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穴位养生》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永华主编
  • 出 版 社: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64501716
  • 页数:23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了经络穴位养生的生理学基础和经络穴位养生的具体方法,包括定位取穴、穴位应用方法、穴位养生保健法、穴位美容法、常见病症穴位治疗方法等。读者为大众人群,中医爱好者。

第一章 经络穴位养生基础 1

一、经络基础知识 2

二、经络的组成 3

三、经络的功能 3

四、人体的腧穴 3

五、经络穴位的养生疗疾作用 4

第二章 腧穴的标准定位和常用取穴法 5

一、腧穴标准定位 6

二、常用取穴法 6

(一)体表标志法 6

(二)骨度分寸法 7

(三)手指比量法 9

第三章 人体十四经腧穴及经外奇穴 10

一、手太阴肺经及其穴位 11

二、手阳明大肠经及其穴位 15

三、足阳明胃经及其穴位 22

四、足太阴脾经及其穴位 34

五、手少阴心经及其穴位 41

六、手太阳小肠经及其穴位 44

七、足太阳膀胱经及其穴位 50

八、足少阴肾经及其穴位 68

九、手厥阴心包经及其穴位 76

十、手少阳三焦经及其穴位 80

十一、足少阳胆经及其穴位 87

十二、足厥阴肝经及其穴位 99

十三、督脉及其穴位 104

十四、任脉及其穴位 114

十五、经外奇穴 121

(一)头颈部经外奇穴 121

(二)胸腹部经外奇穴 123

(三)背部经外奇穴 124

(四)上肢部经外奇穴 126

(五)下肢部经外奇穴 128

第四章 经络穴位应用的常用方法 131

一、按摩的基本手法 132

(一)按法 132

(二)揉法 132

(三)推法 133

(四)拿法 133

(五)摩法 134

(六)擦法 134

(七)分法 134

(八)点法 135

(九)击法 135

(十)搓法 136

(十一)捻法 136

(十二)掐法 136

二、刮痧基本方法 136

(一)拿刮板法 136

(二)刮拭方向()部位 136

(三)刮拭角度 137

(四)刮痧方法 137

(五)操作方法 137

三、拔罐基本方法 137

(一)火罐法 137

(二)水罐法 138

(三)抽气法 138

(四)闪罐法 138

(五)走罐法 138

(六)刺络拔罐 139

四、艾灸基本方法 139

(一)艾柱灸 139

(二)艾卷灸 140

(三)温针灸 141

五、经络穴位养生法的应用与禁忌 142

(一)按摩的应用与禁忌 142

(二)拔罐的应用与禁忌 143

(三)艾灸的应用与禁忌 144

(四)刮痧的应用与禁忌 144

第五章 从头到脚经络穴位养生保健法 146

一、拍打头皮养发按摩法 147

二、养生益脑养颜术 148

三、头部皮肤舒缓按摩法 148

四、面部保健按摩法 149

五、耳部强身按摩法 150

六、鼻部保健按摩法 152

七、日常护眼按摩法 152

八、上肢自我保健按摩法 153

九、养生灵手理指法 154

十、脊背与肩部的保健按摩 154

十一、肩部僵硬肌肉的拍打按摩 155

十二、养生宽胸疏胁法 156

十三、腰背部保健按摩方法 156

十四、搓腰眼益肾壮腰按摩法 157

十五、背部保健按摩法 157

十六、躯干与腹部保健按摩法 159

十七、养生摩腹运丹术 160

十八、强健肝脏按摩法 160

十九、髋部保健按摩法 162

二十、养生固元壮阳法 162

二十一、腿部自我保健按摩法 162

二十二、足部经络保健按摩法 164

第六章 从头到脚经络穴位美容法 166

一、预防白发按摩法 167

二、防治脱发按摩法 168

三、修复脸部轮郭按摩法 169

四、消除皱纹按摩法 169

五、治疗面疱按摩法 170

六、消除脸部浮肿按摩法 171

七、鼻子美容按摩法 171

八、增加耳部魅力按摩法 172

九、去双下巴淋巴按摩法 172

十、去除颈部皱纹按摩法 173

十一、颈部穴位减肥按摩法 173

十二、扁平胸修正按摩法 173

十三、胸部下垂按摩矫正法 174

十四、腹部按摩减肥法 175

十五、环摸按摩腹部、腰部减肥法 175

十六、纤腰按摩法 176

十七、腰臀部按摩减肥法 176

十八、腿部按摩减肥法 177

十九、穴位按摩减肥法 177

二十、循经按摩点穴减肥法 178

二十一、简便有效的进补按摩法 178

二十二、缓解焦虑不安按摩法 179

二十三、改善食欲不振按摩法 179

第七章常见病症经络穴位疗法 181

一、感冒 182

二、支气管哮喘 185

三、慢性支气管炎 186

四、胃痛 188

五、呃逆 190

六、胃和十二指肠溃疡 191

七、便秘 193

八、头痛 194

九、眩晕 195

十、失眠 197

十一、中暑 199

十二、高血压 200

十三、低血压 202

十四、冠心病 203

十五、神经衰弱 204

十六、中风后遗症 206

十七、阳痿 208

十八、遗精 209

十九、糖尿病 210

二十、颈椎病 212

二十一、肩周炎 214

二十二、肱骨外上髁炎 215

二十三、腰痛 217

二十四、腰椎间盘突出症 218

二十五、梨状肌综合征 220

二十六、月经不调 221

二十七、痛经 224

二十八、闭经 226

二十九、慢性盆腔炎 227

三十、更年期综合征 228

三十一、过敏性鼻炎 230

三十二、咽喉肿痛 231

三十三、近视 232

三十四、牙痛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