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总论 3
第1章 自然地理系统的物质基础 3
1.1地球的圈层结构 3
1.2地球表层的物质组成 7
1.3地表形态 24
第2章 自然地理过程中的能量及其传输 28
2.1太阳能 29
2.2其他能量 44
2.3全球能量传输之大气环流 46
2.4全球能量传输之海洋环流 66
第3章 地貌过程 79
3.1风化作用 80
3.2重力地貌过程 83
3.3地面流水地貌过程 85
3.4风沙地貌过程 95
3.5冰川冰缘地貌过程 103
3.6岩溶地貌过程 112
3.7海岸带地貌过程 115
3.8地貌发育的理论问题 118
第4章 水文过程 128
4.1水文循环基本过程 128
4.2水文循环的类型 144
4.3水文循环的效应 145
4.4水体更替周期 146
4.5水量平衡 147
第5章 土壤一生物过程 153
5.1土壤形成过程 153
5.2土壤剖面 160
5.3土壤形成因素学说 161
5.4生物与环境 168
5.5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 171
5.6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177
5.7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183
第6章 地域分异规律 192
6.1地域分异的概念 192
6.2纬度地带性分异 197
6.3非纬度地带性分异 203
6.4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 208
6.5自然区划 209
下篇 专论 223
第7章 全球变化 223
7.1全球变化的信息源 225
7.2过去全球变化研究 234
7.3现代全球变化 243
7.4全球气候变化的区域响应 253
第8章 自然生产潜力与可持续发展 267
8.1自然生产潜力原理 267
8.2自然生产潜力的计算 274
8.3中国农业生产潜力空间分布特征 279
8.4农业可持续发展 283
第9章 濒危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 286
9.1物种濒危和灭绝 287
9.2自然保护区 298
9.3迁地保护 312
第10章 元素迁移与公众健康 319
10.1元素迁移过程 319
10.2地表元素迁移地域分异规律 326
10.3元素失衡与公众健康 331
10.4土壤地球化学污染及修复 342
第11章 水资源 351
11.1水资源系统的构成及特点 352
11.2全球及中国水资源的现状与前景 356
11.3绿水资源开发利用 359
11.4冷量资源与海冰淡化 366
11.5虚拟水战略 375
第12章 土壤水蚀 387
12.1土壤侵蚀概述 387
12.2土壤侵蚀机理 392
12.3土壤水蚀监测 401
12.4土壤侵蚀调查与评价 405
12.5土壤水蚀预报模型 409
第13章 土壤风蚀 422
13.1土壤风蚀概念 422
13.2土壤风蚀分布 422
13.3土壤风蚀基本原理 425
13.4土壤风蚀预报模型 431
13.5土壤风蚀评价 441
13.6土壤风蚀防治 443
13.7风洞模拟实验 450
第14章 自然灾害 462
14.1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分类 462
14.2区域灾害系统 469
14.3自然灾害评估 474
14.4综合减灾 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