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未老谁能尽忘情?天涯梦里忆燕京 1
第一章 刘若愚中国诗学语言论 15
第一节 在英语世界为“汉语”辩护 21
一、汉语——是否“自然天成”? 21
二、汉语——是否“发育不全”? 24
三、汉语——“语音中心主义”还是“文字中心主义”? 28
第二节 刘若愚诗学语言论评析 34
第二章 刘若愚中国文学鉴赏论 39
第一节 内容——在中西并举中凸显中国文学精华 47
一、中西诗歌之“自然”主题 50
二、中西诗歌之“爱情”主题 57
三、中国诗歌中某些独特主题 62
四、《中国之侠》——中国文学主题史研究的创新 66
第二节 方法——寻求跨越中西历史文化差异的鉴赏论 85
一、翻译——归化(naturalization)还是异化(barbarization )? 87
二、阐释——象征解读(symbolic reading)还是讽喻解读(allegorical reading)? 96
第三节 评价——尝试建构世界性诗论的刘若愚诗论 102
一、刘若愚诗论的萌芽期 106
二、刘若愚诗论的发展期 121
三、刘若愚诗论的成熟期 131
第三章 刘若愚中国诗学体系论 143
第一节 牛刀小试——中国古代四种诗歌观念 145
第二节 大刀阔斧——中国古代诗学六大类别 155
一、背景 155
二、内容 159
三、争议 170
第四章 最后的探索——中国古代文论之“悖论诗学” 217
第一节《语言与诗》简介 220
一、语言悖论(the paradox of language) 221
二、诗学的元悖论(the metaparadox of poetics) 226
三、悖论诗学(a poetics of paradox) 230
四、阐释的悖论(the paradox of interpretation ) 236
五、非个人的个性(impersonal personality) 238
第二节《语言与诗》评析 242
一、宏观——“悖论诗学”产生的哲学文化语境 243
二、微观——“悖论诗学”的表现及实质 246
三、比较与互证——中西诗学的三个共通点 249
结语 259
参考文献 267
附录 海外有关刘若愚著述的书评 287
后记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