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尹汉宁 1
引言 3
第一篇 风云激荡 11
第一章 大别山地区对“五四”运动的响应 11
第二章 大别山地区中共组织的初创 15
第一节 鄂东共产党组织的初创 15
第二节 豫南共产党组织的初创 17
第三节 皖西共产党组织的初创 19
第四节 孝感共产党组织的初创 21
第五节 建党的策源地,革命的启蒙区 22
第三章 大别山地区的工农运动 26
第四章 大别山地区人民遭受的黑暗统治 30
第二篇 红色风暴 35
第一章 大别山红军的初创 35
第一节 黄麻起义,创建红三十一师 35
第二节 商南起义,创建红三十二师 38
第三节 六霍起义,创建红三十三师 41
第四节 其他红军队伍的创建 44
第五节 粉碎国民党军三次“会剿” 51
第二章 大别山红军的壮大 55
第一节 红一军的组建及其战斗 55
第二节 红十五军的组建及其战斗 58
第三节 红四军的创建,第一次反“围剿”斗争 61
第四节 第二次反“围剿”斗争 66
第五节 红四军南下作战 67
第三章 大别山红军的鼎盛 70
第一节 红二十五军的建立 70
第二节 红四方面军的建立 70
第三节 第三次反“围剿”斗争与四大战役 70
第四节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极盛局面 75
第五节 红四方面军转移 77
第四章 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87
第一节 根据地的土地革命 87
第二节 根据地的政权建设 91
第三节 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98
第四节 根据地的社会事业 103
第五章 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肃反”运动 107
第一节 “肃反”运动的起因 107
第二节 “肃反”运动的经过 108
第三节 “肃反”运动的危害 110
第三篇 浴血坚持 115
第一章 大别山红二十七军 115
第二章 大别山红二十五军 118
第一节 红二十八军的组建 118
第二节 红二十五军重建后的战斗 119
第三节 红二十五军第五次反“围剿” 123
第四节 红二十五军长征 136
第三章 大别山红二十八军 141
第一节 红八十二师苦战皖西北 141
第二节 凉亭坳重建红二十八军 142
第三节 建立舒霍潜边游击根据地 142
第四节 西进桐柏山 143
第五节 重返鄂豫皖边 144
第六节 确定新的游击战术 145
第七节 开展内外线结合的游击战 146
第八节 红二十八军四面出击 147
第九节 百折不挠,艰苦转战 151
第四篇 敌后抗战 155
第一章 大别山地区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准备 155
第一节 内战枪声渐告平息 155
第二节 大别山地区中共组织的恢复与重建 157
第三节 大别山地区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准备 161
第二章 大别山地区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动 164
第一节 大别山地区的沦陷 164
第二节 日军在大别山地区暴行 165
第三节 大别山地区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动 167
第三章 大别山地区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展开 177
第一节 大别山敌后地区的初期抗战 177
第二节 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在大别山地区的抗战 181
第三节 大别山地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184
第四章 大别山地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 189
第一节 新四军第五师在大别山敌后地区的抗战 189
第二节 大别山地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 197
第三节 大别山地区抗战的最后胜利 200
第五篇 中原突围 207
第一章 中原突围的历史背景 207
第一节 抗战胜利后以大别山为核心的中原解放区的斗争形势 207
第二节 三军会师,中原局、中原军区成立 209
第三节 桐柏战役 210
第二章 中原战略坚持 213
第一节 谈谈打打,又谈又打 213
第二节 坚持苦熬,民为邦本 215
第三节 周恩来视察宣化店 216
第三章 中原突围 218
第一节 中原突围的组织准备 218
第二节 中原突围的战略部署 220
第三节 北路部队从大别山到秦岭 222
第四节 南路部队从大别山到武当山 228
第五节 “皮旅”从大别山东进苏皖 233
第六节 独二旅巧妙周旋,会师冶溪河 236
第六篇 苦斗孤悬 243
第一章 独二旅重返大别山 243
第一节 冶溪河会议,部署鄂皖边游击战争 243
第二节 周旋于大别山区 244
