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望诊 1
第一节 舌诊 1
第二节 色诊 8
第三节 体态 15
附一 望诊的现代研究 16
附二 舌诊的现代研究 21
第二章 切诊 35
第一节 脉诊 35
附 寸口脉几种特殊脉象 66
第二节 腹诊 68
第三节 肢体切诊 73
附一 脉诊的现代研究 79
附二 腹诊的现代研究 85
第三单 问诊和闻诊 87
第一节 问诊 87
第二节 闻诊 91
附 闻诊的现代研究 96
第四单 试探诊法 98
第一节 药物试探 98
第二节 饮食试探 99
第三节 嗜欲试探 105
第四节 闻声音试探 105
第五章 阴性症状的诊断学意义 108
第一节 不呕 108
第二节 不渴 109
第三节 小便利 111
第四节 无热证 114
第五节 无里证 114
第六章 六经辨证 115
第一节 六经病证临床特征 115
第二节 六经病发病类型 127
第三节 六经病传变 128
第七章 脏腑辨证 129
第一节 肺与大肠病辨证 129
第二节 肝胆病辨证 131
第三节 脾胃病辨证 133
第四节 心与小肠病辨证 135
第五节 肾与膀胱病辨证 137
第六节 脏腑兼证 138
附一 中医肺脏本质的研究进展 140
附二 中医肝脏本质的研究进展 149
附三 中医脾脏本质的研究进展 160
附四 中医心脏本质的研究进展 178
附五 中医肾脏本质的研究进展 188
第八章 八纲与病因辨证 196
第一节 八纲辨证 196
第二节 病因辨证 206
附一 寒热证的研究进展 211
附二 中医血瘀证的研究 217
附三 气虚证诊断标准与客观化指标的研究进展 226
第九单 经络辨证 231
第一节 手太阴肺经病证 231
第二节 手阳明大肠经病证 231
第三节 足阳明胃经病证 232
第四节 足太阴脾经病证 233
第五节 手少阴心经病证 233
第六节 手太阳小肠经病证 234
第七节 足太阳膀胱经病证 234
第八节 足少阴肾经病证 235
第九节 手厥阴心包经病证 235
第十节 手少阳三焦经病证 236
第十一节 足少阳胆经病证 236
第十二节 足厥阴肝经病证 237
第十章 三焦辨证 238
第一节 上焦病证 238
第二节 中焦病证 239
第三节 下焦病证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