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大师 辉煌业绩与创新方法》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伯鲁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04659484
  • 页数:278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别以八位桥梁大师为研究对象,以人物所取得学术成就和杰出贡献为线索展开叙述和剖析,在回顾我国桥梁事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力图立体呈现近百年来中国桥梁建设成就与创新方法成果。此书是对中国近现代桥梁大师创新思维、创新工具、创新方法的研究。

前言 1

第一章 桥梁成就与创新方法 3

一、中国桥梁科技的辉煌业绩 3

1.现代桥梁科技的艰难起步 3

2.新中国桥梁科技的4座里程碑 5

3.新世纪桥梁科技的机遇、挑战与创新 7

二、桥梁科技的演进与桥梁大师的卓越贡献 9

1.近代桥梁科技的演变 10

2.现代桥梁科技的兴起 11

3.桥梁大师的卓越贡献 13

三、桥梁大师与创新方法 15

1.桥梁大师的创新品格 15

2.提炼创新方法的紧迫性 17

3.探究创新方法的路线 18

第二章 茅以升:中国现代桥梁工程的先驱 21

一、茅以升的奋斗历程与人生华章 21

1.幼年立志造桥 22

2.少年发奋读书 23

3.青年留洋深造 24

4.建造钱塘江大桥 26

5.工程科学领袖 28

6.热心科普事业 30

二、茅以升的观念创新与思维创新 31

1.科学有序推进创新 31

2.支撑创新的辩证思维 33

3.创新的基本路径 35

4.倡导教育新理念 37

5.“习而学”工程教育新理念 39

6.科普创作新思维 40

7.破解技术难题的“法宝” 44

三、茅以升的桥梁工程技法创新 48

1.工程设计的技法创新 49

2.材料选用的技法创新 54

3.工程管理的技法创新 57

4.茅以升创新方法的特征 60

第三章 林同炎:预应力先生 63

一、传奇少年的成长之路 64

1.身世家教 64

2.少年求学 66

3.赴美留学 68

4.事业轨迹 70

5.情系祖国 72

二、卓越成就与崇高荣誉 73

1.杰出贡献 73

2.崇高荣誉 76

3.胸怀世界 77

三、林同炎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 79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79

2.自觉创造工程奇迹 82

3.想象是创新之源 85

4.突破常规约束 87

5.技术与艺术结合 89

6.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 91

第四章 李国豪:现代桥梁之魂 93

一、李国豪创新品格的形成 94

1.客家文化的熏陶 94

2.勤奋好学的客家少年 96

3.德国文化的洗礼 98

4.逆境中的不懈追求 99

二、李国豪的辉煌成就 102

1.卓越研究成果 102

2.学术领袖,严师高徒 106

3.科学报国,服务社会 109

三、李国豪的创新方法 112

1.敏锐的问题意识 112

2.由果索因 114

3.理论建构与试验验证互动 116

4.兴趣广泛,顿悟天助 118

第五章 邓文中:国际桥梁大师 121

一、邓文中的造桥历程与创新成就 122

1.桥梁人生轨迹 122

2.创新思维形成的背景 127

二、邓文中的理念创新与思维创新 129

1.理念创新 130

2.思维创新 136

三、邓文中的桥梁工程创新方法 141

1.以业主为中心 142

2.以创新破解难题 146

3.建造最合适的桥梁 150

第六章 陈新:中国第一位院士监理 157

一、陈新的事业历程与辉煌业绩 158

1.武汉长江大桥正桥管柱钻孔基础方案设计 158

2.南京长江大桥钢板桩围堰大型管柱基础施工组织设计 159

3.九江长江大桥双壁钢围堰钻孔基础方案 161

4.涌潮河段基础施工及多跨长联预应力连续梁技术 162

5.中国第一位院士监理 163

6.终生与桥为伴 164

二、陈新的思维创新和方法创新 165

1.思维创新形式 165

2.方法创新图式 169

3.人生信念是创新的支柱 173

4.创新要有扎实的根基 175

5.为人民建造屹立百年的大桥 176

三、工程监理创新 177

1.大型桥梁的设计程序 177

2.我国工程监理工作的不足 178

3.陈新监理实践的启示 180

4.工程监理的创新路径 182

第七章 项海帆:桥梁风工程的开拓者 185

一、项海帆的学术人生与卓越成就 186

1.人生旅程 186

2.思维特色形成的背景 188

3.桥梁抗震理论及工程应用(1978—1986年) 192

4.桥梁结构关键技术及设计理论(1980—1994年) 193

5.大跨度桥梁施工控制理论及其工程应用(1984—1998年) 194

6.大跨度桥梁风振稳定性理论及其控制原理(1979—2011年) 195

7.桥梁与结构的风荷载理论和抗风设计方法(1979—2011年) 196

8.桥梁工程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2000—2011年) 198

二、项海帆的桥梁建设观念创新与思维创新 199

1.中国桥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99

2.对“创新”的反思 202

3.中国桥梁事业的发展方向 205

三、项海帆的桥梁理论方法创新 211

1.理想化模型方法 211

2.问题意识助推创新 212

3.比较基础上的鉴别、移植与借鉴 214

4.宇宙统一与连续变化信念 215

第八章 方秦汉:“钢霸”院士 217

一、方秦汉的造桥人生 218

1.投身桥梁事业 218

2.“建成学会”,走自己的路 219

3.立足于创,追求于新的创新之路 221

4.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224

二、方秦汉的思维创新 225

1.突破常规思维模式,大胆创新技术 226

2.移植转换的创新路径 230

3.坚持辩证思维,动态掌控全局 233

三、方秦汉的方法创新 234

1.灵活多样的创新方法 234

2.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239

第九章 范立础:桥梁抗震巨匠 244

一、范立础的人格形成与卓越成就 245

1.好奇少年 245

2.崎岖求学路 246

3.磨难中的追求 248

4.桥梁科研历程 249

5.桥梁抗震研究 251

6.桥梁工程教学 253

二、范立础的思维创新 255

1.富于幻想 255

2.踏实认真 257

3.多才多艺 258

4.名师引路 260

5.机遇相助 262

三、范立础的方法创新 263

1.桥梁科研应与项目同步 264

2.从失败中培养成功 265

3.教会学生独立思考 266

4.个性化教学风格 269

5.塑造创新文化 271

6.类比联想破解难题 274

后记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