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缘起 3
一、网络语言的肇始 3
二、网络语言研究现状 4
三、现有研究的不足 9
第二节 理论维度 10
一、传播与语言相辅共生 10
二、现代传播从语言开始 11
三、网络语言的“混血”表征与遵循原则 13
四、传播符号——网络语言的生命源 15
五、模仿——网络语言的复制机 19
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网络语言的助力器 23
七、亚公共领域——网络语言的舞台 25
第三节 研究设计与技术路线 26
一、研究问题 26
二、研究的内容框架 27
三、研究方法 27
第四节 网络语言使用人群调查 28
一、调查方法 28
二、调查对象 29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30
四、调查结论 35
第五节 语料库构建方案 36
一、自建语料库的缘由 36
二、网络语言语料库建设 36
三、主要用途与样本选取原则 37
四、语料来源 37
五、语料库技术说明 38
第二章 传播的网络语言维度 41
第一节 传播的网络语言维度 43
第二节 网络语言 44
一、网络语言的性质 45
二、网络语言的产生 48
三、网络语言的定义 51
四、网络语言的特征 53
五、网络语言分类 59
本章小结 72
第三章 网络语言的居所 75
第一节 网络语言之“家” 77
第二节 万维网中的网络语言 80
一、万维网语言 80
二、超文本与超链接的褒抑 83
第三节 邮件中的网络语言 84
一、邮件特点 85
二、邮件的网络语言表征 86
第四节 BBS中的网络语言 91
一、BBS——网络语言的“飞地” 91
二、BBS中的网络语言 92
三、BBS的言语特征 93
第五节 聊天室的网络语言 95
一、聊天室——网络语言的“稻田” 95
二、即时通讯——网络语言的交换机 98
第六节 虚拟社区中的网络语言 103
第七节 博客中的网络语言 107
一、博客中的网络语言 108
二、微博中的网络语言 111
本章小结 113
第四章 传播符号:网络语言的细胞源 115
第一节 符号——传播的细胞 117
第二节 网语符号解析 119
一、网语符号的嬗变 119
二、网语符号能指与所指对立统一 125
第三节 非语言符号——传播助力器 131
一、非语言传播符号——“表现性”符号 131
二、非语言传播符号——无声胜有声 133
三、非语言传播符号的功能 134
四、社会语境与技术语境 135
第四节 破解网名之谜 137
一、网名类型依据 137
二、网名符号学理 138
三、符号能指与所指的离散与统一 140
四、绝对任意性与相对理据性并存 141
第五节 网络传播符号的膨胀与消失 143
一、传播符号的膨胀 143
二、传播符号的流失 147
本章小结 150
第五章 模因——网络语言动力阀 151
第一节 模仿——传播的基因 153
第二节 模因论与网络语言 155
一、强势模因与网络语言 155
二、强势模因的理据分析 157
第三节 模因:网语传播的加速器 162
一、模因与网络语汇 163
二、网语模因的生命周期与选择标准 165
三、网语模因的两种传播方式 169
第四节 “被时代”模因的理据阐释 171
一、“被时代”的由来 172
二、“被时代”的语汇特征 172
三、“被××”成为强势模因 175
第五节 网语模因“感染”自然语言 177
一、语料提取原则 178
二、语料内容构成 179
三、网语模因至平面媒体的传播方式 182
本章小结 184
第六章 网语传播模式与网语言语行为 187
第一节 网络语言——人类传播的新介质 189
第二节 人际传播——网络语言的孵化机 191
一、网络人际传播 191
二、网络语言与网络人际传播 192
第三节 群体传播:网络语言搅拌机 198
一、网络群体传播 198
二、网络语言与网络群体传播 199
三、群体传播的网语特征 204
第四节 亚公共领域中的网络语言 205
一、亚公共领域 205
二、网络语言是“亚公共领域”的媒介语言 207
三、网络语言是网民意见表达的管道 208
第五节 网络言语传播行为失范与规范 214
一、网络言语传播行为失范及其缘由 215
二、言语失范行为之表征 216
三、言语传播行为失范之危害 223
四、言语行为规制手段与方法 224
本章小结 228
第七章 结论 231
第一节 研究发现 233
第二节 启示:表意文字的网络再生 239
一、网络语言的本质 240
二、网络——语言之“家” 241
三、符号——网络语言启动器 242
四、模因——网络语言复制器 243
五、传播——网络语言放大器 243
第三节 研究限制与建议 244
参考文献 245
附录 问卷样本 269
后记 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