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频振动分析方法 混合模型解析》PDF下载

  • 购买积分: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纪琳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111415527
  • 页数:140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为两部分,第1部分为基础理论的介绍,包括第1章和第2章:第1章中频振动分析方法发展简介;第2章中频振动的基本概念和特征。第2部分为分析方法的具体应用,包括第3章~第5章:第3章基于模态耦合分析的混合模型法;第4章基于波动耦合分析的混合模型法;第5章M-混合模型法与H-混合模型法的对比分析。

第一章 中频振动分析方法发展简介 1

第一节 中频振动分析的工程背景和意义 1

一、中频振动分析的工程背景 1

二、中频振动分析的工程意义 2

第二节 传统振动分析方法及其应用局限性 3

一、确定性分析方法及其应用局限性 3

二、统计性分析方法及其应用局限性 4

三、中频分析方法的兴起 6

第三节 现有中频分析方法的分类及特点 6

一、现有分析方法的分类 6

二、有限元法的中频拓展分析 7

三、统计能量法的中频拓展分析 8

四、有限元法和统计能量法的结合 10

五、现有中频分析方法的特点 11

第二章 中频振动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12

第一节 中频振动的几个基本概念 12

一、确定性子系统和非确定性子系统 12

二、系统的参数不确定性 12

三、复杂组合结构 13

四、中频域 13

五、低频域和高频域 14

第二节 中频振动的主要特性 14

一、长波FE子系统与短波SEA子系统间的动态耦合特性 14

二、中频振动的主要特征 15

第三节 中频域的一般界定方法 15

一、中频域的界定依据 15

二、低频、中频和高频域的一般划分 16

第四节 典型混合模型方法的理论特点简介 16

一、混合模型理论初期的主要研究方法 16

二、几种典型的混合模型理论的特点 18

三、现存主要问题 19

第三章 基于模态耦合分析的混合模型法 22

第一节 理论原理 22

一、Mode-based Approach理论模型介绍 22

二、主要理论原理 23

三、M-混合模型法的显著特点和优势 23

第二节 理论推导过程及特点 24

一、理论推导过程 24

二、特例分析 34

三、混合模型的建立 35

四、理论特点 38

第三节 长波子系统与短波子系统的模态耦合机理分析 39

一、长波子系统与短波子系统的模态耦合 39

二、有效模态质量与有效模态阻尼 41

三、“Fuzzy-like”受振子系统的模态耦合特征 42

四、与现有中频“fuzzy theory”的比较 43

第四节 应用示例 45

一、数例模型描述 46

二、数例仿真结果 48

三、分析计算小结 57

第四章 基于波动耦合分析的混合模型法 60

第一节 理论原理概述 60

一、H-混合模型法(即Hybrid FE/SEA Method)的理论方法简介 60

二、H-混合模型法的理论优势 61

三、H-混合模型法的理论独特性 62

第二节 理论推导过程及应用特点 65

一、理论推导过程 65

二、理论和应用特点 73

第三节 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分析 75

一、H-混合模型理论建立的重要假定条件 75

二、SEA子系统满足扩散场互逆性关系的有效条件 75

三、SEA子系统混响场之间相互独立的有效性条件 78

四、主要分析结论 81

第四节 应用示例 81

一、数例模型描述 81

二、蒙特卡罗法的计算说明 84

三、H-混合模型法的理论计算说明 85

四、子系统间多点连接的混合模型计算 85

五、子系统间连续线连接的混合模型计算 93

第五章 M-混合模型法与H-混合模型法的对比分析 103

第一节 理论对比分析 103

一、M-混合模型法与H-混合模型法的理论共同点 103

二、M-混合模型法与H-混合模型法的主要理论区别 103

第二节 计算对比分析 105

一、计算模型简介 105

二、点连接条件下的计算对比 107

三、线连接条件下的计算对比 108

四、计算特点分析 112

第三节 混合模型理论的有效性和应用局限性分析 113

一、几个重要理论假定条件的有效性分析 113

二、混合模型法的应用局限性分析 117

第四节 混合模型理论的前景展望 118

一、H-混合模型法的研究现状 118

二、M-混合模型法的研究现状 121

三、混合模型理论的前景展望 121

附录 123

附录A 两端自由的矩形截面梁的固有频率与振型函数 123

附录B 基于频响传递函数的子系统法理论推导计算说明 124

参考文献 128

后记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