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殖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积新著
  • 出 版 社: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份:1935
  • ISBN:
  • 页数:445 页
图书介绍:分为概论、中外垦殖概况、垦政、开垦方法、灌溉、排水、抗旱、移民等8编。附图95幅。

第一篇 概论 1

第一章 绪言 1

第二章 垦殖之意义 4

第三章 垦殖之起源 5

第四章 垦殖之重要 6

第五章 垦殖之历史 11

第一节 汉代以前时期 11

第二节 汉代屯垦 18

第三节 唐代屯垦 19

第四节 宋代屯垦 20

第五节 元代屯垦 21

第六节 明代屯垦 27

第七节 清代屯垦 30

第六章 垦殖之进化 32

第七章 垦殖之分类 33

第八章 垦殖必要之学科 35

第二篇 中外垦殖概况 37

第一章 中国 37

第一节 气候 37

一 气温 37

二 雨量 39

三 风 41

第二节 土壤 41

第三节 荒地 48

一 荒地面积 48

二 荒地来源 60

第四节 各地垦务 61

第一目 东三省 61

一 辽宁洮儿河流域之垦务 66

二 辽宁鸭绿江上游之垦务 67

三 吉林图们江左岸之垦务 67

四 吉林壮丹绥芬穆稜诸河上游之垦务 68

五 乌苏里江左岸之垦务 69

六 黑龙江额尔古纳河右岸之垦务 69

七 黑能江右岸之垦务 73

八 黑龙江松花江左岸之垦务 73

第二目 蒙古 74

第三目 热察绥 77

第四目 甘宁青 82

第五目 新疆 85

第六目 康藏 89

第七目 盐垦 93

一 雨淮盐垦 93

二 长芦盐垦 97

第八目 海南岛 99

第二章 美国 102

第三章 日本 106

第四章 俄国 110

第五章 丹麦 112

第六章 德国 113

第七章 意大利 114

第三篇 垦政 117

第一章 垦务行政 117

第一节 历代垦务行政 117

附林垦署组织法 119

第二节 地方垦务行政 121

附绥远垦务总局组织暂行章程 122

第二章 垦殖政策 131

第一节 历代垦殖政策 131

第二节 民国垦殖政策 136

第三节 均地 142

第四节 厉行土著 143

第五节 屯垦 145

第六节 水利 146

第七节 农林牧并重 147

第八节 奖励保护 147

附江西水利局奖励垦荒暂行规程 149

附江西水利局县长垦荒考成规程 150

第九节 限期竣垦 152

第三章 清丈 157

第一节 清查 157

附广西清查荒地章程 158

附清理荒地暂行办法 160

第二节 测丈 164

附察哈尔实业厅清丈处章程 165

附河南省荒山荒地登记暂行条例 167

附安徽省各县官产垦荒评判委员会规则 169

第四章 划区 172

第五章 施工 176

第六章 放垦 177

第一节 领地手续 177

附国有荒地承垦条例 179

第二节 领地价格 196

附察哈尔实业厅垦丈收价处章程 198

第三节 领地限制 200

第四节 竣垦年限 202

第七章 奖励及保护 205

附督垦原则 206

第八章 经营类别 208

附华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209

第四篇 开垦方法 221

第一章 择度地势 221

第一节 平原地势 221

第二节 山荒地势 223

第三节 水荒地势 224

第二章 垦荒方法 225

第一节 平原垦法 226

第二节 破土及清地 226

第三节 平土 227

第四节 开溝 227

第五节 山荒垦法 229

第六节 水荒垦法 230

第七节 堤工 230

第八节 勘定堤线 231

第九节 堤身 231

第十节 工程 232

第三章 土壤改良 234

第一节 各种土坏特性 234

第二节 土壤改良法 235

第三节 黏土改良法 236

第四节 沙土改良法 237

第五节 鹹土改良法 237

第四章 耕垦时期 239

第五章 作物选择 240

第六章 垦荒计利 242

第七章 垦荒用具 248

第一节 清地及开垦用具 249

第二节 耕犂 251

第三节 锄与鍫 254

第四节耙 255

第五节 耰及钉耙 259

第六节 中耕器 260

第七节 压土器 260

第八节 莳种器 264

第九节 施肥器 268

第十节 收获器 268

第十一节 原动机 272

第五篇 灌溉 277

第一章 概论 277

第一节 雨量与农事 278

第二节 灌溉影响 281

第二章 灌溉方法 283

第一节 我国旧有之灌溉方法 283

第二节 地下灌溉 284

第三节 地面灌溉 285

第四节 水沟 288

第五节 田沟淹灌法 289

第六节 分条灌溉法 290