第三节 分散坚持斗争 246
第二章 坚持鄂皖边游击战争 250
第一节 皖西地区 250
第二节 鄂皖边地区 252
第三节 罗礼经光地区 253
第四节 冈麻罗英地区 254
第七篇 千里跃进 259
第一章 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历史背景 259
第一节 选择战略进攻方向——大别山 259
第二节 强渡黄河拉开千里跃进序幕 263
第二章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265
第一节 势如破竹,千里跃进大别山 265
第二节 北阻南进,迅速实施战略展开 268
第三节 粉碎国民党军“围剿”,实施战略再展开 270
第三章 建设大别山解放区 276
第一节 刘邓大军进山初期四个工委的建立 276
第二节 王大塆会议和鄂豫、皖西解放区的建立 277
第三节 大别山群众拥军支前、参军参战 282
第四节 大别山地区的土地改革 284
第五节 完善党的新区政策,进行解放区各项建设 287
第六节 大别山艰苦的剿匪斗争 288
第八篇 大别黎明 293
第一章 大别山军民坚持艰苦斗争 293
第一节 主力转往外线作战和内线一时的严重困难 293
第二节 转变政策和策略,军民共度难关 295
第三节 调整部署,开展灵活机动的游击战争 297
第二章 大别山区解放势如破竹 300
第一节 豫南全境解放 300
第二节 皖西全境解放 301
第三节 安庆全境解放 301
第四节 鄂东全境解放 303
第三章 大别山区成为渡江战役的前进基地 305
第一节 渡江战役前的形势 305
第二节 厉兵秣马大江北岸 306
第三节 百万雄师飞渡长江天堑 308
第四节 解放军四野先遣兵团在大别山区渡江 311
第五节 大别山人民踊跃支援渡江前线 313
第四章 大别山区剿匪 320
第一节 鄂豫皖边区三省联合会剿 320
第二节 安庆地区剿匪 322
第三节 皖西地区剿匪 325
第四节 豫南地区剿匪 327
第五节 鄂东地区剿匪 328
第六节 孝感地区剿匪 328
第九篇 星光灿烂 333
第一章 大别山地区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以姓氏笔画为序) 333
王树声 333
许继慎 334
李先念 334
林彪 335
徐海东 336
附:徐向前 336
陈赓 337
曾中生 337
蔡申熙 338
第二章 大别山地区籍的中央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339
丁凤英 339
丁国钰 339
万海峰 340
王明 340
王群 340
王必成 341
王光宇 341
王宏坤 341
王诚汉 342
王树声 342
王洛林 342
王新亭 342
尤太忠 343
邓颖超 343
邓稼先 344
皮定均 344
乔传秀 345
刘玠 345
刘震 345
刘华清 346
许世友 347
杜义德 347
杨焕民 347
李子芬 348
李四光 348
李成芳 348
李先念 349
李德生 349
吴大胜 349
何道泉 350
佘积德 350
汪家道 350
张祥 350
张才千 351
张天云 351
张池明 351
张体学 352
陆沉 352
陈康 352
陈再道 353
陈先瑞 353
陈乔年 354
陈延年 354
陈独秀 355
陈爱娥 355
陈锡联 355
陈潭秋 356
林彪 356
林育英 356
林育南 357
周世忠 357
周纯全 358
周纯麟 358
郑位三 359
郑维山 359
赵辛初 359
饶兴礼 360
洪虎 360
洪学智 360
秦基伟 361
聂凤智 361
夏文法 362
钱运录 362
徐立清 362
徐海东 362
徐鹏航 362
郭超人 363
高厚良 363
肖全夫 363
黄镇 364
曹思明 364
韩先楚 364
董必武 365
程世清 366
傅奎清 366
储波 366
曾绍山 366
谢正荣 367
谢富治 367
谢静宜 368
黎原 368
滕海清 368
第三章 大别山地区籍的开国将军 369
元帅(1人) 369
林彪 369
大将(2人,以姓氏笔画为序) 369
王树声 369
徐海东 369
上将(18人,以姓氏笔画为序) 369
万海峰 369
王宏坤 369
王建安 369
王新亭 370
王诚汉 370
尤太忠 370
刘震 370
刘华清 370
许世友 370
李德生 370
陈再道 370
陈锡联 370
周纯全 370
洪学智 370
郭天民 370
秦基伟 370
韩先楚 370
谢富治 370
中将(40人,以姓氏笔画为序) 370
王必成 370
王近山 370
皮定均 371
刘飞 371
刘少文 371
刘昌毅 372
杜义德 372
杨国夫 372
李耀 372
李天焕 373
李成芳 373
吴先恩 373
张才千 374
张天云 374
张仁初 374
张池明 374
张贤约 374
张祖谅 375
陈康 375
陈庆先 375
陈先瑞 375
林维先 376
范朝利 376
周希汉 376
周志坚 376
郑维山 377
胡奇才 377
聂凤智 377
钱钧 377
徐立清 378
徐深吉 378
梁从学 378
陶勇 378
徐斌洲 379
韩伟 379
曾绍山 379
程世才 379
鲍先志 380
詹才芳 380
滕海清 380
