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概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谢干跃,宁书存,李仲杰主编;秦红新,秦军林,吴云峰,肖伟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118082784
  • 页数:388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全面介绍了装备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相关工程技术,结合军用装备特点和质量管理工作需要,对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管理与监督也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装备“五性”与“五性”工程概述 1

一、可靠性与可靠性工程概述 1

二、维修性与维修性工程概述 8

三、保障性与综合保障概述 10

四、测试性与测试性工程概述 17

五、安全性与安全性工程概述 19

第二节 装备系统有关特性与参数 21

一、可用性特征量 21

二、系统效能 22

三、装备系统其他综合特性与参数 23

第三节 装备“五性”的重要性和地位 24

一、装备“五性”的重要性 24

二、装备“五性”在装备研制中的地位 27

第四节“五性”工程的形成和发展 29

一、可靠性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29

二、维修性工程的形成与发展 31

三、测试性工程的形成与发展 32

四、综合保障工程及其他技术的发展 32

五、安全性工程的形成与发展 34

六、我国“五性”工程的发展 35

第二章 可靠性设计与分析 38

第一节 可靠性设计与分析概述 38

一、可靠性设计与分析的重要性 38

二、可靠性设计与分析的目的、任务和原则 39

三、可靠性设计与分析的内容 39

四、可靠性设计与分析的程序 40

第二节 可靠性特征量 40

一、可靠度函数 40

二、故障密度函数 43

三、故障率 45

四、寿命 48

第三节 可靠性要求及确定 58

一、可靠性定性要求 58

二、装备可靠性定量要求 59

三、可靠性工作项目要求 64

四、装备可靠性参数选择与指标确定方向 64

五、确定可靠性要求与指标时应注意的问题 68

第四节 系统可靠性模型的建立 69

一、系统可靠性模型概念 69

二、建立系统可靠性模型的步骤 70

三、典型系统的可靠性模型 71

四、基本可靠性和任务可靠性模型 76

第五节 可靠性分配 78

一、可靠性分配概念 78

二、可靠性分配的准则 79

三、可靠性分配的一般方法 79

四、装备研制中可靠分配应注意的问题 84

第六节 可靠性预计 85

一、可靠性预计的目的和内容 85

二、可靠性预计的一般方法 86

三、装备研制和试验时可靠性预计应注意的问题 93

第七节 系统可靠性分析 95

一、故障及故障(失效)分析 95

二、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 98

三、故障树分析(FTA) 105

第三章 产品可靠性设计技术和方法 115

第一节 制定可靠性设计准则和确定可靠性关键产品 115

一、制定可靠性设计准则 115

二、确定可靠性关键产品 118

第二节 电子产品的可靠性设计技术和方法 119

一、电子元器件的选择与控制 120

二、降额设计 123

三、耐环境设计 124

四、耐热设计 129

五、电磁兼容设计 131

六、电路容差分析 133

七、潜在通路分析 134

第三节 非电子产品可靠性的设计 135

一、非电子产品可靠性设计的特点 135

二、机械概率设计 136

三、有限元分析(FEA) 138

四、耐久性分析 139

第四节 人—机系统可靠性设计问题 140

一、人—机系统可靠性问题概述 140

二、人的能力数据和特点 142

三、人为差错的分析与预计 144

四、提高人—机系统可靠性的主要措施 145

第五节 软件可靠性设计问题 147

一、软件可靠性概述 147

二、软件可靠性常用的参数 148

三、提高软件可靠性的途径 149

第四章 可靠性试验与评定 152

第一节 可靠性试验概述 152

一、可靠性试验的目的 152

二、可靠性试验的内容 152

三、可靠性试验的要素 156

四、可靠性试验的程序 158

五、可靠性试验计划 158

第二节 环境应力筛选 159

一、环境应力筛选的基本概念 160

二、筛选方案及评价方法 162

三、筛选用环境应力 164

四、环境应力筛选与有关试验的关系 167

五、装备进行环境应力筛选应强调的问题 168

第三节 可靠性增长与增长试验 169

一、可靠性增长 170

二、可靠性增长试验的概念 171

三、可靠性增长试验的基本方法 173

四、可靠性增长试验的步骤 178

五、关于装备使用可靠性改进 179

六、装备可靠性增长试验须强调的问题 179

第四节 可靠性鉴定和验收试验 180

一、统计试验 180

二、可靠性鉴定试验 183

三、可靠性验收试验 186

四、可靠性鉴定试验与验收试验的区别 189

第五节 寿命试验与加速寿命试验 190

一、寿命试验 190

二、加速寿命试验有关概念 191

三、装备寿命试验应注意的问题 199

