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南边疆的社会经济 1250-1850》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中清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010105932
  • 页数:474 页
图书介绍:《中国西南边疆的社会经济:1250~1850》英文作者李中清,为美国知名的中国问题研究学者。本书英文原著为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a Frontier: Southwest China 1250~1850(《中国西南边疆的社会经济:1250~1850》),是李中清在其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修改完善而成、重叙述1250年至1850年间中国西南边疆的政治与经济概况。李在边疆地区的社会经济与社会生活等方面取得了较高的学术成就,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在研究的方法上,除继续重视史志等传统史料外,李中清特别关注档案资料、田野调查、族谱、碑刻、口传资料等“非规范性文献资料”的搜集和利用,注意引入社会学、人口统计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相关历史与社会问题进行量化分析研究,有效地推动了研究方法的进步与革新。由于他对相关研究的广泛而深入的了解、认识和借鉴,使这份以中国西南边疆为对象的研究体现出了较为广阔的国际学术视野,并能立足学术前沿,开展创新性的探索与研究。

译者前言 1

第一章 边疆史与经济史 13

一、全球视野下的考察:大一统政治与中国边疆的发展巩固 13

二、大一统格局下中国边疆的形成与边疆经济的发展 16

三、中国西南边疆的概念及本书主旨 17

表1.1 中国内地与西南政治历史进程对照表 24

地图1.1 1550年的中国西南 19

地图1.2 1800年的中国西南 20

地图1.3 1550年的中国西南主要政区治所图 21

地图1.4 1800年的中国西南主要政区治所图 22

第二章 社会经济的原则与政策 34

一、中国传统的经济原则与政策 34

二、中华帝国晚期的财政政策 37

三、中华帝国晚期西南地区的经济政策 49

表2.1 1700年—1800年间清政府年均财政支出情况表 38

表2.2 1500年前后全国的国有土地:官田和军屯田地 41

表2.3 1649年—1722年间全国新垦耕地面积情况表 43

表2.4 1876年中国粮食储备情况表 44

表2.5 清代各省赋税蠲免情况表 46

表2.6 18世纪清政府主要税收来源表 48

表2.7 明代云南上缴土贡(差发)情况表 50

表2.8 清代绿营兵和八旗兵部署情况表 51

表2.9 明清时期云南省政府经常性开支表 52

表2.10 明清时期贵州省政府经常性开支表 53

表2.11 明清时期云南省税收来源情况表 54

表2.12 明清时期贵州省税收来源情况表 56

第三章 交通 71

一、道路体系 72

二、道路途程 75

三、政府对西南交通的投资 83

四、交通与贸易的发展 86

表3.1 常德道途程情况表 78

表3.2 重庆道途程情况表 78

表3.3 成都道途程情况表 79

表3.4 缅甸道途程情况表 80

表3.5 南宁道途程情况表(广南道) 81

表3.6 越南道途程情况表 81

表3.7 1718年—1800年中国西南驮马运输价格表 87

表3.8 1768年云南脚夫运价表 88

地图3.1 六条通向中国西南的道路 73

地图3.2 1250年—1850年间昆明向外旅行平均耗时情况示意图 76

地图3.3 1800年前后中国西南可航河流示意图 84

第四章 移民 94

一、西南移民概观 95

二、第一阶段——元明时期西南的移民及特点 100

三、第二阶段——清代的移民及影响 107

表4.1 明清时期云南移民村庄情况表 97

表4.2 清代部分时间云南在册移民人口情况表 98

表4.3 明代云南卫所设置情况表 101

表4.4 明代贵州军屯情况表 102

表4.5 清代1775年—1825年间云南屯户和民户人口的增长情况表 109

表4.6 明代云南主要城镇城周长度表 117

地图4.1 1600年中国西南军屯分布图 104

地图4.2 1826年贵州非汉区域的汉族移民分布图 113

地图4.3 1826年贵州非汉区域移民土地占有情况图 113

第五章 人口 130

一、元明时期西南人口的增长 131

(一)元明时期西南的人口数 131

(二)人口增长的时间和空间问题 137

二、清代西南的人口增长 140

(一)人口数的探讨 140

(二)清代西南人口增长的时间和空间 151

