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身体知识 3
一、运动系统 3
二、神经系统 8
三、循环系统 11
四、呼吸系统 14
五、消化系统 16
六、内分泌系统 19
七、感觉器 21
八、泌尿系统 24
九、生殖系统 26
第二篇 农村环境卫生 32
一、农村环境卫生的治理 32
(一)生活性污染 32
1.粪便的污染与处理 32
2.污水的危害与处理 34
3.垃圾的危害与处理 35
(二)农药与化肥 36
1.农药的合理使用 36
2.化肥的合理使用 39
(三)饮用水 40
1.饮用水的选择 40
2.水源的卫生保护 42
3.饮用水的净化和消毒 43
(四)噪声的危害与防护 45
二、农村家庭卫生的要求 46
(一)住宅的基本要求 46
(二)家庭卫生基本常识 48
1.家庭卫生要求 48
2.生活用品的卫生要求 50
三、家庭常见害虫防治 52
(一)蚊子 52
(二)苍蝇 53
(三)老鼠 54
(四)蚤类 55
(五)虱 55
(六)蚂蚁 55
(七)蟑螂 56
八臭虫 57
四、突发灾害的预防和处理 57
(一)火灾 57
(二)煤气中毒 60
(三)雷击 61
(四)漏电 62
(五)发生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 64
1.地震 64
2.洪水 66
3.台风 68
(六)小型农用机械伤害事故处理 70
五、破除迷信,治病防害 71
第三篇 农村疾病预防与控制 74
一、传染病 74
(一)鼠疫 74
(二)霍乱 75
(三)病毒性肝炎 75
1.甲型肝炎 75
2.乙型肝炎 77
(四)细菌性痢疾 80
(五)伤寒和副伤寒 80
(六)艾滋病 81
(七)淋病 82
(八)梅毒 83
(九)脊髓灰质炎 84
(十)布鲁氏菌病 86
(十一)百日咳 87
(十二)猩红热 88
(十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88
(十四)狂犬病 89
(十五)炭疽 90
(十六)流行性乙型脑炎 92
(十七)白喉 92
(十八)登革热 93
(十九)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 94
(二十)钩端螺旋体病 95
(二十一)黑热病 96
(二十二)流行性斑疹伤寒 97
(二十三)流行性出血热 98
(二十四)麻疹 99
(二十五)疟疾 100
(二十六)包虫病 101
(二十七)风疹 101
(二十八)感染性腹泻 102
(二十九)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103
(三十)肺结核 104
(三十一)流行性感冒 105
(三十二)流行性腮腺炎 106
(三十三)麻风病 107
(三十四)破伤风 108
(三十五)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108
(三十六)丝虫病 109
(三十七)血吸虫病 109
二、地方病 112
(一)地方性甲状腺肿 112
(二)地方性氟中毒 113
(三)克山病 114
(四)大骨节病 115
三、寄生虫病 116
(一)蛔虫病 116
(二)钩虫病 117
(三)蛲虫病 118
(四)绦虫病 119
四、职业病 119
(一)尘肺病 119
(二)职业性中毒 120
五、常见慢性病 122
(一)高血压 122
(二)糖尿病 124
(三)癌症 126
六、突发卫生事件的预防和应急措施 130
(一)食物中毒 130
(二)酒精中毒 131
(三)农药中毒 134
第四篇 急救知识 138
一、急救前的初步判断 138
(一)急救概述 138
(二)病情判断 140
(三)病人体位 144
二、常用急救技术 146
(一)止血方法 146
(二)伤口包扎方法 149
(三)骨折的固定方法 152
(四)搬运伤员方法 155
(五)人工呼吸 155
(六)心肺复苏(CPR)急救术 160
(七)口服催吐 161
三、常见急症处理 163
(一)心跳骤停 163
(二)哽塞 164
(三)休克 166
(四)血压异常 167
(五)呼吸困难 168
(六)上消化道出血 169
(七)咯血 170
(八)惊厥 171
(九)中暑 172
(十)电击伤 173
(十一)淹溺 174
(十二)毒蛇咬伤 175
(十三)农药中毒 178
第五篇 常见症状的初步判断 184
一、发热 184
二、头痛 196
三、皮疹 204
四、皮肤出血 210
五、咳嗽 214
六、胸痛 221
七、咯血 226
八、发组(口唇、指甲等青紫) 229
九、心悸 233
十、水肿 234
十一、呕血及黑便 238
十二、便血 242
十三、腹痛 245
十四、腹泻 253
十五、黄疸(皮肤、白眼球等发黄) 255
十六、腰痛 256
十七、血尿 258
十八、关节痛 262
十九、皮肤损害 264
二十、生殖器区域不适 270
第六篇 家庭常用护理技术 276
