上海临港新城 83

3.4.5 小结 85

3.5 节地型道路规划和设计关键技术 85

3.5.1 节地型道路规划和设计要素 86

3.5.2 节地型道路规划技术指标 86

3.5.3 节地型道路横断面设计技术 90

3.5.4 窄机动车道设计技术 98

3.5.5 交叉口设计节地技术 101

3.6 功能组团格局新城道路网规划 110

3.6.1 新城的发展与建设 110

3.6.2 功能组团格局新城交通特征 113

3.6.3 支撑城市功能分离布局的路网规划目标 114

3.6.4 面向组团功能的路网区域差异规划原则 116

3.6.5 功能组团间通勤交通需求预测方法 118

3.6.6 组团间联系通道规划要点 120

第4章 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统一体化规划 125

4.1 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统规划体系重构 125

4.1.1 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统结构特性与规划问题 125

4.1.2 多模式公共交通规划体系结构 127

4.1.3 各层次公共交通规划编制要素 128

4.1.4 公共交通规划实践——以上海市为例 130

4.2 轨道地面公交一体化规划方法 131

4.2.1 轨道公交一体化客流集聚与培育策略 132

4.2.2 轨道交通走廊公交线路调整集确定方法 135

4.2.3 轨道交通枢纽公交换乘设施规划方法 143

4.3 小型公共交通规划方法 146

4.3.1 小型公共交通的地位与作用 147

4.3.2 小型公共交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148

4.3.3 小型公共交通需求分析 150

4.3.4 小型公交线路客流影响因素分析 156

4.3.5 小型公共交通线网的规划原则 157

4.4 公交专用道规划关键问题 158

4.4.1 公交专用道设置条件 159

4.4.2 公交专用道分类和设定服务水平 160

4.4.3 设定服务水平的公交专用道通行能力 161

4.4.4 公交专用道上公交线路调整方法 165

4.5 城乡客运一体化规划 167

4.5.1 城乡客运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167

4.5.2 城乡客运一体化界定 169

4.5.3 城乡客运一体化规划内容 171

4.5.4 城乡客运一体化管理体制规划 172

4.5.5 城乡客运一体化运营体制规划 174

4.5.6 城乡客运一体化票价方案 176

4.5.7 城乡客运政府补贴方案 179

4.6 公共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管理机制 184

4.6.1 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共交通机制与体制调整 184

4.6.2 公交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扶持机制 187

4.6.3 公交可持续发展扶持机制的必备要素 189

第5章 港城货运交通规划 194

5.1 港城集疏运系统概述 194

5.1.1 港口集疏运概念 194

5.1.2 集疏运系统组成及特点 195

5.1.3 集疏运系统的功能 196

5.1.4 集疏运影响因素 197

5.1.5 集疏运体系发展趋势 198

5.2 港城货运交通规划相关理论 198

5.2.1 港城货运交通规划基本概念 198

5.2.2 港城货运交通类型及特征 199

5.2.3 港城货运交通规划存在的问题 204

5.2.4 疏港道路交通规划 205

5.2.5 货运停车规划 206

5.3 港城货运交通规划案例——以天津港为例 207

5.3.1 港城空间区位分析 207

5.3.2 港城货运集疏运交通系统现状 209

5.3.3 天津港港内集疏运道路网现状 210

5.3.4 港城交通矛盾分析 212

5.3.5 港城货运交通发展模式规划 215

第6章 面向大型项目的交通规划推进机制 224

6.1 大型项目发展概述 224

6.1.1 大型项目的由来 224

6.1.2 大型项目的发展特点 226

6.1.3 大型项目分类 228

6.1.4 大型交通设施项目规划推进面临的挑战 229

6.2 大型交通项目关键过程识别和推进组织体系 231

6.2.1 大型交通项目范围关键过程识别 231

6.2.2 应用过程方法识别大型项目交通规划的关键过程 233

6.2.3 大型项目交通规划推进组织体系 234

6.3 大型项目交通规划推进中评价 238

6.3.1 项目评价的概念与分类 238

6.3.2 大型项目交通规划过程中评价的重要性 239

6.3.3 大型项目交通规划过程中评价的时间点和方式 240

6.3.4 大型项目交通规划过程中评价的内容 241

6.3.5 大型项目交通规划过程中评价对策的制订 241

6.4 大型交通设施类项目交通规划推进机制 242

6.4.1 大型交通设施类项目的概念 242

6.4.2 大型交通设施类项目的特点 243

6.4.3 大型交通设施类项目范围的界定 243

6.4.4 大型交通设施类项目交通规划推进实例 246

第7章 面向整合协调的城市整体交通规划 265

7.1 整体交通规划的发展 265

7.1.1 整体交通规划的提法 265

7.1.2 国内外整体交通规划开展情况 266

7.2 整体交通规划的内涵和外延 274

7.2.1 内部整合 275

7.2.2 外部关联 277

7.2.3 整体交通规划目标体系确定方法 278

7.3 面向协同实施的整体交通规划保障体制和机制 281

7.3.1 整体交通规划编制与协同实施要求 281

7.3.2 体制机制调整的流程方法 282

7.3.3 机构的调整研究 283

7.3.4 工作机制的调整研究 286

7.4 深圳市整体交通规划实践 289

7.4.1 整体规划内容与主要结论 290

7.4.2 协同实施规划设计要点 294

7.4.3 整体规划成果构成 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