表5.1 16—17世纪云、贵两省省级在册人口情况表 132

表5.2 1502年、1576年、1625年云南省府州在册人口情况表 133

表5.3 1555年、1597年和1602年贵州在册人口情况表 135

表5.4 1464年—1567年间云南腾越等四州县在册人口增长情况表 138

表5.5 1733年—1850年云南、贵州两省在册人口情况表 142

表5.6 1775年云南省“土著”人口登记的分项数字 146

表5.7 1700年—1800年间以官销食盐数为基础推算的云南人口数 150

表5.8 1775年—1825年间云南省所属各府人口密度情况表 152

表5.9 1775年—1825年间云南人口增长率与户均规模情况表 159

表5.10 1775年—1825年云南户均规模情况表 160

地图5.1 16世纪中国西南在人口登记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137

地图5.2 1775年云南新近登记人口示意图 147

地图5.3 1775年云南人口密度示意图 155

地图5.4 1795年云南人口密度示意图 155

地图5.5 1805年云南人口密度示意图 156

地图5.6 1815年云南人口密度示意图 156

图5.1 1750年—1850年云南、贵州登记人口变化示意图 148

图5.2 1775年—1825年云南人口增长率示意图 153

图5.3 1775年—1825年澄江府的人口增长率和户均人口数的关系 158

第六章 粮食生产 169

一、元明时期西南的粮食生产 170

(一)耕地面积的变化 170

(二)土地利用 181

二、清朝西南的粮食生产 185

(一)耕地面积的增长 185

(二)土地利用 192

表6.1 元明时期云南、贵州在册耕地面积情况表 171

表6.2 云南1502年—1827年在册耕地面积分布变化情况表 173

表6.3 1555年—1502年贵州在册耕地面积情况表 178

表6.4 明代1378年—1575年间中国西南在册耕牛情况表 182

表6.5 元明两代云南兴修的主要灌溉工程情况表 183

表6.6 清代中国西南耕地面积增长情况表 186

表6.7 清代云贵两省的在册耕地面积情况表 190

表6.8 1873年—1957年中国西南耕地面积估计 191

表6.9 1717年—1841年中国西南的玉米传播情况统计表 194

表6.10 1563年—1850年间中国西南甜薯传播情况统计表 196

地图6.1 16世纪中国西南土地垦殖示意图 180

地图6.2 中国西南当代土地利用状况 193

地图6.3 1825年云南营养密度图 199

第七章 粮食再分配 205

一、开中制度对西南军队的粮食补给 206

二、协饷制度与西南的粮食再分配 211

三、仓储制度与西南的粮食再分配 213

表7.1 明代中国西南开中情况表 206

表7.2 1502年—1599年各省向贵州协饷情况表 212

表7.3 1704年—1850年云南粮食储备情况表 214

表7.4 1704年—1850年间贵州的粮食储备情况表 216

表7.5 1722年—1765年间云南社仓和常平仓库存情况表 221

表7.6 1738年—1780年间中国西南平民粮食分配支出情况表 224

地图7.1 贵州所获年度协饷示意图(约1600年) 212

地图7.2 1735年云南仓储存粮示意图 222

地图7.3 1835年云南人均仓储量示意图 222

第八章 粮食价格 235

一、关于中国西南粮食价格的数据资料 235

二、18世纪(1705年—1805年)中国西南的米价 236

三、米价与中国西南的市场整合 244

表8.1 云南省1705年—1805年大米平均价格表 238

表8.2 贵州省1705年—1805年大米的平均价格表 239

表8.3 1725年—1794年间云南部分年份银钱兑换率与稻米价格表 242

表8.4 1748年—1802年西南价格同步值——价格方差系数表(以10年为一期叠加) 247

表8.5 1748年—1801年中国西南府际“重要”价格关系表 254

地图8.1 1746年—1805年中国西南平均价格示意图 245

地图8.2 1748年—1805年中国西南城市价格同步性平均指数示意图 251

地图8.3 1748年—1767年及1773年—1802年中国西南城市价格同步性平均指数示意图 252

图8.1 云南省府级粮价变化示意图 241

图8.2 贵州省府级粮价变化示意图 241

图8.3 云南稻米的铜钱和白银交换价示意图 243

第九章 矿业的发展 260

一、西南矿冶发展的历史序幕:元明时期西南的矿业 261

二、清代矿冶的兴盛与衰退 265

(一)清政府发展矿业的动机与相关政策的实施 266

(二)铜产量的变化 269

(三)政府从铜矿业获得的收入 276

(四)铜产品生产成本的上升 280

(五)中央政府的支持与云南铜矿业的早期发展(1700年—1768年) 280

