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新马克思主义 修订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2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衣俊卿(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11714459
  • 页数:720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新的视角和方法对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的著名流派和重要代表人物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阐述。

引论 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分化及其基本格局 1

一、20世纪马克思主义分化的理论原因 3

(一)新马克思主义兴起的内在理论根据 4

(二)新马克思主义兴起的外在理论原因 7

二、20世纪马克思主义分化的文化与历史背景 10

(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复杂命运 11

(二)现代人的文化—历史困境 14

三、20世纪马克思主义分化的基本格局 17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正统马克思主义 18

(二)西方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 20

(三)西方科学主义马克思主义 22

(四)东欧新马克思主义 23

第一篇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 27

第一章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与辩证法思想 27

一、物化和物化意识 30

(一)商品拜物教与物化现象 31

(二)物化的规定性和具体表现形式 33

(三)物化的普遍化和物化意识的生成 39

二、总体性原则和主客体统一的辩证法 42

(一)物化的扬弃与总体性原则的恢复 43

(二)总体性与人的主体性 45

(三)主客体统一的辩证法 48

三、阶级意识与意识革命 50

(一)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生成 51

(二)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基本内涵 54

(三)阶级意识与意识革命 58

四、执著的文化守望 61

(一)自我超越与回归 63

(二)心灵深处的文化家园 75

第二章 科尔施的马克思主义观 86

一、“哲学转折”与总体性原则 88

(一)理论的危机与哲学性的丧失 88

(二)“哲学转折”与总体性原则的恢复 92

二、马克思主义发展三阶段论 98

(一)第一阶段:总体性的理论 98

(二)第二阶段:非批判的实证性理论 100

(三)第三阶段:总体性理论的重建 102

第三章 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和实践哲学构想 108

一、市民社会与西方革命观 110

(一)东西方社会的结构差别:市民社会地位的不同 110

(二)西方革命的核心问题:争夺文化领导权 118

二、实践哲学构想 124

(一)客观主义和历史宿命论批判 125

(二)实践哲学的基本构想 129

第四章 布洛赫的乌托邦精神论和希望哲学 136

一、人类文化精神的博采与升华 139

(一)传统文化精神:人的自我拯救 140

(二)德国古典哲学:人的主体性的生成 141

(三)现代西方哲学:人的异化的扬弃 144

(四)马克思主义:乌托邦精神的生成 145

二、乌托邦精神与希望哲学 149

(一)乌托邦的意义 150

(二)“尚未存在”本体论 153

(三)希望:人之存在的本体论结构 155

(四)具体的乌托邦:世界的人道化 162

第二篇 西方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 173

第五章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社会批判理论 173

一、批判的社会理论 178

(一)批判理论与传统理论的本质差别 180

(二)哲学的社会功能在于批判现存 183

二、启蒙辩证法 186

(一)技术理性批判 186

(二)大众文化批判 198

三、否定的辩证法 210

(一)核心概念:非同一性 212

(二)本质精神:绝对否定 220

(三)现实维度:“奥斯威辛集中营之后” 223

第六章 马尔库塞和弗洛姆的性格结构批判理论 230

一、异化的内化和批判的深化 231

(一)意识形态批判 233

(二)技术统治与单向度的人 244

(三)异化批判与精神分析的综合 256

二、压抑性的心理机制 264

(一)弗洛伊德的文明观 265

(二)现代人的压抑性心理机制 269

(三)关于非压抑性生存方式的设想 273

三、“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 277

(一)人的个体化进程与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 278

(二)现代人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及其表现形式 281

(三)超越异化:确立“积极自由的存在状态” 288

四、非生产性(非创造性)的性格结构 290

(一)性格与性格结构 290

(二)非生产性(非创造性)性格结构的基本类型 292

(三)健全的人与健全的社会 297

五、重占有的生存方式 301

(一)两种不同的生存方式 303

(二)现存社会:以重占有的生存方式为主导的物化人格 304

(三)克服物化:以重生存的生存方式为主导的“新人” 307

第七章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311

一、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 312

(一)科学技术的两重性 314

(二)以兴趣为导向的认识论 317

(三)交往行为与技术异化的扬弃 321

二、交往行为的合理化 325

(一)普遍语用学:关于交往的一般理论 326

