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塔的标尺 激励视角下的高校教师评价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长青著
  • 出 版 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64132460
  • 页数:143 页
图书介绍:本书运用现代经济学的激励理论针对高等学校教师管理中存在的招聘、考核、评价、多任务管理、长期聘任等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深入探讨,并结合清华大学教师管理上的实践和改革开放以来高校人事管理的发展的未来,指出了未来的发展前景。

第1章 绪论 1

1.1深化我国高校教师评价研究是当务之急 1

1.2当前高校教师评价存在的问题 3

1.3进行高校教师评价研究的意义 4

第2章 基于综合论述的高校教师评价研究框架 6

2.1国内关于高校教师评价研究的综述 6

2.1.1关于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研究 7

2.1.2关于高校教师评价指标设定的研究 9

2.1.3关于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 11

2.1.4关于发展性教师评价以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 13

2.1.5关于高校教师评价的整体性研究 14

2.2国外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发展的趋势 16

2.2.1欧洲 17

2.2.2美国 18

2.3国内高校教师评价研究发展的新方向 20

2.4研究框架 21

2.4.1研究内容 21

2.4.2章节结构 22

2.5创新和不足 24

第3章 基于信息揭示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及其理论基础 25

3.1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具有激励性质的公共合约 25

3.1.1有关高校教师评价体系性质的争论 26

3.1.2作为公共合约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 26

3.1.3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研究需要激励理论 27

3.2委托代理框架下的信息揭示与评价 29

3.2.1信息 30

3.2.2机制设计 31

3.2.3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32

3.2.4信号理论 33

3.2.5多任务模型 34

3.2.6动态理论:声誉模型 35

3.3评价、激励和机制设计 36

3.3.1经济学的激励理论 36

3.3.2评价机制设计 37

3.4机制或合约设计是高校教师评价研究的核心 38

第4章 基于类型选择的高校教师选聘评价 40

4.1“逆向选择”与高校教师类型选择 40

4.2信息对称下的高校教师类型选择 41

4.3信息筛选:高校主动获取教师类型信息的方式 44

4.3.1基本模型 44

4.3.2改进信息 47

4.3.3 类型依赖 48

4.3.4剔除 49

4.4信号传递:教师主动向高校传递自身类型信息的方式 50

4.4.1基本模型 51

4.4.2信号传递和信号筛选的分析 52

4.5“逆向选择”解决方法对高校教师评价设计的启示 54

第5章 基于投入产出的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评价 56

5.1高校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道德风险 57

5.1.1高校教师教学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导致道德风险 57

5.1.2高校教师教学过程中激励问题的特殊性 58

5.2教学投入评价模型 59

5.2.1前提假设 59

5.2.2基本模型 60

5.2.3教学投入行为的选择分析 60

5.3结论与评价教师教学投入的思路 62

5.4高校教师科研产出过程中存在道德风险 63

5.4.1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科研产出过程中的道德风险 64

5.4.2高校教师科研产出评价的特殊性 64

5.5基于产出的科研评价模型 65

5.5.1假设前提和基本模型 65

5.5.2重复道德风险下的评价 66

5.5.3两种模型下科研评价机制的比较分析 68

5.6结论与完善科研产出评价机制思路 69

5.7现行高校教师教学科研评价机制存在巨大改进空间 71

第6章 基于冲突平衡的高校教师多任务评价 72

6.1教学与科研任务冲突下的静态评价 73

6.1.1基本模型及其分析 73

6.1.2改进教师教学、科研冲突评价的措施 81

6.2社会服务与教研任务冲突下的评价管理 83

6.2.1基本模型及拓展分析 84

6.2.2改进教师社会服务与教研工作冲突评价的建议 86

第7章 基于声誉激励的高校教师长期评价 88

7.1高校教师教学科研短期化行为盛行 88

7.2声誉理论与高校教师评价 89

7.3高校教师声誉评价 91

7.3.1不考虑声誉的静态显性激励合约模型 92

7.3.2考虑声誉的动态显性激励合约模型 92

7.3.3两模型的比较分析 97

7.4建立高校教师声誉评价机制的思考 98

第8章 基于案例研究的高校教师全面评价——以清华大学为例 100

8.1评价的理念、发展及特征 101

8.1.1以人为本,更新教师管理理念 101

8.1.2审时度势,把握正确的评价方向 101

8.1.3全面配套,构建和谐的评价环境 102

8.1.4实事求是,鼓励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103

8.2评价体系内容 104

8.2.1人才引进的教师评价机制 104

8.2.2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评价机制 105

8.2.3教学评价体系 106

8.3院系等二级单位具有特色的教师评价机制 108

8.3.1化学系的“教授负责的民主评议制度” 108

8.3.2高研中心的“国际知名同行专家评审制度” 109

8.3.3软件学院的“量化积分制” 109

8.4激励视角下的清华大学教师评价体系建设 112

8.4.1评价内容上的激励 112

8.4.2院系评价机制的激励 114

第9章 基于制度变迁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发展 115

9.1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变迁的分析框架 116

9.2改革开放以来国内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变迁历程 118

9.2.1改革开放以来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 118

9.2.2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的变迁 119

9.2.3 20世纪末以来的变迁 121

9.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变迁的特征 123

9.3.1政府是制度供给主体 123

9.3.2制度实施具有强制性 124

9.3.3制度变迁过程是渐进的 125

9.3.4国外高校的示范效应和国际惯例具有导向作用 126

第10章 基于社会需要的高校教师评价研究结论和展望 128

10.1主要结论 128

10.1.1高校教师评价机制研究的结论 128

10.1.2高校教师评价案例研究的结论 130

10.1.3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变迁研究的结论 130

10.2未来展望 131

参考文献 133

后记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