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1
第一节 农业机械化的定义与基本内容 1
第二节 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特点 1
一、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特点 2
二、湖北省农业机械化的特点 3
第二章 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基本概念与管理 6
第一节 机组、作业工艺、机器系统、生产系统 6
一、农用机组 6
二、农业机器作业工艺 7
三、农业机器系统 7
第二节 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投入产出率 8
一、土地产出率 8
二、劳动生产率 8
三、资源利用率 8
四、投入产出率 9
第三节 农业机器作业生产率 9
第四节 农业机械化管理 12
一、不同层次农业机械化管理的内容 12
二、农业机械化科学管理方法 13
第五节 农业机器的选型配备 14
一、农业机器配备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14
二、农业机器传统的配备方法 14
三、线性规划配备法 14
四、非线性规划配备法 15
五、计算机模拟法 15
第六节 农业机器的更新 15
一、农业机器更新的原因 16
二、更新期平均成本原理 16
第七节 农机作业收费标准 17
第三章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 19
第一节 水稻机插秧技术概述 19
一、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19
二、水稻机插秧技术 20
第二节 机插水稻育秧技术 22
一、插秧机对秧苗质量的要求 23
二、育秧的准备 24
三、机插秧育秧技术 28
四、苗期管理 31
五、早稻育秧技术与苗期管理 36
六、中稻育秧技术与苗期管理 38
七、双季晚稻育秧技术与苗期管理 39
第三节 大田耕作准备 41
一、机插大田耕整质量要求 41
二、耕整方法及机具简介 41
第四节 大田机插作业 43
一、插秧机介绍 43
二、基本苗计算与插秧机调节 44
三、机插作业 45
四、插秧机的维护保养 47
五、插秧机操作安全事项 48
第四章 发动机 49
第一节 发动机总体构造和工作原理 49
一、内燃机的总体构造 49
二、内燃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51
第二节 机体组与曲柄连杆机构 60
一、机体组 60
二、活塞连杆组 62
三、曲轴飞轮组 66
第三节 配气机构与换气系统 67
一、配气机构 67
二、换气系统 73
第四节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75
一、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 75
二、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 77
三、喷油器 77
四、喷油泵 80
五、柴油机供给系统的辅助装置 87
第五节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90
一、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 90
二、化油器式燃油供给系统 93
第六节 润滑系统 98
一、润滑油及润滑方式 98
二、润滑系统的组成及油路 100
三、润滑系统的主要机件 102
第七节 发动机冷却系统 106
一、冷却系统的介质及方式 106
二、冷却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08
第五章 拖拉机 110
第一节 绪论 110
一、拖拉机的组成及分类 110
二、国产拖拉机的型号 111
第二节 传动系统 113
一、传动系统的功用和组成 113
二、离合器 114
三、机械式变速器 117
四、驱动桥 119
第三节 行走系统 120
一、概述 120
二、车架 121
三、车桥 122
四、车轮 123
五、履带拖拉机行走装置 126
第四节 转向系统 127
一、转向方式与转向原理 127
二、轮式车辆转向系 128
三、履带拖拉机转向系 131
四、手扶拖拉机转向系 133
第五节 工作装置 134
一、牵引装置 134
二、动力输出装置 135
三、液压悬挂装置 137
第六章 联合收获机 147
第一节 联合收获机结构与工作过程 147
一、联合收获机的特点及分类 147
二、联合收获机的一般构造和工作过程 149
三、联合收获机的割台 153
四、联合收获机的中间输送装置 158
第二节 联合收割机的使用和维修 161
一、联合收割机的选购 161
二、联合收割机的使用指标和技术状态检查 163
三、联合收割机的试运转和安全规则 167
四、联合收割机的正确使用 171
五、联合收割机的维修与保管 185
第七章 现代农业装备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94
第一节 现代农业装备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194
一、背景 194
二、地位与作用 195
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装备,可以有效带动和引领现代农业建设 200
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装备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 200
第二节 现代农业装备发展现状与趋势 201
一、国内现代农业装备的发展状况 201
二、我国现代农业装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03
三、国外现代农业装备的发展状况 206
第三节 现代农业装备的发展趋势与措施 208
一、田间作业机械的发展趋势 209
二、设施农业装备的发展趋势 210
三、农产品加工装备的发展趋势 211
四、农业生物质利用装备的发展趋势 212
第八章 保护性耕作 214
第一节 保护性耕作的起源与发展 214
一、保护性耕作的概念与内容 214
二、保护性耕作的起源 216
三、国外保护性耕作的发展与现状 218
四、我国保护性耕作的发展与成效 220
第二节 保护性耕作效益机理 223
一、保护性耕作生态环境保护机理 223
二、保护性耕作改善作物生长机理 226
三、保护性耕作节能节本机理 230
四、保护性耕作增产增效机理 231
第三节 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 231
一、秸秆残茬管理技术 232
二、免少耕施肥播种 236
三、深松 244
第四节 我国保护性耕作典型技术模式 245
一、东北冷凉风沙区保护性耕作模式 245
二、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模式 246
三、西北绿洲农业区保护性耕作模式 247
四、黄土高原一年一熟区保护性耕作模式 249
五、华北两茬平作区保护性耕作模式 251
六、长江中下游水旱连作区保护性耕作模式 252
第九章 精细农业概述 254
第一节 精细农业的基本概念 254
第二节 精细农业的技术思想 259
第三节 精细农业的技术支撑 264
一、全球定位系统 264
二、地理信息系统 266
三、产量分布图生成系统 267
四、变量控制技术VRT 268
五、农业生物信息采集技术 271
六、遥感技术 272
七、作物生产模型 274
八、决策支持系统 275
九、智能化变量农作机械 277
第四节 国内外精细农业发展概况 278
一、国外精细农业的发展概况 278
二、国内精细农业的发展概况 281
第十章 农机安全生产相关知识 284
第一节 安全生产的意义与作用 284
一、安全生产的概念 284
二、安全生产监察的性质和意义 285
三、农机安全生产的形势分析 286
四、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288
五、农机安全生产的主要任务 289
第二节 农机安全生产知识与安全措施 289
一、农业机械作业安全措施 289
二、选择购买农业机械的安全注意事项 298
第三节 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302
一、农业机械的管理 302
二、农业机械驾驶人管理 307
三、农业机械的安全作业管理 308
第四节 农机事故与应急救援 309
一、农机事故 309
二、农机事故的预防 310
三、农机事故致伤的应急救护 311
第十一章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解读 315
第一节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概述 315
一、我国制定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背景 315
二、我国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意义和成效 317
第二节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主要内容 318
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主要目标及基本原则 318
二、补贴机具及补贴对象和标准 319
三、各级农机主管部门工作职责 321
第三节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 323
一、湖北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情况 323
二、购机补贴政策的注意事项 324
第四节 农业购置补贴政策问答 327
一、农业部负责人就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答记者问 327
二、湖北省2009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36问 331
第十二章 农机跨区作业相关政策解读 342
第一节 农机跨区作业发展历程与展望 342
一、农机跨区作业发展历程 342
二、农机跨区作业发展趋势 343
三、湖北省农机跨区作业情况概述 345
第二节 农机跨区作业实践 347
一、跨区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347
二、跨区作业中注意事项 349
三、处理好各种关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53
四、突发事件的处理 354
第三节 农机跨区作业相关法律法规 354
参考文献 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