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总论 1
第一章 唯识宗在佛教的地位 1
第二章 唯识宗的传译 2
第三章 唯识宗名及宗旨 6
第四章 所依的经论 6
第五章 三时教判 9
第二篇 万有论 13
第一章 万有的分类 13
第一节 五位百法 13
第二节 蕴、处、界 16
第二章 万有的细释 22
第一节 心王 22
第二节 心所 26
第三节 色 38
第四节 不相应行 43
第五节 无为 46
第三篇 缘起论 49
第一章 赖耶缘起论 49
第二章 缘起的情形 50
第一节 诸识的作用 50
第二节 诸识的所依 53
第三节 二种识变 55
第四节 境的分类 56
第五节 诸法生起的缘由 59
第三章 种子论 61
第一节 种子的意义 61
第二节 种子的分类 63
第三节 种子和第八识的关系 66
第四节 种子和七识的关系 68
第五节 种子的关系及薰习的状况 70
第四章 识体论 72
第一节 阿赖耶识 73
第二节 末那识 78
第三节 前六识 81
第四篇 转生论 85
第一章 惑、业、苦 85
第二章 二执二障 86
第三章 业的分类 88
第四章 总别二报 91
第五章 十二因缘 92
第五篇 中道论 97
第一章 三性 97
第二章 三无性 100
第三章 中道 101
第四章 我法二空 103
第六篇 修道论 107
第一章 唯识的观法 107
第二章 机类的差别 112
第一节 五性各别 112
第二节 大乘三种性与顿渐二机 113
第三章 断惑的方法 115
第四章 修道的阶位 119
第五章 断证得果 124
第一节 资粮位 124
第二节 加行位 131
第三节 通达位 133
第四节 修习位 139
第五节 究竟位 149
索引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