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受命屯垦 开发农场(1960.1~1966.4) 2
第一节 远征安格里格,建立十四场 2
第二节 东迁道拉达,组建边境农场 6
第三节 接收复员转业军人及支边青壮年 12
第四节 农牧结合,科学种田 15
第五节 加强兵民联防,促进兵地发展 23
第六节 建场初期的思想政治工作 26
第七节 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32
第八节 创办各项社会事业 36
第二章“文化大革命”难与抓生产的努力(1966.5~1976.10) 44
第一节“文化大革命”的兴起与群众组织 44
第二节 派性斗争加剧,农场陷于混乱 48
第三节 清理阶级队伍与“一打三反”运动 52
第四节 现役干部主持工作,落实干部政策 57
第五节 整党建党工作与首届党代会 61
第六节 加强民兵建设,巩固边防 65
第七节 农业学大寨,改造低产田.7 1
第八节“文化大革命”团场遭受严重破坏 76
第三章 正本清源 实现转折(1976.11~1982.3) 84
第一节 体制变更,八十七团隶属博州农垦局 84
第二节 开展揭批查运动,全面落实党的政策 87
第三节 大搞农田水利基础建设 91
第四节 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95
第五节 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发挥支部模范作用 103
第六节 推广财务包干和“五定一奖”生产责任制 108
第四章 改革开放,开创新局面(1982.4~1990) 12
第一节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兴办职工家庭农场 116
第二节 庭院经济悄然兴起 124
第三节 整顿国有企业加强企业基础工作 129
第四节 团办工业企业蓬勃发展 133
第五节 实行团长承包责任制与党委领导下的团长负责制 138
第六节 住房制度改革 145
第七节 兵地共建共同发展 150
第八节 精神文明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 156
第九节 改革开放中的党建工作 167
第五章 深化改革,全面发展(1991.1~2000.12) 178
第一节 推行“两费”自理、租赁承包 178
第二节 全面改革,搞活团场经济 188
第三节 抵御多种自然灾害 实施科技兴农战略 196
第四节 团场二、三产业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 206
第五节 妥善安置青年就业 稳定职工队伍 206
第六节 医疗制度改革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213
第七节 团场卫生事业快速发展 220
第八节 教育、群众文化事业发展 229
第九节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 233
第十节 创建文明单位,建设小康连队 243
第六章 发展壮大团场,致富职工群众(2001.1~2007.12) 258
第一节 贯彻“1+3”文件,发展特色农业 258
第二节 抓好招商引资工作,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266
第三节 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274
第四节 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减轻职工负担 280
第五节 打造学习型团场,全面提高职工素质 289
第六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基础,抓好党的建设 297
第七节 不断加强兵地团结、民族团结 308
第八节 加强武装建设,为团场发展保驾护航 317
第九节 实施危旧住房改造和团部小城镇建设工程 325
第十节 保护生态环境,打好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基础 333
后记 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