第七节 分区灌溉法 290

第八节 盘状灌溉法 291

第九节 沟灌法 292

第十节 结论 293

第三章 灌溉用具 294

第一节 昔日之用具 294

第二节 现在用具 300

第一目 龙骨车 300

第二目 车水机 301

第三目 引擎之种类 301

第四目 木槽及滂浦 304

第五目 车水机之创用及现状 305

第六目 车水机价格 305

第七目 虹吸管 307

第八目 水门及节水器具 307

第四章 灌溉时季 309

第一节 理想中之土水 309

第二节 秋季灌溉 310

第三节 冬季灌溉 312

第四节 早春灌溉 313

第五节 作物生长期中之灌溉 313

第六节 灌溉生长期短作物之时日 314

第七节 灌溉生长期长作物之时日 314

第八节 日灌与夜灌 315

第六篇 排水 317

第一章 绪论 317

第二章 我国东部中部排水情形 318

第一节 红土区域排水情形 318

第二节 盘层土区域排水情形 320

第三节 淮河流域土壤 320

第四节 褐土区域排水情形 321

第五节 中部扬子江受溢平原排水情形 321

第六节 扬子江下游冲积土区域排水情形 322

第七节 北方平原冲积土排水情形 323

第八节 中部平原之沙姜土排水情形 323

第三章 需要排水之地 325

第四章 排水方法 326

第一节 明溝 326

第二节 浅明溝 327

第三节 排水管 327

第四节 排水井 328

第五章 地中水分如何进入排泄管中 329

第六章 排水管之种类及其大小 331

第一节 有孔泥管 331

第二节 磁管及光滑磁管 332

第三节 水门汀管 332

第四节 排水管大小 333

第七章 埋管法 335

第一节 出水口 340

第二节 水管所埋深度 341

第三节 水管所埋距离 342

第四节 水管所埋斜度 342

第五节 水管斜度须均匀 344

第八章 淤泥储积所 345

第一节 淤泥储积所之构造及功用 345

第九章 排水测量及设计 347

第一节 安置木标 347

第二节 测量地面高低 350

第三节 设计埋水管之溝 352

第四节 计算水管斜度及溝深 354

第五节 用简单测量器测量之方法 355

第六节 附录(排水工程之顺序) 356

第十章 排水问题 358

第一节 出水口问题 358

第二节 流沙问题 359

第三节 软土问题 360

第四节 土壤容积收缩问题 360

第十一章 排水指南 362

第一节 低平轻松土 362

第二节 倾斜轻松土 362

第三节 广平之重黏土或微有高低之重黏土 363

第四节 斜坡之小平原或低地 363

第五节 山顶之凹平地 363

第六节 小区域之埴土地无天然出水口者 364

第七篇 旱农 365

第一章 绪言 365

第一节 旱农与垦殖西北 366

第二节 作物生长一磅干物所需之水量 369

第三节 雨量对于作物之生产量 371

第二章 旱区土壤 373

第一节 旱区与湿区土壤之别 373

第二节 考查旱区土壤 374

第三节 旱地中殖物之根 375

第三章 旱地肥分 377

第一节 旱地永存之土肥 377

第二节 旱地土肥之原因 378

第三节 维持土肥方法 380

第四章 旱农方法 383

第一节 休閒制 383

第二节 深耕貯水 384

第三节 秋耕貯水 384

第四节 节制蒸发 386

第五节 中耕之影响 387

第六节 中耕时期 388

第七节 节制呼吸蒸发之方法 390

第八节 莳种时期 391

第九节 莳种深度 393

第十节 种植种子数量 394

第十一节 莳种方法 395

第十二节 作物管理 395

第十三节 收获 396

第五章 旱农作物 398

第一节 小麦 398

第二节 燕麦 401

第三节 大麦 401

第四节 黑麦 401

第五节 玉蜀黍 402

第六节 高粱 402

第七节 山芋 403

第八节 其他作物及果木 404

第九节 旱农作物成分及将来需要 404

第六章 结论 405

第八篇 移民 409

第一章 移民机关 409

第一节 政府移民机关 410

附湖南省赈务会附设移垦处简章 411

附徒刑人犯移垦条例 412

第二节 半官移民机关 413

第三节 商业移民机关 413

第二章 移民设备 415

第一节 移民宣传 415

附湖南省赈务会移民赴吉林依兰垦殖宣传纲要 416

第二节 移民选择 418

第三节 运送 422

第四节 饮食 423

第五节 住所 423

第六节 医药 424

第三章 移民安插 425

第一节选择垦地 425

第二节 建筑居屋 426

第四章 保安 427

第一节 公共保安 427

附乡村自卫团组织章程 427

第二节 垦地保安 429

第三节 农舍保安 430

第五章 新村建设 431

附新农村组织纲要 434

附新农村创设办法 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