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研究斯多葛主义的几种视角 1
第一节 德性还是律法——兼析麦金泰尔对斯多葛主义判定的得失 1
一 斯多葛主义与“亚里士多德传统” 2
二 城邦共同体与宇宙秩序 6
三“回到以亚里士多德为中心的德性传统”的提法是否合理 8
第二节 思辨哲学视阈下的斯多葛主义——以黑格尔的论述为例 11
一“主观的”、“形式主义”与“顺应自然” 11
二“独断主义”的两个原则与关于“幸福”的不同理解 16
三 斯多葛主义与犬儒主义、逍遥学派 19
第三节 修身基础的探讨——评述福柯的《主体解释学》 22
一“关心自己”和“认识你自己” 23
二 他者问题 27
三 主体与真理性 29
第四节“归家”与斯多葛派伦理学的哲学旨归 32
一“ethos”与伦理学 32
二“oikeiosis”学说 35
第二章 伦理先于自由——神人之间 40
第一节 神人之间 44
第二节 利己性与目的性 55
第三节 爱比克泰德学说的伦理学进路 59
第四节 恶的根源 69
第三章 自由、身体与情感 76
第一节 自由与“无动于衷”(indifference) 78
第二节 生命的本质——趋善避恶 87
一“前观念”与趋善避恶 88
二“人”的自由 91
三“人”与“物”的始点和终点 94
第三节 身体观 97
一 自由、死亡与身体 98
二 城邦、自然与身体 102
三 神律、教化与身体 105
第四章 修身与境遇 111
第一节 修身与推理能力 116
一 逻辑学 117
二“推理”、实践与他者 120
第二节“人生如戏”的比喻与“我是谁?” 128
一 戏剧之欢娱、谢幕与人生市集之喻 128
二 人生与人性学说 132
第五章 我们如何修身 143
第一节 本性与训练 147
第二节 修身训练的三个方面 154
第三节 欲求与回避 161
第四节 如何训练 165
结语 174
附录一 斯多葛主义伦理学之于基督教的影响与差异 182
一 塞涅卡与圣·保罗 182
二 理性式的拯救与信仰式的救赎 185
三 无动于衷与否弃 188
附录二 利玛窦《二十五言》的爱比克泰德思想——兼谈中西哲学比较何以可能 193
一 斯多葛主义、儒家与基督教本土化 194
二 爱比克泰德与《二十五言》 197
三 以自由与奴役为主题的修身学说 207
参考文献 215
后记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