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结构动力学概述 1
1.1结构动力学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 1
1.1.1动荷载的定义 2
1.1.2动荷载的分类 2
1.2结构动力学的任务和研究内容 3
1.2.1结构动力学问题的基本特点 4
1.2.2结构动力学的研究任务 4
1.2.3结构动力学的研究内容 4
参考文献 5
第2章 单自由度体系振动问题 6
2.1概述 6
2.2自由振动 7
2.3强迫振动 10
2.4振动响应的迭代积分法 11
2.5响应积分的Newmar-β法 14
2.6响应积分的Wilson-θ法 18
2.7基于能量的结构动力计算 21
2.8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分析 26
参考文献 27
第3章 反应谱分析计算方法 28
3.1概述 28
3.2单自由度结构 29
3.3设计地震反应谱 37
3.4单自由度体系响应 43
参考文献 49
第4章 时程分析计算方法 50
4.1概述 50
4.2地震地面运动 51
4.3比例阻尼标准模态法 54
4.4非比例阻尼 57
4.5静力凝聚法 60
4.6动力凝聚法 66
4.7状态空间响应法 67
参考文献 77
第5章 结构动力损伤与地震易损性 78
5.1概述 78
5.2国内外历次地震房屋损伤回顾 79
5.3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与结构易损性研究的关系概述 80
5.4结构易损性方法概述 82
参考文献 84
第6章 地震风险性分析 88
6.1地震风险性分析模型 88
6.1.1震源模型及震源分区 88
6.1.2地震能量释放模型 89
6.1.3地表运动衰减模型 90
6.1.4按地震烈度和场地条件确定的地震动模型参数 91
6.1.5地震发生预测模型 93
6.1.6地震风险性分析流程 95
6.2概率反应谱的建立 97
6.2.1分析方法 97
6.2.2动力放大因子 98
6.3反应谱拟合人工地震波 98
6.3.1分析步骤 99
6.3.2人工地震波时程模拟 99
6.3.3地震时程的修正 103
参考文献 105
第7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易损性分析 108
7.1结构的损伤参数 108
7.1.1结构局部损伤参数 108
7.1.2结构整体损伤参数 117
7.2我国建筑规范与HAZUS系统的比较 118
7.3静力弹塑性推覆法简介 123
7.3.1 Push-over分析方法的步骤 123
7.3.2 Push-over分析方法的基本假定 124
7.3.3侧向力的分布方式 125
7.3.4自适应Push-over分析 126
7.4动力分析方法简介 126
7.4.1动力时程分析 126
7.4.2增量动力分析 128
7.5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129
7.5.1框架结构在地震中的反应及损伤定义 129
7.5.2框架结构的建模及有限元 133
7.5.3 IDA分析框架结构易损性部位及隔震加固易损性分析 136
参考文献 161
第8章 隔减震消能措施下结构动力易损性分析 166
8.1目前常见的结构消能减震措施简介 166
8.2框架结构基础隔震加固地震易损性分析 167
8.3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易损性分析 176
8.3.1框剪结构的建模及有限元 176
8.3.2框剪结构在地震中的反应及损伤定义 178
8.3.3框剪结构易损伤部位及基础隔震加固易损性分析 180
8.4工业厂房基础隔震加固地震易损性分析 187
8.4.1厂房结构的建模及有限元 188
8.4.2厂房结构在地震中的反应及损伤定义 190
8.4.3厂房结构易损伤部位及隔震加固易损性分析 191
8.5软钢斜撑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193
8.5.1加固后的旧框架结构在地震中的反应及损伤定义 196
8.5.2斜撑消能加固结构易损伤部位及隔震加固易损性分析 197
8.6层间隔震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201
8.6.1层间隔震结构的建模及有限元 201
8.6.2层间隔震结构在地震中的反应及损伤定义 205
参考文献 208
第9章 地震灾害保险及隔震加固经济性分析 209
9.1国内外地震灾害保险概况 209
9.1.1国外地震灾害保险概况 209
9.1.2我国地震灾害保险概况 212
9.2基于易损性分析的房屋地震损失评估 213
9.3地震保险费率确定 215
9.3.1目前常用的保险费率确定基本原则 215
9.3.2基于易损性模型的保险计价模型 216
9.4我国地震保险制度建设及建议 218
参考文献 219
第10章 结构动力损伤研究展望 220
10.1结论 220
10.2问题及展望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