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
第二节 中医学的唯物辩证观 4
一、中医学的唯物观 4
(一)对生命认识的唯物观 4
(二)形神统一的唯物观 5
(三)疾病可知、可防、可治的唯物观 6
二、中医学的辩证观 7
第三节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9
一、整体观 9
(一)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10
(二)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12
二、辨证论治 14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 16
第一节 阴阳学说 17
一、阴阳的基本属性 17
二、阴阳的相互关系 18
(一)阴阳的相互对立与消长平衡 19
(二)阴阳的互根互用 21
(三)阴阳的相互转化 22
(四)阴阳是无限可分的 24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4
(一)概括形体、脏腑的部位特点及脏腑功能特点 25
(二)概括和阐述人体的生命过程 25
(三)概括和说明病机病证的阴阳属性 26
(四)概括辨证论治原则 28
(五)概括归纳病因 30
(六)用于经络命名与归类 31
(七)概括药物性味功能特点 31
(八)确立养生保健原则 32
(九)概括体质禀赋 33
第二节 五行学说 34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36
(一)五行的基本属性 36
(二)五行的相互关系 38
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43
(一)论证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整体 43
(二)概括五脏的气化功能及其整体关系 44
(三)概括五脏病变及其相互影响 45
(四)用于指导辨证 46
(五)用于确定治疗法则 47
(六)五行学说在医学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49
第三节 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关系 49
第二章 藏象 51
一、藏象的概念 52
二、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 52
三、藏象学说的形成 53
四、藏象学说的特点 54
第一节 脏腑 56
一、五脏六腑 56
(一)心、小肠(附心胞络) 57
(二)肺、大肠 61
(三)脾、胃 65
(四)肝、胆 70
(五)肾、膀胱(附命门) 75
(六)三焦 83
二、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85
(一)心与肺 85
(二)心与脾 85
(三)心与肝 85
(四)心与肾 86
(五)肺与脾 86
(六)肺与肝 87
(七)肺与肾 87
(八)脾与肝 88
(九)脾与肾 88
(十)肝与肾 89
三、六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89
四、奇恒之腑 90
(一)脑 90
(二)髓 91
(三)骨 91
(四)脉 92
(五)女子胞 92
第二节 精、气、血、津液 93
一、气 94
(一)气的基本概念 94
(二)气的生成 94
(三)气的生理功能 95
(四)气的运动和运动形式 96
(五)气的分类 96
二、血 98
(一)血的生成 98
(二)血的功能 99
(三)血的运行 99
三、津液 100
(一)津液的代谢 100
(二)津液的功能 101
四、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101
(一)气与血的关系 101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102
(三)血与津液的关系 103
第三章 经络 105
第一节 经络与经络系统的组成 105
一、经络 105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106
第二节 十二经脉 107
一、十二经脉的命名 107
二、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和交接规律 108
三、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109
四、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 110
五、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110
(一)手太阴肺经 110
(二)手阳明大肠经 111
(三)足阳明胃经 112
(四)足太阴脾经 113
(五)手少阴心经 113
(六)手太阳小肠经 115
(七)足太阳膀胱经 115
(八)足少阴肾经 116
(九)手厥阴心包经 117
(十)手少阳三焦经 118
(十一)足少阳胆经 118
(十二)足厥阴肝经 119
附:《灵枢·经脉》十二经脉原文 120
第三节 奇经八脉 121
(一)督脉 122
(二)任脉 123
(三)冲脉 124
(四)带脉 125
(五)阴跷脉、阳跷脉 125
(六)阴维脉、阳维脉 126
第四节 十二经别 127
一、概说 127
二、经别的作用和意义 128
三、十二经别的循行 130
(一)足太阳与足少阴经别(一合) 130
(二)足少阳与足厥阴经别(二合) 130
(三)足阳明与足太阴经别(三合) 131
(四)手太阳与手少阴经别(四合) 132
