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理学与人地关系论 1
第一节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
一、研究对象的表述 1
二、研究对象的理解 3
第二节 人文地理学与人地关系论 7
第三节 人地关系与人地关系论 11
一、人地关系的研究 11
二、人地关系论 14
第二章 人地关系理论研究史 15
第一节 西方 15
一、古代西方的人地观 15
二、近代地理学与人地关系论的产生 24
三、西方现代地理学中的人地观 34
第二节 苏联 39
一、人地分立及对人文地理学的批判 39
二、现代苏联地理学的人地观 44
第三节 中国 48
一、中国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萌芽 48
二、西方人地关系论传入中国 49
三、建国以来人地关系研究 53
四、人地关系研究的复兴 57
第三章 地理环境决定论 64
第一节 人地关系理论分歧的实质 64
第二节 环境决定论的哲学命题 68
一、观念的发展及来源 68
二、环境决定论的哲学表现形式 71
第三节 环境决定论的地理证明 77
一、拉采尔的地理环境决定论 78
二、辛普森的“地理环境的影响” 79
三、亨丁顿的人生地理学原理 81
第四节 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历史考察与政治根源 93
一、人类早期和文明古国的历史昭示 94
二、气候与战争 96
三、政治根源及理论体系 98
第四章 人地相关论、文化景观论 104
第一节 人地相关论 104
第二节 文化景观论 120
第五章 适应论、二元论、协调论 131
第一节 适应论 131
第二节 人类生态学 135
第三节 二元论、非决定论 137
第四节 生产关系决定论、唯意志论 139
第五节 协调论 142
第六章 人地关系的哲学透视 151
第一节 人地关系的哲学原理 151
一、人地关系的主题内容与哲学范式 151
二、人地关系的哲学基础 160
三、人地关系发展的哲学背景 162
第二节 实证主义地理学 165
一、科学实证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的基础 165
二、科学哲学和方法论 167
三、实证主义和人文地理学 172
四、实证主义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175
五、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 179
第三节 人本主义地理学 182
一、人本主义哲学类型 182
二、人本主义的方法论 186
三、人本主义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191
第四节 结构主义地理学 194
一、结构主义方法论 194
二、结构主义与实证主义和存在主义 197
三、结构主义和人文地理学 199
第七章 人地关系的系统 203
第一节 人地关系中的人 203
一、人是人地关系的认识主体 203
二、人类的自“我”认识 206
三、人对环境的适应 209
四、人类的地域空间特征 211
第二节 人地关系中的地 219
一、地的概念 219
二、地的特性 222
三、对地的重新认识——地理环境不同角度的描述 230
第三节 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 231
一、自然界中和谐的启示 231
二、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233
三、协调论的中心思想 241
第八章 人地关系的联结点(上) 第一层次——直接联结点 245
第一节 人地关系的联结点及其层次 245
一、联结点的研究 245
二、联结点的层次 247
第二节 粮食 254
一、人地关系研究的最基本点 254
二、与粮食生产布局有关的若干基本规律的研究 258
三、粮食研究的内容 270
四、影响粮食布局的因素 282
五、人口与粮食的协调 286
第三节 资源 293
一、资源在人地关系研究中的意义 293
二、人地关系研究的几种主要资源 298
三、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 308
第四节 居所 310
一、居所的人地观 310
二、居所的人地关系特征 319
三、与居所有关的人地关系理论简介 329
第五节 交通 334
一、交通在人地关系研究中的意义 334
二、交通运输研究的主要内容 338
第九章 人地关系的联结点(下) 第二层次——间接联结点 346
第一节 文化 346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契合点 346
二、契合点文化的研究内容 351
三、契合点文化研究的方法 361
第二节 科学技术 367
一、人地关系演变的动力点 367
二、人地关系中的科学技术研究内容 373
三、科技进步时代的地理学任务 381
第三节 政治 383
一、人地关系的调控点 383
二、调控点政治的研究内容 388
三、政治地理研究的现代主题和理论 393
第十章 思考与展望 397
一、人地关系理论研究的困境 397
二、人地关系的协调、重组、改造 400
三、人地关系研究的起点和主线 403
四、研究人地关系论应注意的原则 412
五、人地关系研究中的人文倾向 414
后记 417
主要参考文献 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