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1
曾序 3
自序 5
谭鑫培启示录——写在谭鑫培诞辰一百五十周年之际 17
一、谭鑫培的艺术成就及历史地位 17
二、纪念谭鑫培的文化意义 25
三、关于京剧定位的思考 29
从海派到新海派——海派京剧的回顾与反思 33
一、海派京剧的回顾 33
二、新海派京剧的崛起 37
三、创造新海派京剧的辉煌 48
京剧:世纪之交的回眸 52
崑曲属于未来,属于全世界——写在中国首届崑剧节后 60
一、罕见的奇迹,完美的典范 60
二、推陈出新,尽展风流 61
三、找准位置,广觅知音 64
四、呼唤大师,凝聚强力集团 65
京剧呼唤新的时代精神 67
关于近代戏曲史的几点思考 81
一、近代戏曲史的界定及研究范围 81
二、近代——激烈动荡的多事之秋 85
三、「戏曲改良」留给我们的思考 87
有声有色,气象万千——二十年戏剧激情大回眸 92
一、三个阶段 92
二、三大特点 96
二十一世纪民族戏曲艺术发展态势刍议 102
含英咀华——序《中国古典戏曲经典目》丛书 110
一、中华文化的奇葩 111
二、民间艺术的瑰宝 112
三、剧本乃一剧之本 113
四、非奇不传 117
五、场上之曲 118
六、含英咀华 120
形象的戏曲文化史——《中国戏曲文化图典》述评 123
北京戏剧长河的三大浪潮 134
一、元杂剧的辉煌 134
二、崑曲艺术的流播 144
三、京剧的大红大紫 156
中和之美——中国戏曲最高的美学境界 168
一、中和之美——戏曲艺术最高的审美境界 169
二、「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风格特色 171
三、内容美与形式美、生活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 176
四、本体内部的动态平衡及演员与观众间的沟通与默契 180
五、不断更新的动态美与综合平衡的和谐美 185
男旦艺术的思考 189
一、男旦的由来和演变 189
二、男旦的基础和特色 192
三、男旦的现状和未来 199
略论戏曲艺术的听觉之美 205
略论程派艺术的「阴刚」之美 220
人籁、地籁、天籁的交响 227
校园戏剧——小剧场戏剧的劲旅 237
一、校园戏剧的由来和沿革 237
二、大学生戏剧节 240
三、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243
四、观照人生,叩问灵魂 248
五、不拘一格多样化 252
癡迷的舞台寻梦者 257
一、《等待戈多》 260
二、《思凡》 263
三、《恋爱的犀牛》 268
四、《盗版浮士德》 277
五、小结 285
小剧场戏剧的美学品格 291
一、小剧场戏剧的由来和流变 291
二、独特的戏剧形态 298
三、新型的观演关系 301
四、实验性、探索性、反叛性 308
京剧电影纵横谈 326
一、用电影手段记录京剧演出阶段(一九○五~一九三一) 327
二、初步电影化的有声黑白纪录片阶段(一九三一~一九三七) 329
三、京剧电影诞生并趋于成熟阶段(一九三七~一九四八) 331
四、京剧电影繁荣发展阶段(一九五○~一九六六) 332
五、样板戏电影阶段(一九七○~一九七六) 333
六、京剧电影创作新时期(一九七七~现在) 333
戏曲电视剧漫笔 339
戏曲不能和电视「离婚」 351
二十二岁的回顾与思索 355
我们需要的是真诚和潇洒 361
京剧改革的里程碑——《曹操与杨修》 366
不朽的形象,崇高的精神 372
从《西厢记》到《红娘》 378
说不尽的《宰相刘罗锅》 391
不可多得的喜剧精品——观崑剧《西园记》有感· 400
我赞成这种「内装修」 406
书香·兰馨·氍毹风光 410
愿乞新意匠,百鍊成精品 415
喻世·警世·醒世——小剧场戏曲《偶人记》印象 422
漫议京剧《廉吏于成龙》 429
抗不住的诱惑——河北梆子《忒拜城》亮相首都舞台 436
辉煌的实验 439
凝重悲壮·浪漫飘逸——观黄梅戏《风雨丽人行》 442
念好「老、新、精」三字经 445
戏剧应该追求什么样的功利? 448
精品须谋求 451
关键在于美不美 453
一直关心著我、惦记著我的人走了——悼念张庚老师 456
身融艺海,魂系菊坛——悼念俞琳老师 460
宝剑赠英雄,佳釀酬知音 464
暗香浮动花枝俏 467
淡妆浓抹总相宜——《风月无边》中的徐帆 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