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前半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静娴著
  • 出 版 社: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64505929
  • 页数:261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现代性与乌托邦的关系上对20世纪前半叶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展开,并且从文化变迁、现代化追求、现代性判断、传统理想向现代转化等方面对其中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这也就树立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进而重新对历史和现实进行评价,以从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上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一些问题。

绪论 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概述 10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综述 10

(一)国内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综述 10

(二)国外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22

二、乌托邦与现代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内在矛盾 33

(一)乌托邦的分类 34

(二)乌托邦与现代性关系探视 38

(三)现代性和乌托邦何以成为关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张力关系 47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文化前提 50

一、中国古代大同思想及其在近代的嬗变 50

(一)中国古代的大同思想 51

(二)西方现代性的冲击和传统理想的嬗变 54

二、早期国民党人对西方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和传播 58

(一)孙中山对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和传播 58

(二)朱执信对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和传播 61

(三)廖仲恺对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和传播 64

三、20世纪初汉语词汇“爆炸”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初期传播 65

(一)汉语中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 66

(二)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译介 69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长机制 73

一、中国传统辩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对接 74

(一)中国传统的辩证思想 74

(二)毛泽东对传统辩证思想的批判继承 77

(三)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发展 81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生态及对错误倾向的批判 84

(一)20世纪前半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生态 85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对教条主义的批判 88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对农业社会主义思想的批判 115

三、中国社会性质论战与新民主主义理论 131

(一)中国社会性质论战的内容 131

(二)中国社会性质判断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137

(三)新民主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40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文化贯通和问题的现代解答 144

一、20世纪前半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文化贯通和超越 144

(一)以实事求是为标志实现了辩证唯物论与传统辩证思维的贯通 145

(二)以新民主主义理论形成为标志实现了社会主义目标与中国道路的贯通 148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对大同思想的超越 150

二、20世纪前半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提出的问题 165

(一)如何解决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问题 166

(二)如何理解乌托邦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 170

(三)如何正确认识革命中的激进思潮 174

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分析 179

(一)传统社会主义影响下的发展生产力与理想社会追求 179

(二)邓小平理论对乌托邦倾向的校正与社会主义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181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命题下的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理想 184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86

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深入发展中保持现代性与理想之间的张力 191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现着传统理想向现代的转变 193

(二)科学发展观要求寻求现代化对人的意义 194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形成理想追求精神 195

结束语 197

参考文献 202

附录 214

附录1 现代性·乌托邦·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历程 214

附录2 文化创新与20世纪前半叶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 223

附录3 现代性、乌托邦与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现实 233

附录4 现代性与乌托邦张力下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 246

后记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