一、消毒与灭菌 276
(一)基本概念 276
(二)常用的消毒灭菌方式 277
二、常用护理技术 285
(一)注射法 285
(二)注射中常见的问题及处理 289
(三)静脉滴注中常见的问题及处理 289
(四)换药术(交换敷料)与绷带包扎法 291
(五)测量血压 298
(六)口腔护理 299
(七)醇浴(酒精擦拭) 300
(八)留置导尿后的注意事项 301
(九)压疮(褥疮)的预防和护理 301
(十)昏迷病人的护理 303
(十一)高热病人的护理 304
(十二)尿标本的留取 305
(十三)大便常规标本的留取 305
三、冷、热疗法 306
(一)冷疗法 306
(二)热疗法 309
第七篇 家庭常用中医外治疗法 316
一、针刺疗法 316
(一)针刺疗法简介 316
(二)针具与针刺前的准备 316
(三)针刺的操作要领 320
(四)注意事项 327
(五)针的保藏 328
二、艾灸疗法 328
(一)艾灸疗法简介 328
(二)艾灸疗法的分类 329
(三)艾灸疗法注意事项 333
三、刺络疗法 333
(一)刺络疗法简介 333
(二)常用刺络工具与刺络方法 334
(三)刺络疗法的一般性原则 343
(四)刺络放血注意事项 345
四、按摩疗法 345
(一)按摩疗法简介 345
(二)常用按摩手法 346
(三)按摩禁忌 363
五、拔罐疗法 364
(一)拔罐疗法简介 364
(二)拔罐的常用体位 364
(三)拔罐的取穴 365
(四)拔罐疗法的操作要领 367
(五)常用拔罐方法 369
(六)拔罐注意事项与禁忌症 371
六、刮痧疗法 374
(一)刮痧疗法简介 374
(二)刮痧的常用体位、部位及方法 374
(三)刮痧疗法操作 376
(四)刮痧注意事项 379
七、捏脊疗法 379
(一)捏脊疗法简介 379
(二)捏脊疗法的操作原则 380
(三)基本手法 381
(四)捏脊的注意事项及禁忌 386
八、点穴疗法 387
(一)点穴疗法简介 387
(二)选取穴位的基本方法 387
(三)常用手法 388
(四)四类应急穴位的选取 394
(五)注意事项 397
九、耳穴疗法 397
(一)耳穴疗法简介 397
(二)耳穴疗法的操作 397
(三)耳穴的性能分布 398
(四)常用耳穴疗法 401
(五)耳穴疗法的注意事项 406
(六)耳穴定位及其主治表 407
第八篇 用药常识 414
一、日常饮食与药物的关系 414
(一)提高药效的食物 414
(二)降低药效的食物 415
二、药物的选购与存放 417
(一)药物的选购 417
(二)药物的存放 423
三、用药原则与禁忌 426
(一)药物使用的原则 426
(二)药物的服用时间 429
(三)正确的服药方法 432
(四)用药禁忌 434
(五)药物的不良反应 440
(六)口服药时常见的问题处理 443
四、中药的煎煮方法 444
(一)中药煎煮用具怎样选择 444
(二)中药的煎煮方法 444
(三)如何服用中药 445
(四)服用中药的注意事项 446
第九篇 初步认识常见疾病 448
一、呼吸系统疾病 448
(一)急性气管一支气管炎 448
(二)慢性支气管炎 448
(三)支气管哮喘 448
(四)呼吸衰竭 448
(五)肺炎 449
(六)支气管扩张 450
(七)肺脓肿 450
(八)气胸 450
(九)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451
(十)肺癌 451
(十一)肺水肿 452
二、心血管系统疾病 452
(一)慢性心功能不全 452
(二)常见心律失常 452
(三)风湿热 454
(四)慢性风湿性心脏病 455
(五)高血压病 455
(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455
(七)缺血性心脏病 456
(八)病毒性心肌炎 456
(九)先天性心脏病 457
三、消化系统疾病 457
(一)胃炎 457
(二)消化性溃疡 457
(三)胃癌 458
(四)溃疡性结肠炎 458
(五)肝硬化 458
(六)原发性肝癌 459
(七)急性胰腺炎 459
(八)上消化道出血 459
四、泌尿系统疾病 460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 460
(二)慢性肾小球肾炎 460
(三)肾病综合征 460
(四)尿路感染 461
(五)急性肾功能衰竭 461
(六)慢性肾功能衰竭 461
五、血液系统疾病 462
(一)贫血 462
(二)白血病 462
(三)过敏性紫癜 462
六、内分泌系统和新陈代谢疾病 463
(一)单纯性甲状腺肿 463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 463
(三)糖尿病 463
七、运动系统疾病 464
(一)骨关节炎 464
(二)类风湿关节炎 464
(三)系统性红斑狼疮 464
八、神经系统疾病 464
(一)周围神经疾病 464
(二)癫痫 465
(三)急性脑血管疾病 466
