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2
(一)反思历史的意义 3
(二)民初法治问题研究现状分析 5
(三)“宋教仁案”的研究意义 6
二、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分析 7
(一)革命史研究范式的历史合理性与局限 8
(二)法治研究与历史研究范式的关系 12
(三)现代化范式中宪政视角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宋教仁案”研究为例 14
三、中立的论述立场、“理与势”分析脉络及文章总体概述 17
第二章 近代中国政治变革的基本脉络 21
一、“理”与“势”:近代中国变革的哲学基础 23
二、“理”、“势”与变革之“道” 25
三、“理”、“势”与变革手段的选择:革命派与立宪派的论争 27
四、革命与专制:理念的分歧 29
(一)革命的现代性话语:孙中山理解的革命 30
(二)是无政府而非对专制的反动:袁世凯眼中的辛亥革命 32
五、善治与善制:民初各派对共和评论的歧异 34
六、小结 37
第三章 思想和政治上的分裂:民初中国的法政格局 39
一、民初法政格局的制度与观念分析 40
(一)“承认”而非“共识”:《临时约法》的产生及权力配置 41
(二)中式思维与西式共和体制的冲突 45
(三)法律权威观念与治之“道” 49
二、权力配置与约法的权威性:袁世凯的集权改革 58
(一)权力配置与国家富强: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之争 58
(二)法理与事实(国之“势”):“军民分治”改革的难题 60
(三)中央专制与议会专制:省官制中权力制衡的难题 62
(四)行政命令与法律:任命民政长与适用《咨议局章程》事件 65
(五)富强济世思维对《临时约法》权威性的损伤 68
三、军权与法律权威性:武力世界中的法治 70
四、法治理想与革命思维的冲突:几个案件的解读 76
(一)法治文明与政府的权威:姚荣泽案 77
(二)积极之革命手段与司法独立:宋汉章案 79
(三)法律与武力:张振武、方维案 80
五、小结 86
第四章“宋教仁案”、政治危机与法治困局 89
一、恶政府与良法:宋教仁在国会召开前的政治宣传 90
二、“宋教仁案”的定性与解决方法上分歧的产生 95
(一)“真革命”与“真共和”:暗杀后之舆论风潮 97
(二)法律、武力与政治改良:在理与势之间的争论 111
三、证据的宣布与法律解决的困境 126
(一)证据宣布与辩解 126
(二)手段的有效性与道义、法律上的正当性:对理与势的再争论 132
(三)政治与法律上的两难:从特别法庭到变相之普通法庭 135
(四)国会弹劾抑或革命讨伐:政治解决方法的争论 143
四、局势的激化与各派的调和 148
(一)借款案的发生与各地独立风潮 148
(二)议会内国民党与进步党调和的失败 152
(三)法律的效力与国民的政治自由:在人道与大局之间的争论 155
(四)法律的效力与政府权威:袁世凯“地方不服从中央”定性的做出 166
五、妥协的失败与“二次革命”的发生 175
(一)在理与势之间的踌躇:法律解决的困境及黄兴的困惑 175
(二)汪精卫政治妥协的失败与章太炎向革命的转变 179
(三)从在理与势之间的踌躇到顺势成理:黄兴对武力解决的再思考 181
(四)武力反抗权与法律效力的对立:“二次革命”中的难题 184
六、小结 199
第五章 历史的惯性:治道重构与法治实践的困厄 201
一、袁世凯“道德为体,法律为用”法政观的形成 202
(一)“道德为体,法律为用”的“以法治国”思想:治道的改变 204
(二)绝对权力总统与法家思想的印记:基于国之“势”的权力设计 209
(三)“道德为体,法律为用”与儒家政治传统:法与政治的位阶问题 212
二、法律工具论与军阀政治:法治实践的困厄 214
第六章 结论:对民初中国法治问题的阐释和评价 219
一、治之“理”与国之“势”相互掣肘:民初法治生成的复杂境遇 219
二、实用主义立场如何使法律失去权威性 222
三、“法律派”为何被迫选择了革命 224
四、对“法律派”评价的再认识 226
五、历史反思与法治话语的轮回 228
六、历史惯性、法治困局与中国的未来 232
后记 235
参考文献 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