(六)云南省政府的支持与云南铜矿业的后期发展(1768年—1798年) 282

(七)政府补助金的减少与云南铜矿业的衰落 287

三、铜矿业对西南地区的影响 295

四、云南铜矿业中所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讨论 298

表9.1 1328年元政府矿课收入情况表 262

表9.2 元明两代云南银课额及产量估算情况表 263

表9.3 一次货币游戏:白银的通货紧缩与贝币流通——1282年—1675年间西南一两白银的贝币兑换量表 264

表9.4 1721年—1814年间云南铜产量:办获铜与消耗铜情况表 271

表9.5 云南省1725年—1776年间向钱局售铜所获铜息情况表 277

表9.6 1723年—1750年间云南铸币所获铸息情况表 278

表9.7 云南省1710年—1776年间部分年份铜价上涨情况表 281

表9.8 1806年云南省水泄工费发放情况表 284

表9.9 云南省政府1720年—1814年间部分年份铜矿厂欠损失情况表 285

表9.10 1705年—1800年间部分年份云南省产铜成本增加情况表 288

表9.11 1688年—1846年间部分年份云南一两白银的铜钱兑换量 289

表9.12 1685年—1806年间云南矿场数量情况表 291

表9.13 1778年—1845年间云南铜矿产铜年额衰减情况表 293

地图9.1 1778年云南各地额铜量示意图 270

地图9.2 1845年云南各地额铜量示意图 270

图9.1 18世纪中国的采矿与铸币 268

图9.2 云南的铜产量:办获铜与消耗铜情况示意图 275

图9.3 东川米价与云南铜产量 283

图9.4 中国18世纪的矿业补助金 287

图9.5 1758年—1770年间东川府米价与云南铜产量 297

第十章 结语 305

附录A 移民与西南的土地所有 327

表A.1 贵州的移民与土地占有情况 328

表A.2 贵阳移民类型与土地占有情况表 329

表A.3 黎平府汉族移民类型与土地占有情况表 329

表A.4 都匀汉族移民类型与土地占有情况表 330

表A.5 镇远汉族移民类型与土地占有情况表 330

表A.6 铜仁汉族移民类型与土地占有情况表 331

表A.7 安顺汉族移民类型与土地占有情况表 331

表A.8 兴义汉族移民类型与土地占有情况表 332

表A.9 思南府安化县汉族移民类型与土地占有情况表 332

表A.10 大定汉族移民类型与土地占有情况表 333

表A.11 松桃移民类型与土地占有情况表 333

表A.12 普安汉族移民类型与土地占有情况表 334

表A.13 平越汉族移民类型与土地占有情况 334

附录B 都市化 336

附录C 移民庙宇和会馆 343

表C.1 江西庙和会馆:萧公祠 343

表C.2 江西庙和会馆:万寿宫(寺) 345

表C.3 江西庙和会馆:真君庙(殿)、睡佛庙(阁) 347

表C.4 江西庙和会馆:严公庙 347

表C.5 江西庙和会馆:江西或江右会馆 348

表C.6 陕西庙和会馆 349

表C.7 湖广庙和会馆:楚圣宫、三楚宫和其他湖广会馆 349

表C.8 湖广庙和会馆:寿福寺 350

表C.9 湖广庙和会馆:禹王宫或禹宫、杨氏祠(庙) 351

表C.10 四川庙和会馆:川主庙(祠) 352

表C.11 四川庙和会馆:二郎庙、西来寺或西岩寺(庙) 353

表C.12 四川庙和会馆:川黔宫和四川会馆 353

表C.13 贵州庙和会馆:忠烈祠 354

表C.14 福建庙和会馆:天后宫 354

表C.15 江南庙和会馆 355

表C.16 两广庙和会馆:南华宫、妈祖庙、岭南会馆、两粤会馆、广西会馆 355

附录D 仓储 356

表D-1 1735年云南仓储情况表 356

表D-2 1836年云南仓储配额及仓储情况表 360

表D-3 1725年贵州仓储情况表 365

表D-4 1835年贵州仓储情况表 368

表D-5 1722年—1765年间部分年份云南社仓和常平仓库存情况表 368

附录E 价格同步性指数 369

表E-1 1748年—1802年的价格相关性指数 369

表E-2 1748年—1802年的价格差相关性指数 376

表E-3 1748年—1802年的价格方差相关指数 383

表E-4 1748年—1802年间价格相关性平均值 390

表E-5 1748年—1767年、1773年—1802年的价格相关性指数 397

表E-6 1748年—1767年、1773年—1802年的价格差相关指数 404

表E-7 1748年—1767年、1773年—1802年的价格方差相关指数 411

表E-8 1748年—1767年、1773年—1802年的价格相关指数平均值 418

参考文献 426

后记 471

译者后记 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