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理论部分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任务 1
一、基本概念 1
二、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1
第二节 我国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发展简史 2
一、古代有关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的记载 2
二、建国以来的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主要成就及发展 2
第三节 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原则 3
一、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性损害 3
二、预防原则 6
第四节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的管理 7
第二章 劳动生理与人体工效学 9
第一节 劳动过程中机体的调节与适应 9
一、体力劳动时的能量消耗 9
二、体力劳动时机体的调节与适应 12
三、脑力劳动与神经系统紧张作业时的生理变化特点 14
第二节 人体工效学 14
第三节 作业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16
一、劳动过程中作业能力的动态 16
二、影响作业能力的因素 16
三、提高作业能力消除疲劳的措施 17
第三章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 18
第一节 概述 18
一、生产性粉尘的来源 18
二、生产性粉尘的分类 18
三、生产性粉尘理化性质及其卫生学意义 19
四、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0
第二节 矽肺 21
一、矽肺的概念 21
二、接触矽尘的作业 22
三、影响矽肺发病的因素 22
四、矽肺的病理改变 22
五、矽肺的发病机理 23
六、矽肺的临床表现 24
七、矽肺的主要并发症和继发症 26
八、矽肺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6
九、矽肺的治疗 27
附录Ⅰ 《尘肺X线诊断标准》 28
附录Ⅱ 尘肺X线诊断标准使用说明 29
第三节 硅酸盐肺(石棉肺) 30
一、石棉的种类及理化特性 30
二、接触机会 31
三、发病机理 31
四、病理改变 31
五、临床表现 32
六、石棉肺的诊断 32
七、石棉肺的治疗 32
第四节 碳尘肺(炭黑尘肺) 33
一、概述 33
二、病理改变 33
三、临床表现 33
第五节 混合性尘肺(煤矽肺) 34
一、病理改变 34
二、X线表现 34
三、煤工三种尘肺的X线比较 35
第六节 有机粉尘所致的肺部疾患 35
一、棉尘症 36
二、农民肺 37
三、有机粉尘危害的预防 38
第七节 防尘措施 39
一、一级预防 39
二、二级预防 42
三、三级预防 43
第四章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44
第一节 概述 44
一、基本概念 44
二、毒物进入机体的途径和代谢 44
三、影响毒作用的因素 46
四、职业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 47
五、职业中毒的诊断 49
六、职业中毒的急救和治疗原则 50
七、职业中毒的预防 50
附录 生产性毒物的最高容许浓度 54
一、应用中注意事项 54
二、制订、修订最高容许浓度的方法 55
第二节 金属与类金属 56
一、概述 56
二、铅 57
三、四乙基铅 61
四、汞 62
五、锰 65
六、砷 68
七、砷化氢 70
第三节 刺激性气体 72
一、概述 72
二、氯 76
三、氮氧化物 77
四、氟化氢及氢氟酸 78
第四节 窒息性气体 80
一、概述 80
二、一氧化碳 80
三、氢氰酸(氰化氢) 83
四、硫化氢 85
第五节 有机溶剂 87
一、概述 87
二、苯及苯系物 87
三、汽油 91
四、二硫化碳 93
五、四氯化碳 96
第六节 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 98
一、概述 98
二、苯胺 99
三、三硝基甲苯 101
第七节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 104
一、概述 104
二、氯乙烯 105
三、氯丁二烯 107
四、丙烯腈 108
五、甲苯二异氰酸酯 109
第八节 农药 110
一、常用农药的种类和毒性 110
二、有机磷农药 111
三、有机氮农药 116
四、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118
五、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119
六、农药中毒的预防 121
第五章 物理因素的职业危害 124
第一节 高温作业与中暑 124
一、生产环境中的气象条件及其特点 124
二、高温作业 125
三、中暑 128
四、防暑降温综合措施 130
五、高温作业的卫生标准 134
第二节 高气压与低气压 135
一、高气压 135
二、低气压 137
第三节 噪声与振动 139
一、噪声 139
二、振动 143
三、预防措施 145
第四节 非电离辐射 147
一、高频电磁辐射及微波 147
二、红外辐射 149
三、紫外辐射 150
四、激光 151
第五节 放射卫生防护 153
一、基本概念 153
二、电离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155
三、电离辐射的剂量单位 156
四、辐射监测 157
五、电离辐射对机体的作用 159
六、电离辐射的卫生防护 163
第六章 职业性肿瘤 172
第一节 概述 172
第二节 职业性肿瘤的发病特点及识别方法 173
一、发病特点 173
二、识别方法 174
第三节 常见的职业肿瘤 174
一、呼吸道肿瘤 174
二、膀胱肿瘤 176
三、职业性皮肤癌 176
四、其他职业性肿瘤 177
第四节 职业性肿瘤的诊断 177
第五节 职业性肿瘤的预防原则 178
第七章 生物因素的职业危害 181
第一节 职业性炭疽 181
第二节 布鲁氏杆菌病 183
第三节 职业性森林脑炎 186
第八章 职业流行病学 188
第一节 职业流行病学在劳动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188
一、探索病因 188
二、识别、鉴定职业因子的危害性 188
第二节 职业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及步骤 190
一、调查方法 190
二、调查的步骤 190
第三节 常用的分析指标 192
一、相对危险度与归因危险度 192
二、标化死亡比 195
三、比例死亡比 195
第四节 调查结果的分析和判断 196
第九章 妇女劳动卫生与农村劳动卫生 199
第一节 妇女劳动卫生 199
一、妇女的生理特点与存在的劳动卫生问题 199
二、预防措施 201
第二节 农村劳动卫生 202
一、农村劳动卫生的特点 202
二、预防措施 203
第二部分 劳动卫生监测与检查方法 204
实习一 工厂参观及劳动卫生调查 204
一、工厂参观 204
二、劳动卫生学调查 204
实习二 气象条件及其对人体作用的检查 208
一、生产环境气象条件的测定 208
二、高温作业工人生理反应的检查 216
实习三 空气中粉尘的采样及测定 218
一、粉尘浓度的测定 218
二、粉尘分散度的测定 220
三、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测定 221
实习四 矽肺病理标本示教 222
实习五 矽肺X线胸片阅片示教 223
实习六 肺通气功能测定 224
一、肺活量的测定 224
二、最大通气量的测定 225
三、时间肺活量的测定 226
四、最大呼气中期流速的测定 226
五、注意事项 228
实习七 生产环境空气中化学性有害物质的测定 228
一、目的 228
二、采样的基本过程、原则及注意事项 229
三、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 230
四、常用采样仪器 233
五、空气中化学性有害物质浓度表示方法与换算 235
实习八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 236
一、铅 236
二、汞 240
实习九 常见职业中毒的实验室检查 243
一、尿中铅的测定 243
二、尿中粪卟啉的测定 244
三、尿中汞的测定 245
实习十 车间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测定 247
实习十一 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的测定 248
实习十二 苯、甲苯、二甲苯的测定 249
实习十三 血液胆碱酯酶活性测定 251
实习十四 噪声、振动测定 252
一、生产环境噪声的测定 252
二、生产环境振动的测定 254
实习十五 高频、微波测定 255
一、微波辐射强度测定 255
二、高频电磁场场强的测定 256
实习十六 X、γ射线的测定 257
附录一 有关检验部分的说明 258
附录二 国际原子量表 258
附录三 空气体积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系数 260
附录四 车间空气中有害气体、蒸气及粉尘的最高容许浓度 263
附录五 常用计量单位的符号及其换算表 265
附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教学大纲(供卫生医士专业用)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