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范式 1
一、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的转换 1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转换的基础和依据 6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转换的意义 12
第一章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体能动性相统一思想的新概括 15
一、科学发展观中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体能动性相统一的理论渊源及内涵 15
二、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体能动性相统一的发展观是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22
三、坚持以人为本是贯彻落实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体能动性相统一发展观的关键 26
第二章 社会发展理论的新形态 30
一、发展的价值目标上突出人本性 30
二、发展的空间上注重全面性 35
三、发展的结构上强调协调性 38
四、发展的时间上重视可持续性 41
五、发展成果的分配上关注共享性 45
第三章“以人为本”内涵的新解读 50
一、以人的本质为本是以人为本的核心 50
二、以人的本质力量为本是以人为本的关键 54
三、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是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58
第四章 统筹兼顾思想的新拓展 64
一、统筹兼顾思想的理论渊源及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统筹兼顾思想的阐发和运用 64
二、科学发展观对统筹兼顾思想的发展与创新 69
三、科学发展观对统筹兼顾思想的丰富和发展的启示 73
第五章 科学实践观的新阐释 77
一、“第一要义是发展”——强调发展实践的重要性 77
二、“核心是以人为本”——突出发展实践的主体性 82
三、“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重视发展实践的系统性 87
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注重发展实践的创新性 93
第六章 社会有机体思想的新视域 102
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基本内涵 102
二、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社会有机体 107
三、推动社会有机体运行与发展的原则和路径 118
第七章 合作观的新贡献 135
一、马克思哲学维度合作观的主要内涵 135
二、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合作观的继承与发展 146
第八章 人才主体生产力思想的新探析 160
一、发展人才主体生产力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160
二、人才主体生产力的构成 165
三、促进人才主体生产力发展的基本途径 168
第九章 创造新生产力思想的新视角 174
一、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新生产力的内在依据 174
二、和谐社会创造新生产力的机理 177
三、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路径 181
第十章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新视野 187
一、科学发展观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 187
二、科学发展观阐发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191
三、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与途径 196
第十一章 人民观的新提升 203
一、人民是历史主体上的新提升 203
二、人民是创造历史动力主体上的新提升 208
三、人民是价值主体上的新提升 215
四、人民是利益主体上的新提升 221
第十二章 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方式和方法的新探索 232
一、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和方法创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232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探索和创造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方式和方法 235
后记 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