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1
前言 1
第一章 创业艾比湖畔,为军垦事业奠基(1958.3~1966.5) 2
第一节 机运处创建共青团农场 2
第二节 工二师创建艾比湖农场 14
第三节 两场合并为精河农场 19
第四节 工业、交通、建筑、商业的迅速起步与发展 21
第五节 社会主义教育和“四清”工作 27
第六节 为地方办好事和“三代”工作 35
第七节 创业初期的思想政治工作 39
第八节 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良好开端 46
第二章 “文化大革命”内乱,团场遭受挫折(1966.6~1975.5) 56
第一节 群众组织成立,夺权造成混乱 56
第二节 “清理阶级队伍”和“一打三反”运动 62
第三节 现役干部主持工作,初步扭转混乱局面 66
第四节 落实政策,解放干部 70
第五节 加强民兵建设,备战防边 76
第六节 “批林批孔”,整顿作风 81
第七节 第四次党代会和今后工作任务的制定 88
第八节 “文化大革命”使经济遭受损失 92
第三章 贯彻四届人大精神,各项事业拨乱反正(1975.6~1981.12) 102
第一节 建设“大寨式”团场 102
第二节 大力发展团场小型工业 112
第三节 加快养殖业发展 117
第四节 开展“揭批查打”运动,全面落实党的政策 122
第五节 推行“三管一算”和“五定一奖”责任制 131
第六节 民主选举基层领导干部 137
第七节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 139
第四章 改革开放,团场经济恢复发展(1982.1~1988.12) 150
第一节 进行企业整顿,改革管理机制 150
第二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155
第三节 发展工业受挫 159
第四节 开展“严打”斗争,维护社会治安 166
第五节 完善企业管理体制,发挥工会作用 169
第六节 整顿党的作风,开展精神文明建设 174
第七节 第五次党代会和党的十三大路线的贯彻 182
第八节 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取得新成绩 187
第五章 深化改革,团场步入良性发展轨道(1989.1~1999.12) 192
第一节 二届二次职代会与团长承包经营责任制 192
第二节 防风治沙,实现条田林网化 197
第三节 调整种植结构,主攻棉花单产 203
第四节 接收大批新职工,壮大团场建设力量 206
第五节 推行“两费”自理、租赁承包生产经营责任制 208
第六节 进行住房、医疗和社会保险改革 213
第七节 加快土地开发,扩大团场规模 219
第八节 改革财务管理制度,强化民主管理企务公开 222
第九节 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224
第十节 重视民兵建设,提高戍边能力 233
第十一节 扭亏增盈,团场经济持续发展 239
第六章 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2000.1~2005.12) 246
第一节 召开第六次党代会,贯彻落实兵团“1+3”文件精神 246
第二节 退耕还林,保护环境,实行可持续发展 257
第三节 不断实施水土开发,夯实农业基础地位 264
第四节 进行危旧房改造,加快城镇化建设 269
第五节 开展“三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进性”教育 274
第六节 创建学习型团场,提高职工思想文化素质 282
第七节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迈上新台阶 288
第八节 构建和谐新型团场 301
附录 307
汽一团沿革 307
中共精河县委员会贺信 309
兵团农五师八十二团沿革示意图 311
后记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