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1
二、研究方法 6
三、研究的思路和结构 7
第一章 企业重整程序的正当性 10
第一节 企业重整程序的概念和特征 10
一、企业重整程序的概念 10
二、企业重整程序的特征 13
第二节 企业重整程序的立法目的 17
一、企业价值最大化 18
二、债权人保护 23
第三节 企业重整程序的功能 28
一、营运价值维护功能 28
二、信息披露功能 30
三、企业资本结构重组功能 33
四、提供集体决策机制功能 35
第四节 企业重整程序的原则 37
一、债权人平等受偿原则 37
二、优先受偿权充分保护原则 39
三、当事人自治原则 43
第二章 重整程序的启动 46
第一节 重整程序的适用对象 46
一、重整程序适用对象的立法类型 46
二、重整程序适用对象的立法选择 48
第二节 重整原因 50
一、重整原因立法考察 51
二、我国法上重整原因之分析 58
第三节 重整程序的申请和审查 69
一、重整申请人 69
二、重整申请的审查 82
第四节 重整程序启动的效力 90
一、对债务人的效力 90
二、对债权人的效力 95
三、对程序开始前后有关行为的效力 102
第三章 重整企业的控制权配置 119
第一节 重整企业控制权配置概述 119
一、企业控制权的配置 119
二、重整企业控制权配置的特点 121
第二节 重整企业经营控制权配置模式 124
一、管理人模式 125
二、债务人自行管理模式 132
三、经营控制权配置的考量因素和立法选择 137
第三节 重整企业经营控制权的监督 144
一、债权人的监督 144
二、法院的监督 163
三、专门监督机构 166
第四节 重整企业的股东参与 170
一、股东参与权 170
二、股东参与的机制 172
第四章 重整计划 179
第一节 重整计划概述 179
一、重整计划的意义 179
二、重整计划的种类 180
第二节 重整计划的制定 182
一、重整计划制定权的法律配置 182
二、重整计划的内容 187
三、重整计划的制定和信息披露 195
第三节 重整计划的表决 198
一、表决组的划分 198
二、表决制度 205
第四节 重整计划的批准 215
一、法院批准重整计划的程序 215
二、正常批准的条件 217
三、强制批准的正当性和条件 223
第五节 重整计划的效力和执行 233
一、重整计划的效力 233
二、重整计划的执行 237
第五章 重整程序的终止 242
第一节 重整程序的终止 242
一、重整程序终止的时间 242
二、重整程序终止的法律后果 245
第二节 重整程序的提前终止 246
一、债务人不具备挽救的可能性 246
二、重整原因消失 247
三、协议终止 248
四、重整计划未按时提出或者未获得法院的批准 250
五、对我国《企业破产法》第78条的分析 251
结论 253
参考文献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