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一、前言:社会阶层化的起源及其分析 1
二、社会流动 4
三、其他有关名词:喀斯德和社会阶级 5
四、社会阶层化、社会阶级和社会流动之关系 6
五、本书安排 8
第二章 古典的社会阶层化理论 11
一、马克斯的阶级理论 11
二、韦伯的社会阶层化理论 19
三、马克斯与章伯的社会阶层理论的比较 25
第三章 近代的社会阶层化理论 29
一、前言 29
二、社会阶层化功能论 30
三、社会阶层冲突论:对功能论之批评 33
四、 Simpson的供需论 37
五、功能论的实证研究 40
六、结论 42
第四章 社会阶层化的主要层面:(一)经济面 47
一、前言 47
二、所得分配不均的测量 47
三、所得分配不均的原因 50
四、台湾的所得分配 54
五、台湾地区所得分配衡量的检讨与建议 58
六、所得差异 60
附录一 台湾前100名企业(依营业收入排名) 65
附录二 美国前100名企业(依营业收入排名) 69
附录三 1984年美国钜富前廿名排行榜 73
附录四 1985年美国钜富前廿名排行榜 74
第五章 社会阶层化的主要层面:(二)政治面 75
一、前言 75
二、民主国家的权力分配:多元权力论 76
三、民主国家的权力分配:精英论 79
四、共产国家的权力分配 84
第六章 社会阶层化的主要层面:(三)社会面 89
一、前言 89
二、职业声望量表 91
三、台湾地区职业声望的研究 95
四、国际间的比较研究:Treiman的标准国际职业声望量表 (Standard International Occupational Prestige Scale) 96
五、结论 100
附录一 文崇一与张晓春之台湾职业声望量表 104
附录二 蔡淑铃、廖正宏、与黄大洲之台湾职业声望量表 108
附录三 瞿海源之台湾职业声望量表及与其他量表之比较 110
附录四 Treiman之标准国际职业声望量表 112
第七章 社会阶层与阶层行为 157
一、前言 157
二、政治方面:投票行为 157
三、社会方面 163
四、经济方面 166
第八章 已开发国家的社会阶层——美国 181
第九章 台湾社会阶层初探 181
一、前言 181
二、农民 182
三、工人 184
四、中产阶级 187
五、资本家 190
六、结论 191
第十章 社会流动:(一)地位取得研究 195
一、前言 195
二、地位取得模型探讨 197
三、各模型的比较 212
四、地位取得研究的意羲 214
五、对地位取得研究的批评 225
六、结论 227
第十一章 社会流动:(二)新结构论 235
一、前言 235
二、结构因素——劳力市场 236
三、社会结构与工作报酬 242
四、社会结构、职业生涯和社会流动 244
五、结构层次与分析单元 245
六、个人与结构 248
七、这些理论何者比较适合 248
第十二章 社会流动:(三)结构变迁与结构性社会流动 259
一、结构性社会流动的意义 259
二、结构性社会流动之型态 262
三、结构性社会流动之原因 263
第十三章 台湾社会流动之研究 269
一、前言 269
二、地位取得研究 269
三、新结构论之研究 272
四、结构变迁与结构性社会流动 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