(五)手少阳与手厥阴经别(五合) 132
(六)手阳明与手太阴经别(六合) 133
第五节 十五别络 133
一、概说 133
二、别络的名称与分布 134
第六节 十二经筋 135
一、概说 135
二、十二经筋的循行部位 137
(一)足太阳经筋 137
(二)足少阳经筋 138
(三)足阳明经筋 138
(四)足太阴经筋 139
(五)足少阴经筋 139
(六)足厥阴经筋 139
(七)手太阳经筋 140
(八)手少阳经筋 141
(九)手阳明经筋 141
(十)手太阴经筋 142
(十一)手厥阴经筋 143
(十二)手少阴经筋 143
第七节 皮部 144
一、十二皮部在生理病理上的意义 145
二、十二皮部在治疗上的意义 146
第八节 经络系统的作用 146
第九节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149
一、指导临床辨证 149
附:《内经》有关经络病证的原文 154
二、指导临床治疗 159
第四章 病因与病机 161
第一节 病因 162
一、六淫 162
(一)风 163
(二)寒 164
(三)暑 165
(四)湿 166
(五)燥 167
(六)火 167
二、疫疠 168
三、情志 169
(一)情志致病的特点 169
(二)情志所致的病证 169
四、饮食、劳倦 170
(一)饮食 170
(二)劳倦 171
五、外伤及虫兽伤害 171
六、寄生虫 171
七、痰饮、瘀血 172
(一)痰饮 172
(二)瘀血 173
第二节 病机 174
一、正邪相争 175
二、阴阳失调 175
三、升降失常 176
第五章 诊法 178
第一节 望诊 179
一、望神 179
二、望面 180
(一)面部五色与五脏 180
(二)五色主病 181
三、望目 182
(一)外部形态变化 182
(二)目睛的变化 182
四、望舌 183
(一)舌苔 183
(二)舌质 185
五、望形体姿态 187
(一)形体 187
(二)姿态 187
六、望排泄物 188
(一)痰 188
(二)呕吐物 188
(三)二便、经带 188
七、望头、发、五窍 188
(一)头与发 188
(二)五窍 189
八、望皮肤 190
(一)斑疹 190
(二)白? 191
(三)痈疽疔疖 191
九、望小儿指纹 191
(一)望指纹方法 192
(二)指纹主病 192
第二节 闻诊 192
一、听声音 192
(一)语言 192
(二)气息 193
(三)咳嗽 194
(四)呃逆、嗳气 194
二、嗅气味 195
第三节 问诊 195
一、问一般情况 196
(一)问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婚姻、职业等 196
(二)问个人生活习惯和生活状况 197
(三)问过去病史 198
(四)问起病时间、状况与就医情况(现病史) 198
二、问现在病情 198
(一)问寒热 198
(二)问汗 201
(三)问疼痛 203
(四)问饮食 207
(五)问二便 208
(六)问睡眠 211
(七)问经带胎产 212
(八)问小儿 213
第四节 切诊 214
一、脉诊 214
(一)脉诊的部位 214
(二)诊脉的方法 215
(三)正常脉象 216
(四)病脉与主病 217
(五)相兼脉与主病 221
(六)脉与证的顺逆、从合 222
二、按诊 223
(一)按肌表 223
(二)按手足 224
(三)按脘腹 224
第六章 辨证 226
第一节 八纲辨证 227
一、八纲辨证的基本内容 228
二、八纲之间的相互关系 231
第二节 气血津液辨证 235
第三节 脏腑辨证 239
第四节 六经辨证 246
第五节 卫气营血辨证 248
第六节 三焦辨证 249
第七节 经络辨证 251
第七章 治则与治法 253
第一节 防治原则 253
一、预防原则 253
(一)未病先防 254
(二)既病防变 256
二、治疗原则 256
(一)治病求本 257
(二)扶正祛邪 261
(三)调整阴阳 262
(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263
第二节 治疗方法 265
一、内治法 265
(一)汗法 265
(二)吐法 267
(三)下法 268
(四)和法 269
(五)温法 270
(六)清法 271
(七)补法 273
(八)消法 274
(九)八法的配合使用 275
二、外治法 277
第八章 中药学概述 284
第一节 中药的性能 284
一、四气、五味 284
二、升降浮沉 286
第二节 中药的归经 287
第三节 中药的炮制 288
一、火制法 288
二、水制法 289
三、水火合制法 290
第四节 中药的配伍 290
第五节 中药的有毒、无毒与用药禁忌 292
一、有毒与无毒 292
二、用药禁忌 292
第六节 中药的服用法 293
一、冷服与热服 293
二、发汗药、催吐药服法 294
三、呕吐病人服药法 294
四、服药时间与次数 294
第九章 方剂学概述 296
第一节 方剂的组成 296
一、方剂的组成原则 297
二、方剂组成的变化 297
(一)药物加减的变化 297
(二)药物配伍的变化 298
(三)药量加减的变化 298
(四)剂型更换的变化 299
第二节 方剂的分类 299
一、“七方”分类法 299
二、“十剂”分类法 300
三、“八阵”分类法 301
四、按治法分类 301
第三节 方剂的剂型及应用特点 302
一、汤剂 302
二、散剂 303
三、丸剂 303
四、膏剂 304
五、丹剂 304
六、酒剂 304
七、药露 304
八、锭剂、饼剂 304
第十章 中医药学在医疗上的优势 306
一、医疗思想的先进性 307
二、治疗手段的优越性 311
附:形体骨骼 313
一、头面颈项部 314
(一)前、侧面观 314
(二)背面观 317
二、躯干部 318
(一)前、侧面观 318
(二)背面观 320
三、四肢部 321
(一)上肢 321
(二)下肢 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