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飞凤岩大型古地下工程洞室群科学技术问题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志法,郭改梅,张路青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030328212
  • 页数:290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本论述仙居龙王山大型古地下工程(始挖于宋代)科学技术问题的学术专著。该专著的内容涉及到古地下采石场的工程地质条件、洞室群分布及洞室结构特点、围岩变形破坏的调查与规律研究、诸多古代朴素科学思想和工程科学技术亮点的揭示、洞口边坡的滚石问题与滚石灾害、围岩的稳定性评价和长期保护对策等方面的科研成果。有关研究成果不仅对岩石力学、工程地质学、地下建筑学等现代科学的发展有所启示,而且对现代重大工程建设有着重要参考价值。本书可以供从事岩石地下工程设计、施工、科研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大专院校工程地质、岩石力学、地下建筑、采矿和旅游专业的师生参考。

第1章 绪论 1

1.1问题的提出 1

1.1.1国外大型古地下工程 1

1.1.2国内大型古地下工程洞室群的发现及其特点 4

1.1.3古地下工程的研究价值 8

1.2飞凤岩大型古地下采石场洞室群的研究目的 9

1.3关于古代地下工程问题的讨论 11

1.3.1关于古代地下空间利用问题 11

1.3.2关于古代以开采地下矿(石)为目的的生产活动的讨论 13

1.4古地下工程的研究现状 13

1.5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第2章 飞凤岩大型古地下工程洞室群的结构特点及研究方法 16