(二)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 332

三、交往行为理论的社会哲学和政治哲学维度 338

(一)生活世界的“非殖民化” 338

(二)以商谈伦理为特征的话语政治 346

第八章 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 355

一、存在哲学的自由理论 357

(一)人的自由的理论前提 359

(二)绝对自由与绝对责任 361

(三)存在哲学:一种人道主义 370

二、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 372

(一)走向马克思主义 372

(二)历史人类学的基本思想 380

(三)希望本体论和道德共同体 399

第九章 列菲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 404

一、马克思人道主义的系统阐释 406

(一)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 407

(二)人的本质及其异化 410

(三)异化的扬弃与总体的人的生成 415

二、日常生活批判的全面开启 418

(一)理性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418

(二)作为社会根基的日常生活 428

(三)日常生活批判的两个维度 432

三、空间批判和节奏分析 437

(一)空间生产理论与日常生活批判 439

(二)节奏分析与日常生活批判 445

第三篇 西方科学主义马克思主义 453

第十章 德拉-沃尔佩的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 453

一、科学的辩证法:现代实验科学的唯物主义逻辑与历史主义的唯物主义 454

(一)对思辨辩证法和正统唯物主义的批判 454

(二)伽利略主义和现代实验科学的唯物主义逻辑 458

(三)科学辩证法:“具体——抽象——具体” 460

(四)科学的统一 466

二、社会主义:平等、民主与自由 468

(一)卢梭的平等自由观与马克思主义 469

(二)公民的自由与社会的自由:现代自由和民主的两个灵魂 474

(三)平等、自由与社会主义的合法性 478

第十一章)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 484

一、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 485

(一)结构主义方法论的基本思想 486

(二)症候阅读法的确立 490

二、从意识形态到科学:马克思思想进程中的“认识论断裂” 496

(一)意识形态与科学的对立 497

(二)马克思思想进程中的“认识论断裂” 502

三、“多元决定”的辩证法 510

(一)“多元决定”的矛盾观 511

(二)“多元决定”的实践观 514

(三)“多元决定”的社会历史观 517

第四篇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 529

第十二章 南斯拉夫实践派 529

一、实践哲学的理论框架 534

(一)关于人的实践本质的思考 535

(二)异化理论与社会批判理论 538

(三)对革命与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的理解 541

二、彼得洛维奇:实践哲学与革命思想 544

(一)对马克思思想的四种解释或表述 546

(二)以实践哲学涵盖历史唯物主义 548

(三)以革命思想发展实践哲学 550

三、马尔科维奇:人道主义与辩证法 552

(一)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本质 553

(二)对政治的人道主义批判 555

四、弗兰尼茨基:社会主义与异化 558

(一)异化与社会主义 559

(二)对“国家社会主义”的批判 561

(三)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实质 563

第十三章 匈牙利布达佩斯学派 566

一、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学 571

(一)人道主义:马克思思想的主线 571

(二)关于人的本质的阐述 574

(三)对当代社会普遍异化的批判 579

二、激进哲学与激进民主制 580

(一)激进需要与激进哲学 581

(二)当代资本主义:形式民主 586

(三)现存社会主义:对需要的专政 590

(四)第三条道路:激进民主制 593

三、日常生活的人道化 597

(一)日常生活的界定 598

(二)日常生活的基本结构和一般图式 603

(三)日常生活的人道化 607

第十四章 波兰的新马克思主义 617

一、科拉科夫斯基:意识形态批判 619

(一)对教条主义的激进批判 620

(二)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命运的分析 630

二、沙夫: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635

(一)人的哲学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637

(二)异化与社会主义 640

(三)处在十字路口上的共产主义运动 645

第十五章 捷克的新马克思主义 650

一、东欧社会主义改革的曲折历程 651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复制 652

(二)东欧社会主义改革的几次尝试 655

(三)布拉格之春和思想解放运动 658

二、科西克:具体辩证法 661

(一)具体(性)与总体(性) 663

(二)伪具体性世界批判 669

(三)具体总体的生成与人的实践 674

结语 依旧开放的理论地平线 680

一、开放的理论视域 681

(一)分析的马克思主义 682

(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683

(三)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 685

(四)文化的马克思主义 686

(五)后马克思主义 688

(六)发展理论的马克思主义 691

(七)解放神学的马克思主义 693

二、永远的批判精神 693

参考文献 705

2001年版后记 716

2007年版后记 717

2012年版后记 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