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与创新教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树伟,张浏森主编;韩连军,肖绍俊,杜超等副主编
  • 出 版 社: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561635887
  • 页数:304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教育,迎接知识经济新时代 1

一、知识经济—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

二、迎接知识经济新时代,加大教育在科教兴国中的力度 5

三、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改革和发展 9

第二章 知识经济与创新教育 17

一、知识经济综述 17

二、知识经济呼唤创新教育 24

第三章 知识经济与智能教育 31

一、知识经济对传统教育盛行的“仓库理论”的挑战 31

二、知识经济要求发展智能教育 34

三、智能教育注重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36

第四章 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 43

一、素质教育概述 43

二、知识经济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48

第五章 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59

一、创造、创造种类和创造过程 59

二、创造力及影响创造力的因素 62

三、创造力是“合力” 73

四、怎样实施创新教育 76

第六章 创新教育的目标是全方位培养创造性人才 81

一、时代对创造性人才的呼唤 81

二、创造性人才是适应性强的复合型人才 84

三、创造性人才是具有优化知识结构特点的人才 85

四、各级各类学校都要重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87

第七章 创新教育的用力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91

一、思维的基本形式 91

二、创造性思维的品质特征 96

三、创造性思维表现在以下几种能力 102

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104

第八章 创新教育成功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111

一、创新教育中的非智力因素 111

二、非智力因素与青年成才 114

三、跨世纪优秀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119

第九章 创新教育的载体是优化课程结构 121

一、创新教育必须优化课程结构 121

二、改革和优化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 124

三、正确把握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之间的关系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选择 133

第十章 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改革教学方法 136

一、在教学中必须突出方法和方法的内容 136

二、创新教育要求教育方法的改革 141

三、创新教育要求管理方法的改革 145

第十一章 创新教育的主导因素是教师的创新素质 150

一、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其创新素质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150

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其创新素质的具体表现 157

三、创新教育必须使师生双方的主体都能得到充分地发挥 165

第十二章 创新教育的主体因素是学生的学习自由度 173

一、传统教育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考察 173

二、创新教育的主体因素是加大学生的学习自由度 175

三、加大学生学习自由度的基本途径 179

第十三章 创新教育的先导是创新教育观 184

一、中国教育必须变革转型 184

二、转变教育观念是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创新人才的先导 187

三、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关键是转变教育观念 196

第十四章 创新教育的有效手段是重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199

一、努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培养21世纪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 199

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践和经验 202

三、美国学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做法 208

第十五章 创新教育的教学原则是教育立美 213

一、什么是教育立美? 213

二、教育立美的核心是师爱美 214

三、教学过程应充分体现教育立美 224

第十六章 创新教育需要教育科研为向导 234

一、建立适应创新教育的教研模式 234

二、培养研究型教师队伍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 237

三、请看“教育科研”的典范 244

第十七章 创新教育必须重视实践教学 253

一、开展实践教学是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需要 253

二、在社会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不断改造主观世界 257

三、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258

四、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和指导思想 261

第十八章 实施创新教育必须优化育人环境 264

一、创新教育与育人环境 264

二、优化育人环境的原则 266

三、优化育人环境的目标 270

四、优化育人环境的内容 272

第十九章 知识经济呼唤创新教育 278

——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长沙市九中谭迪熬老师的创新教育事迹 278

第二十章 从美、日、韩教育改革看世界教育改革的焦点——培养创新能力 290

一、美国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做法 290

二、日本的教育改革:在“轻松愉快”中培养“生存能力” 297

三、雄心勃勃的韩国“教育革命”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