少将(276人,以姓氏笔画为序) 380
丁世方 380
丁先国 381
卜万科 381
于侠 381
马文波 382
马忠全 382
马琮璜 382
王大华 382
王才贵 383
王凤梧 383
王世仁 383
王远芬 384
王政柱 384
王奎先 384
王海清 384
王德贵 385
毛和发 385
方子翼 385
方升普 385
方明胜 386
方毅华 386
邓岳 386
邓少东 386
邓忠仁 387
甘思和 387
石志本 387
石忠汉 387
帅荣 388
叶超 388
叶泰清 388
叶建民 388
叶道友 389
卢南樵 389
卢燕秋 389
田厚义 389
冯仁恩 390
宁贤文 390
成少甫 390
吕清 390
吕仁礼 391
朱火华 391
朱玉学 391
朱致平 391
伍瑞卿 392
邬兰亭 392
刘何 392
刘少卿 392
刘振国 393
刘健挺 393
刘善福 393
刘福胜 394
刘德海 394
齐勇 394
江波 394
江鸿海 395
江腾蛟 395
关盛志 395
孙光 395
孙仪之 395
杜彪 396
杜国平 396
严光 396
严家安 396
扶廷修 397
苏焕清 397
李发 397
李士怀 397
李大清 398
李少元 398
李长如 398
李书全 398
李世安 399
李世焱 399
李发应 399
李庆柳 399
李迎希 400
李国厚 400
李定灼 400
李铁砧 401
李家益 401
杨森 401
杨中行 401
杨以山 402
杨克武 402
杨明山 402
杨银声 402
杨焕民 403
杨植亭 403
吴杰 403
吴世安 403
吴永光 403
吴华夺 404
吴钊统 404
吴林焕 404
吴宗先 404
吴诚忠 405
吴振挺 405
吴瑞山 405
何光宇 405
何柱成 406
何辉燕 406
何德庆 406
余积德 406
余明 406
余成斌 407
余克勤 407
余述生 407
余品轩 407
余嗣贵 408
邹国厚 408
邹善芳 408
闵学胜 408
闵鸿友 409
况玉纯 409
汪乃贵 409
汪少川 409
汪运祖 410
汪家道 410
宋文 410
宋治民 410
宋承志 410
宋维栻 411
张忠 411
张广才 411
张天恕 411
张汉丞 412
张吉厚 412
张百春 412
张行忠 412
张志勇 413
张希才 413
张国传 413
张宗胜 414
张宜爱 414
张春森 414
张树才 414
张贻祥 415
张培荣 415
张竭诚 415
张震东 415
张潮夫 416
陈宏 416
陈奇 416
陈波 416
陈祥 417
陈发洪 417
陈伯禄 417
陈明义 417
陈金钰 418
陈炎清 418
陈宜贵 418
陈美藻 418
陈福初 419
陈鹤桥 419
林彬 419
林乃清 420
范朝福 420
罗应怀 420
罗厚福 420
金世柏 421
金绍山 421
周世忠 421
周发田 421
周时源 421
周纯麟 422
周明国 422
周学义 422
周浣白 422
郑友生 422
郑本炎 423
郑国仲 423
官宗礼 423
胡大荣 423
胡正平 424
胡立声 424
胡立信 424
胡贤才 424
胡定千 425
胡继成 425
胡鹏飞 425
查玉升 426
查国桢 426
赵杰 426
赵俊 426
赵文进 427
赵正洪 427
赵炳伦 427
赵遵康 427
赵鹤亭 428
祝世凤 428
姚运良 428
贺健 428
秦光远 429
桂绍忠 429
桂绍彬 429
袁彬 429
袁克服 430
袁学凯 430
耿锡祥 430
顾鸿 430
徐光友 431
徐体山 431
徐其孝 431
徐其海 431
徐明德 432
徐国夫 432
徐绍华 432
殷国洪 432
高林 432
高立忠 433
高先贵 433
高志荣 433
高厚良 434
席舒民 434
唐凯 434
唐哲明 434
涂锡道 434
涂学忠 435
陶国清 435
黄仁廷 435
黄立清 435
黄光霞 436
肖永正 436
肖永银 436
肖全夫 436
肖志贤 436
肖选进 436
肖德明 437
曹广化 437
曹思明 437
戚先初 437
常玉清 437
康烈功 438
韩卫民 438
韩东山 438
董志常 439
董洪国 439
喻新华 439
程明 439
程世清 440
程业棠 440
程启文 440
程悦长 440
程儒珍 440
傅绍甫 441
傅春早 441
傅家选 441
鲁加汉 441
童陆生 442
曾宪池 442
谢正荣 442
谢甫生 442
蓝侨 443
雷震 443
雷绍康 443
鲍启祥 443
詹大南 444
詹少联 444
詹化雨 444
蔡炳臣 444
廖政国 445
漆远渥 445
谭友夫 445
谭知耕 445
熊挺 446
熊作芳 446
熊伯涛 446
熊应堂 447
黎原 447
黎锡福 447
颜东山 447
潘峰 447
潘焱 448
潘寿才 448
戴克林 448
戴克明 449
附录 449
红星闪耀大别山 449
第十篇 红色遗踪 457
第一章 博物馆、纪念馆、纪念园 457
第二章 烈士陵园、墓地、逝世地、就义地 461
第三章 名人旧居、故居、祖居 469
第四章 旧址、遗址 475
第五章 纪念地、纪念碑 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