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人身伤害预防与处理完全手册 2》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万兴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810564692
  • 页数:593 页
图书介绍:伤害事故,在事故发生后如何及时、妥善地予以处理,是摆在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学校人身伤害预防与处理完全手册》 针对以上的情况,根据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编撰。在分析学校伤害事故的发生原因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提出预防和处理方案。《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既有客观的理论分析,又有大量成功案例和实践经验,是一部解决学校伤害事故的指导性工具书。《学校人身伤害预防与处理完全手册》理论精当、案例丰富,为学校预防和处理发生学生人身伤害事故提供了必要的指导和思路。

第三编 学校人身伤害的教师防范 289

第一章 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是学校人身伤害教师防范的关键 289

第一节 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289

一、引导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 289

二、影响学生的政治思想 294

第二节 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297

一、爱国主义教育 297

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02

三、坚持共产主义信念 307

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313

五、注重自身思想修养 317

第三节 树立教师的积极人生观 320

一、人生观的内涵 320

二、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基本特征 322

三、教师要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 323

第四节 严格教师思想行为规范 325

一、教师的思想行为 325

二、教师的思想行为规范 326

三、教师思想行为规范的基本特征 327

四、教师思想行为规范的作用 329

五、教师思想行为规范的核心 330

第二章 教师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可以有效防范学校人身伤害 335

第一节 品德的内容及实现 335

一、品德的定向系统 335

二、品德的操作系统 336

三、品德的反馈调节系统 337

第二节 教师道德行为作用的过程 338

一、行为过程 338

二、行为影响过程 339

三、职业活动过程 340

第三节 教师道德行为的特征和规范 341

一、教师自知的行为 341

二、教师自择的行为 342

三、社会较高层次要求的行为 342

第四节 教师道德行为的准则 344

一、职业的性质 344

二、工作的要求 345

三、教师道德行为调节的必要性 347

四、教师道德行为与学生的关系 348

第五节 教师道德行为的选择 349

一、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界定 349

二、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心理机制 351

三、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社会机制 353

四、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社会自由 357

五、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意志自由 358

六、教师道德行为选择中的道德责任 360

七、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标准 361

八、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规定性 364

九、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过程 365

第三章培养教师健康的心理是防范学校人身伤害的重点 369

第一节 教师的心理素养概述 369

一、教师群体社会心理气氛的特征 370

二、教师职业的性格要求 371

三、教师群体社会心理气氛与学校工作 372

四、心理健康与教师素养 374

五、心理健康与教师的影响力 374

六、教师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 375

七、教师最佳心理状态的把握运用方法 377

八、心理健康与教师的创造精神 378

九、教师课堂应变的心理素养 380

第二节 教师性格的修养与自塑 382

一、教师的性格及其作用 382

二、教师的个性心理品质与学生品德培养 383

三、教师性格素养与学生性格培养 384

四、教师的情绪及其控制 385

五、教师的意志及其控制 387

六、教师性格的修养 389

七、教师性格自塑与改塑 390

第三节 加强教师心理素养的管理 391

一教师心理素养管理的意义 391

二、教师心理素养管理的内容 400

第四章 提商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利于防范学校人身伤害的发生 425

第一节 教师要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425

一、专业知识的作用 425

二、教师专业知识的内容 428

三、教师专业知识提高的途径 435

第二节 教师要掌握“教书育人”的工具 440

一、教师掌握先进的教育科学知识的意义 440

二、教师掌握教育科学知识的基本要求 443

第三节 教师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445

一、教育 445

二、教育科学 447

三、教育学 448

四、教育哲学 450

五、教育心理学 450

六、教育管理学 451

七、教育史 451

八、教育未来学 451

九、教育经济学 452

十、学校卫生学 452

十一、教育社会学 452

十二、比较教育学 453

十三、教育统计学 453

十四、教学法 453

第五章 加强对教师的管理考核是防范学校人身伤害的保证 455

第一节 教师任职资格的管理 455

一、教师资格的分类 455

二、获取教师资格的基本条件 456

三、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意义 459

四、教师资格的考试 460

五、教师资格的认定 460

六、教师资格的禁止取得、丧失和撤销 461

第二节 教师的聘任、考核和奖罚 462

一、教师的聘任 462

二、教师的考核 464

三、教师奖励制度 466

第三节 教师正确执教的法律基础 469

一、有关教师职业道德的若干法律规定 469

二、增强法制观念是依法执教的前提 471

三、教师侵权行为及其法律责任承担 473

四、教育活动中教师权利的救济与保护 475

第四编 学校人身伤害的学生自我防范 481

第一章 学会保护自己 481

第一节 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掌握自我保护方法 481

一、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 482

二、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482

三、学习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方法 483

第二节 发生自然灾难时的自我保护 483

一、发生水灾时的自我保护 483

二、地震时的自我保护 484

三、用电时的自我保护 485

四、游泳时的自我保护 487

五、病菌污染的自我防范 488

六、毒蛇咬伤后的自我救护 490

七、体育活动时的自我保护 491

第三节 面对社会不良侵害时的自我保护 493

一、学校诈骗案件的自我防范 493

二、学校盗窃案件的自我防范 495

三、学校抢劫案件的自我防范 498

四、面对性骚扰和性侵害时的自我防范 499

五、面对绑架或诱拐时的自我保护 500

六、女学生被坏人纠缠时的自我保护 502

七、面对外部滋扰时的自我保护 503

八、防范其他伤害的方法 507

第二章 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511

第一节 青少年学生学习法律的目的 511

一、法律和社会生活的关系 511

二、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515

第二节 法律、法规对保护青少年的规定 516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516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 519

第三节 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522

一、增强保护意识,维护自身安全 522

二、了解合法权益,善于自我保护 523

三、自觉遵纪守法,严防误入歧途 525

第四节 加强道德修养 全面提高素质 525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危害 525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 526

三、加强修养,严于律己 527

第三章 学生饮食与运动的自我保护 531

第一节 饮食卫生与日常医疗保护 531

一、饮食、环境与卫生 531

二、用眼卫生与保健 535

第二节 运动伤害的防范与保护 540

一、常见急救药品的使用 540

二、常见运动损伤的急救处理 541

三、常见运动性疾病的处理 547

第四章 学生自我心理保护 555

第一节 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 555

一、时代在召唤 555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556

三、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557

四、青少年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 559

五、青少年如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560

第二节 心理障碍的排除 561

一、走出心理阴影 561

二、战胜自我 573

第三节 保持良好情绪 拥有坚定意志 584

一、为什么需保持良好的情绪 584

二、怎样保持良好的情绪 585

三、勇敢面对困难 589

四、如何培养坚强的意志 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