2.1飞凤岩大型古地下采石场的地理位置 16

2.2关于古洞开挖的目的和始挖年代的考证 19

2.2.1关于飞凤岩古洞开凿目的的考证 19

2.2.2关于飞凤岩大型古地下采石场始采年代的考证 23

2.3洞室群分布调查及洞室结构特征 24

2.3.1洞室群分布调查与测绘 25

2.3.2洞室群的主要尺寸及结构特征 32

2.3.3洞室结构的特点 40

2.3.4洞口分布及洞口反坡现象 44

2.4各洞室上覆岩层厚度的确定 56

2.5飞凤岩大型古地下采石场洞室群研究的方法论 57

2.5.1研究目的 57

2.5.2现代地下工程的开发与利用 58

2.5.3关于现代地下工程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61

2.6研究方法 67

第3章 飞凤岩大型古地下采石场洞室群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72

3.1气候条件 72

3.2地形地貌 73

3.3地质条件评价 75

3.3.1区域地质条件评价 75

3.3.2飞凤岩古地下采石场分布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评价 78

3.3.3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115

3.3.4环境地质条件评价 121

第4章 蕴藏于飞凤岩古洞室群中的工程科学亮点 122

4.1考虑地质结构面的洞室群布局“设计”及石板开采技术 122

4.1.1关于古人采石对象的猜想 122

4.1.2关于古人为何选地下采石方法的猜想 122

4.1.3关于飞凤岩大型古地下采石场洞室底板高程变化不大的原因的推测 123

4.1.4关于古人在采石场洞室群布局中如何处理整合面的猜想 123

4.1.5从洞室群布局中揭示出的古人朴素的科学思想 131

4.2石板开采工艺中的科学技术问题 132

4.2.1采石板位置的选择问题 132

4.2.2岩柱和边墙的预留与采石量之间的协调理念 141

4.2.3符合断裂力学原理的石板开采技术 143

4.2.4利用陡倾角结构面代替采石板必需的侧槽技术 146

4.3关于运石出洞上船方法的猜想 147

4.4柱顶弧形斜托在提高洞室稳定程度方面的作用 151

4.4.1柱顶弧形斜托的几何特征及计算模型 152

4.4.2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 154

4.5肋形仰拱在提高洞室稳定性方面的作用 160

4.5.1 5号洞西区肋形仰拱的尺寸及计算模型的建立 160

4.5.2 12号岩柱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 161

4.5.3 13号岩柱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 169

4.5.4肋形仰拱底板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 175

4.5.5关于飞凤岩大型古地下采石场肋形仰拱作用的综合分析 180

4.6平顶型洞室隔墙及水平隔板对洞室稳定性的作用 180

4.6.1 16-1、16-2号洞及其计算模型 181

4.6.2三个模型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 183

4.7关于穹形结构的特点和作用的分析 190

4.7.1飞凤岩大型古地下采石场穹形结构的举例 190

4.7.2数值模型 191

4.7.3两模型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 192

4.7.4几点结论 197

4.8飞凤岩古地下采石场的废石处理方法所显示出的环保理念萌芽 198

4.9对现代科学发展和工程建设的某些启示 198

4.9.1对现代地下储油库设计的可能启示 198

4.9.2对离壁式地下洞室设计的启示 199

4.9.3加深对爆破损伤严重性的认识 199

4.9.4可望利用古工程的开裂进行围岩长期强度的反演 200

第5章 飞凤岩大型古地下采石场洞室围岩稳定性评价 201

5.1研究目的 201

5.2研究方法 202

5.3洞室群围岩变形破坏现状调查 202

5.3.1洞室顶板变形破坏的调查 203

5.3.2岩柱变形破坏调查 213

5.3.3洞口的变形破坏调查 216

5.4岩柱长期抗压强度反演研究 217

5.4.1问题的提出 217

5.4.2岩柱长期抗压强度反分析原理和方法 218

5.4.3 5号洞11号岩柱的反分析 220

5.5飞凤岩大型古地下采石场围岩稳定性的分析与评价 222

5.5.1洞顶稳定性的初步分析 223

5.5.2飞凤岩大型古地下采石场洞室群稳定性评价 226

第6章 景区范围内的滚石与潜在滚石灾害 228

6.1有关滚石及滚石灾害问题的概述 229

6.1.1滚石及滚石灾害的概念 229

6.1.2滚石及滚石灾害问题的研究现状 230

6.2飞凤岩古洞室群景区滚石分布调查及滚石危害性分段 231

6.2.1飞凤岩南坡上的滚石分布调查 231

6.2.2简易公路滚石活动区沿线滚石灾害影响因素的分析 232

6.2.3滚石因素中各单因素的分级及分级标准的赋值 236

6.2.4简易公路段滚石问题潜在危害性分类 237

6.2.5简易公路段滚石问题潜在危害性分区(段) 239

6.3景区滚石的发生机理 247

第7章 关于飞凤岩大型古地下采石场景区旅游价值问题的讨论 249

7.1独特的景点 249

7.1.1优雅的休闲场所 249

7.1.2引发遐想的奇特墙洞 250

7.1.3引发童趣的娱乐活动 251

7.1.4百年古寺飞凤岩寺 251

7.1.5洞内塑像 251

7.1.6蝙蝠洞 253

7.1.7多部影视拍摄地 253

7.2难得的科普旅游资源 253

7.2.1以古工程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科普旅游 254

7.2.2以地质学知识为基础的科普旅游 254

7.2.3与社会科学话题有关的科普旅游 254

7.3关于推进飞风岩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255

7.3.1与永安溪漂流相接的设想 255

7.3.2关于景观式加固理念和设计方法的研究 258

7.3.3关于建造北洞口通道和北坡停车场的建议 260

第8章 关于飞凤岩大型古地下采石场地质灾害防治对策的研究 263

8.1地质灾害防治的原则 263

8.2古洞室群内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 264

8.2.1洞室群内围岩变形破坏的特点 264

8.2.2洞室地质灾害防治的对策 265

8.2.3关于安全通道的构想 270

8.3洞内监测 272

8.4景区水泥公路段滚石灾害的防治对策 274

8.4.1景区潜在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 274

8.4.2水泥公路段滚石灾害的防治对策 275

参考文献 279

后记 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