九、传染病 467
(一)甲类传染病 467
1.鼠疫 467
2.霍乱 468
(二)乙类传染病 468
1.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 468
2.艾滋病 468
3.病毒性肝炎 469
4.脊髓灰质炎 469
5.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469
6.麻疹 470
7.流行性出血热 470
8.狂犬病 471
9.流行性乙型脑炎 471
10.登革热 471
11.炭疽 471
12.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471
13.肺结核 472
14.伤寒和副伤寒 472
1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472
16.百日咳 473
17.白喉 473
18.新生儿破伤风 473
19.猩红热 473
20.布鲁氏菌病 474
21.淋病 474
22.梅毒 474
23.钩端螺旋体病 474
24.血吸虫病 475
25.疟疾 475
(三)丙类传染病 475
1.流行性感胃 475
2.流行性腮腺炎 475
3.风疹 476
4.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476
5.麻风病 476
6.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 477
7.黑热病 477
8.包虫病 477
9.丝虫病 477
10.感染性腹泻 478
(四)其他传染病 478
1.水痘、带状疱疹 478
2.钩虫病 478
3.蛔虫病 478
4.蛲虫病 479
5.绦虫病 479
十、外科疾病 479
(一)肠梗阻 479
(二)胆石症 480
(三)肾及输尿管结石 480
(四)急性阑尾炎 480
(五)痔、肛裂 481
十一、眼科及耳鼻喉科疾病 481
(一)老年性白内障 481
(二)急性闭角性青光眼 481
(三)化脓性中耳炎 481
(四)鼻窦炎 482
(五)急性扁桃体炎及咽炎 482
第十篇 妇幼保健 484
一、妇女生殖保健 484
(一)常见妇女病 484
1.月经病 484
2.乳腺疾病 486
3.阴道炎 489
4.盆腔炎 493
5.宫颈糜烂 494
6.子宫肌瘤 496
(二)婚前检查 497
1.婚前检查的重要性 497
2.婚前检查的内容 498
(三)孕产妇保健 500
1.怀孕前 500
2.产前检查 503
3.怀孕期间 504
4.分娩 513
5.产后 515
二、婴幼儿保健 521
1.婴幼儿疾病的早期发现 521
2.婴幼儿疾病的预防 524
3.婴幼儿意外伤害的预防 528
三、青春期保健 530
1.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530
2.青春期的饮食 533
四、更年期保健 535
1.更年期的身体变化 535
2.更年期的正确生活方式 536
五、计划生育 539
1.常用避孕方法 539
2.避孕方法的选择 541
3.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措施 542
第十一篇 健康饮食知识 546
一、营养基础知识 546
(一)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546
(二)日常饮食的基本原则 548
(三)日常饮食禁忌 549
(四)不同人群所需营养 553
1.孕妇 553
2.乳母 557
3.婴幼儿 558
二、饮食卫生 559
(一)食品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559
(二)饮食卫生的注意事项 560
附录 564
一、药品通用名与商品名对照表 564
二、国家相关卫生政策法律法规 57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 57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588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596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619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639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 656
三、医院化验检查正常值一览表 661
四、公制与市制计量单位的换算 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