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图表解》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吉平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117150200
  • 页数:305 页
图书介绍:本书修订继续保持1版风格和基调,以现行高等中医院校《针灸学》教材为蓝本,将本学科的教学重点、难点内容,设计成各种形象、直观的图表进行解释。另外,还要借鉴同类书的精华,与本书进行整合,使2版更易学易懂,赢得读者喜爱。

绪论 1

第一章 经络腧穴总论 4

第一节 经络总论 4

一、经络系统的组成 4

(一)十二经脉 5

(二)奇经八脉 9

(三)十五络脉 10

(四)十二经别 11

(五)十二经筋 12

(六)十二皮部 13

二、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 13

(一)标本 13

(二)根结 14

(三)气街 15

(四)四海 15

三、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16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16

(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17

第二节 腧穴总论 17

一、腧穴的分类 17

二、腧穴的命名 18

三、腧穴的作用 18

(一)反映病证,协助诊断 18

(二)防治疾病 19

四、特定穴 27

五、腧穴的定位方法 28

(一)骨度分寸定位法 28

(二)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30

(三)手指同身寸定位法 31

(四)简便取穴法 32

第二章 经络腧穴各论 33

第一节 十二经脉 33

手太阴肺经 33

手阳明大肠经 38

足阳明胃经 45

足太阴脾经 57

手少阴心经 64

手太阳小肠经 68

足太阳膀胱经 75

足少阴肾经 91

手厥阴心包经 99

手少阳三焦经 104

足少阳胆经 111

足厥阴肝经 124

第二节 奇经八脉 130

督脉 130

任脉 138

冲脉 145

带脉 146

阳跷脉 148

阴跷脉 148

阳维脉 150

阴维脉 151

第三节 十五络脉 152

第四节 常用奇穴 154

一、头颈部穴 154

二、胸腹部穴 156

三、背部穴 156

四、上肢穴 157

五、下肢穴 159

第三章 刺灸法 161

第一节 毫针刺法 163

一、毫针的结构和规格 163

(一)毫针的结构 163

(二)毫针的规格 163

二、针刺前的准备 164

(一)选择体位 164

(二)消毒 165

三、毫针刺法 166

(一)进针法 166

(二)针刺的角度、深度 168

(三)行针手法 169

(四)针刺得气 171

(五)治神与守神 171

(六)针刺补泻 172

(七)留针与出针 174

四、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 175

(一)晕针 175

(二)滞针 176

(三)弯针 176

(四)断针 176

(五)针刺异常感 177

(六)刺伤重要器官 177

五、针刺的注意事项 179

(一)避免刺伤脏器 179

(二)患者特殊情况 179

(三)禁刺腧穴宜慎针 180

第二节 灸法 180

一、灸法的概念、特点、材料 180

(一)灸法的概念 180

(二)灸法的特点 180

(三)灸用的材料 180

二、灸法的主治作用和适用范围 181

三、常用的灸法 181

(一)艾炷灸 182

(二)艾条灸 183

(三)温针灸 185

(四)温灸器灸 185

(五)其他灸法 186

四、灸法补泻 186

(一)灸法补泻的操作 186

(二)灸材不同,补泻有别 186

五、灸法的注意事项 186

(一)施灸的体位、先后顺序 186

(二)施灸的禁忌 186

(三)灸后的处理 187

第三节 拔罐法 187

一、拔罐的概念、作用 187

(一)概念 187

(二)作用 187

二、罐的种类 187

三、吸罐方法 188

(一)火罐法 188

(二)水罐法 189

(三)抽气法 189

四、拔罐法的运用 189

(一)闪罐 189

(二)留罐 189

(三)走罐 189

(四)留针拔罐 189

(五)刺血拔罐 190

五、起罐法 190

六、注意事项 190

第四节 其他针法 191

一、三棱针 191

二、皮肤针 192

三、皮内针 194

四、电针 195

第四章 针灸治疗 199

第一节 治疗总论 199

一、针灸治疗原则 199

(一)补虚泻实 199

(二)清热与温寒 200

(三)治病求本 200

(四)三因制宜 200

二、针灸的治疗作用 201

(一)疏通经络 201

(二)扶正祛邪 201

(三)调和阴阳 201

三、配穴处方 202

(一)取穴原则 202

(二)配穴方法 205

附一:治疗时间的选定 206

附二:常用针灸处方符号 206

四、特定穴的内容和应用 206

五输穴 206

附:五输穴歌 213

俞、募穴 214

附一:十二背俞穴歌 220

附二:十二募穴歌 221

原穴 221

附:十二原穴歌 223

络穴 223

附:十五络穴歌 225

八脉交会穴 226

附:八脉交会八穴歌 229

八会穴 230

附:八会穴歌 232

郄穴 233

附:十六郄穴歌 235

下合穴 235

附:下合穴歌 238

交会穴 238

第二节 治疗各论 252

中风 252

头痛 254

面瘫 257

面痛 259

痹证 261

腰痛 262

漏肩风 264

肘劳 266

不寐 267

郁证 270

感冒 272

咳嗽 274

哮喘 275

胃痛 277

便秘 279

泄泻 281

阳痿 283

遗精 285

痛经 286

崩漏 288

带下病 290

遗尿 291

蛇丹 293

瘾疹 295

神经性皮炎 296

乳癖 298

痔疮 299

耳鸣、耳聋 301

咽喉肿痛 302

鼻渊 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