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论 1
1.1问题的提出和研究背景 1
1.1.1汇率问题成为涉及一国金融安全的重大问题 1
1.1.2人民币汇率对于我国金融安全的影响日趋明显 2
1.2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4
1.3基本思路与主要创新 9
1.4有关汇率制度和金融安全的基本概念界定 13
第2章 汇率理论与国际汇率制度的演变 16
2.1汇率理论概述 16
2.1.1汇率决定理论 16
2.1.2汇率制度选择理论 22
2.2国际货币体系和汇率制度演变的历史和缘由 41
2.2.1古典金本位制及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1870—1914年) 42
2.2.2金汇兑本位制(1919—1939年) 45
2.2.3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美元本位制(1946—1971年) 47
2.2.4现行的多元国际货币体系(1973年至今) 49
2.3汇率理论与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的评述 51
第3章 汇率与金融安全问题的新背景:金融全球化 54
3.1金融全球化与汇率稳定 54
3.1.1全球化概述 54
3.1.2金融全球化 55
3.1.3金融全球化与汇率稳定、金融安全的关系 63
3.2金融创新、虚拟经济与汇率风险 65
3.2.1虚拟经济与汇率 65
3.2.2现代金融危机的根源:虚拟经济 73
3.2.3金融衍生品、汇率风险与金融安全 77
第4章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回顾与评价 81
4.1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的历史回顾 81
4.1.1计划体制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82
4.1.2经济转轨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86
4.2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风险分析 90
4.2.1 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的内容 90
4.2.2汇率制度改革的成效与风险 92
4.3“汇改”效果实证分析:基于利率、汇率风险角度 96
4.3.1相关研究综述 96
4.3.2计量分析模型 97
4.3.3计量结果分析 100
4.3.4结论 104
第5章 金融全球化条件下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与宏观政策及宏观金融安全 106
5.1一种开放条件下的宏观金融风险:汇率制度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冲突 106
5.1.1汇率制度与政策冲突理论 106
5.1.2我国近年来汇率制度与宏观经济政策冲突的表现 113
5.2汇率制度与国家间政策博弈 117
5.2.1国家间政策博弈的一个案例 117
5.2.2政策博弈过程的一个理论模型 119
5.2.3政策博弈的理论解释:不同汇率制度下的政策冲击传递理论 123
5.3汇率制度与宏观金融安全 127
5.3.1不同汇率制度下的宏观金融风险 127
5.3.2汇率制度与货币危机 132
5.3.3货币错配与我国宏观金融安全 140
5.3.4美元本位下的外汇储备安全问题 145
5.3.5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汇率—利率联动风险:宏观金融风险的新通道 150
第6章 金融全球化条件下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与中观及微观金融安全 154
6.1汇率制度与金融开放 154
6.1.1我国金融开放的现状 154
6.1.2人民币汇率制度对我国金融开放的制约分析 157
6.1.3改革外汇管理体制,促进金融开放与汇率制度改革 160
6.2汇率制度对金融企业的影响 162
6.2.1金融创新背景下的汇率改革与银行金融体系风险 162
6.2.2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与银行金融体系的风险 164
6.3人民币汇率对微观金融企业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利率—汇率联动角度 166
6.3.1开放经济条件下利率汇率联动的三重属性 166
6.3.2利率汇率联动与金融风险 167
6.3.3银行利率汇率风险实证分析模型 168
6.3.4模型估计和数据说明 171
6.3.5计量结果和分析 172
6.3.6结论及建议 176
6.4汇率制度与企业融资风险 177
6.4.1不同融资方式下的企业对利率和汇率敏感度差异 178
6.4.2企业融资风险对于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 180
第7章 人民币汇率改革与维护金融安全的路径选择 181
7.1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分析 181
7.1.1人民币汇率是政策工具还是市场价格 182
7.1.2人民币一次性升值不可行 183
7.1.3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的政策内生性分析:基于政策博弈视角 184
7.2影响汇率制度改革的因素分析 186
7.3汇率制度中长期的改革方向:富于弹性的汇率制度 188
7.4短期内的现实选择:维持盯住美元 190
7.5人民币汇率制度向弹性化过渡的方式:渐进式 192
7.6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措施 193
7.6.1提高汇率生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 193
7.6.2改进和完善中央银行的干预机制 194
7.6.3发展和完善外汇市场 194
7.6.4继续深化银行体系改革,逐步放开资本管制 196
7.6.5建立汇率风险监控体系 197
7.6.6加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国际合作与协调 197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199
8.1研究结论 199
8.2展望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