第六节 装备可靠性评定 199

一、二项分布产品可靠性置信下限的估计(评定) 199

二、指数型产品可靠性特征值的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200

第五章 维修性设计分析与试验和评定 203

第一节 维修性要求及其确定 203

一、维修性定性要求 203

二、维修性定量要求 205

三、维修性工作项目确定 209

四、维修性要求的确定 209

五、某型装备维修性要求示例 212

第二节 维修性模型的建立 215

一、概述 215

二、维修物理模型 216

三、维修性数学模型 219

第三节 维修性分配与预计 221

一、维修性分配 221

二、维修性预计 225

三、维修性分配与预计示例 228

第四节 维修性分析 231

一、维修性分析的目的和作用 231

二、维修性分析的内容和项目 232

三、维修性分析的技术与方法 233

第五节 维修性设计准则的制定 235

一、制定维修性设计准则的目的 235

二、制定维修性设计准则的依据 235

三、维修性设计准则的一般内容 236

四、维修性设计准则的应用 238

第六节 维修性试验与评价 240

一、概述 240

二、维修性试验与评价的主要工作和程序 242

三、维修性试验与评价的内容 245

四、维修性指标的验证方法 245

五、维修性参数值的估计 249

第六章 规划保障与保障性试验和评价 252

第一节 装备保障性要求及其确定 252

一、保障性要求有关概念 252

二、保障性要求的确定 257

第二节 装备保障性分析 259

一、保障性分析的目标 259

二、保障性分析的内容 259

三、保障性分析过程 264

四、装备保障性分析方法 265

五、保障性分析示例 269

第三节 规划保障 276

一、规划使用保障与规划维修保障 276

二、规划保障资源 281

三、研制和提供保障资源 290

第四节 装备系统的部署保障 291

一、装备系统部署保障概念 291

二、装备系统部署保障计划 291

三、装备系统部署的实施 292

第五节 保障性试验与评价 294

一、保障性试验与评价概述 294

二、保障性的试验与评价内容 295

三、保障性试验与评价的管理 299

第七章 测试性设计分析与验证 301

第一节 测试性设计分析概述 301

一、测试性设计分析的目的 301

二、测试性设计分析的内容 301

三、产品各研制阶段的测试性设计工作 302

四、测试方案的确定与固有测试性设计 303

第二节 测试性要求及确定 305

一、测试性定性要求 305

二、测试性定量要求 306

三、测试性要求的确定 308

四、确定测试性要求的程序 309

第三节 测试性分配与预计 309

一、测试性分配 309

二、测试性预计 312

第四节 测试点选择与诊断程序的确定 314

一、测试点及其分类 314

二、选择测试点的准则 315

三、确定测试点的步骤 315

四、故障诊断程序的确定 316

第五节 测试性验证 316

一、测试性验证的内容 316

二、测试性验证的程序 317

三、测试性验证与有关试验的关系 317

四、测试性试验数据的整理与计算 317

五、测试性试验验证的方法 319

六、测试性参数估计 322

第八章 安全性设计分析与验证 323

第一节 系统安全性要求 323

一、安全性定性要求 323

二、安全性定量要求 325

三、安全性工作项目要求 326

四、安全性要求举例 326

第二节 安全性设计与分析 327

一、安全性设计概述 327

二、安全性分析 327

三、产品寿命各阶段的安全性分析工作 331

第三节 软件系统安全性分析概述 344

一、软件安全性的意义 344

二、软件安全性要求 344

三、软件安全性分析 345

四、实时嵌入式软件安全性设计及分析准则 349

五、软件系统安全性分析方法 350

第四节 系统安全性验证与评价 350

一、系统安全性验证 350

二、系统安全性评价 352

三、安全性符合有关规定的评价 354

第九章 装备“五性”管理 356

第一节 装备“五性”管理概述 356

一、装备“五性”管理的概念 356

二、装备“五性”管理的特点 357

三、装备“五性”管理的内容 357

第二节 装备“五性”计划与工作计划的制订 358

一、装备“五性”计划与工作计划概述 358

二、可靠性计划与工作计划的制订 360

三、综合保障计划与工作计划的制订 361

第三节 装备“五性”管理组织 365

一、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安全性管理组织 365

二、综合保障管理组织 367

第四节 装备“五性”过程管理 369

一、研制阶段“五性”管理 369

二、生产阶段“五性”管理 373

三、使用阶段“五性”管理 373

四、对转承方和供应方的监督与控制 374

第五节 装备“五性”评审 374

一、“五性”评审的作用 374

二、评审组织及程序 374

三、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安全性评审 375

四、综合保障评审 378

五、软件可靠性、可维护性设计评审 380

第六节 装备“五性”信息管理 381

一、“五性”信息的分类 381

二、“五性”信息管理的内容 383

三、可靠性信息系统及管理 385

参考文献 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