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仙游的社会概况 1
第一节 仙游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概况 1
第二节 仙游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光荣传统 6
第三节 仙游民军的出现及嬗变 9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党团组织的建立 13
第一节 传播新文化、新思潮中的学生先导作用 13
第二节 党团员初期活动和革命斗争的初步开展 22
第三节 国民党左派组织的建立及“清党”事件的发生 26
第三章 中共仙游县委的成立与农民抗捐斗争的兴起 29
第一节 新军阀的黑暗统治 29
第二节 党组织在革命低潮中崛起 32
第三节 抗捐斗争的蓬勃发展 34
第四章 组建革命武装,为建立游击区而斗争 40
第一节 革命形势的发展与抗捐斗争的再度兴起 40
第二节 袭击大济民防团、成立工农红军第108团 47
第三节 游击战争的开展与闽中游击区的初步形成 50
第五章 统一思想迎接新的斗争 55
第一节 总结经验教训,认清“左”倾危害 55
第二节 排除“左”倾干扰,加强组织建设 58
第三节 革命低潮时的抗捐斗争 60
第六章 “闽变”前仙游人民的革命斗争与政治形势的变化 65
第一节 恢复组织、积蓄力量 65
第二节 新形势下仙游民众的抗捐斗争 67
第三节 排除党内“左”倾思想干扰 70
第七章 十九路军“剿治”陈国辉部与新政的推行 73
第一节 十九路军驻仙前各路军阀民军割据仙游 73
第二节 十九路军收编陈国辉部及仙游各路股匪 78
第三节 十九路军新政对仙游局势的影响 81
第八章 秋收斗争与“闽变”失败 86
第一节 党团组织在抗日救亡和抗捐斗争中发展 86
第二节 “闽变”期间仙游县委领导的秋收斗争 89
第三节 “闽变”失败与香田里战斗 92
第九章 开辟游击根据地、坚持三年游击战争 98
第一节 革命转入低潮 98
第二节 莆、仙、永游击根据地的建立 100
第三节 国民党军队的轮番“清剿”与“宝坑内事件” 103
第四节 长岭缴枪 106
第五节 开辟新的根据地、督促国民党合作抗日 109
第十章 闽中国共和谈局面的形成与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111
第一节 抗战初期的政治局势 111
第二节 各抗日团体的成立及其活动 114
第三节 兴化戏剧与抗日救亡 117
第四节 各界人士踊跃支援抗战 120
第十一章 中共福建省委南下闽中及仙游革命形势的发展 124
第一节 省委南下前的仙游形势 124
第二节 省委南下闽中的经过 126
第三节 省委在仙、永地区的活动与影响 128
第四节 白鸽岭劫人 131
第十二章 戴云纵队的组建与武装斗争 134
第一节 抗战胜利后闽中的政治局势及仙游党组织的恢复 134
第二节 组建戴云纵队 138
第三节 “宝坑内事件”与九天宫战斗 141
第四节 后埔破仓分粮与戴云山失利 143
第五节 战后余波与“光埔事件” 146
第十三章 党组织的恢复与各区游击队的建立 151
第一节 中共仙德工委会成立 151
第二节 仙德游击队的建立 154
第三节 东区和东南区游击队的建立及其武装斗争 156
第四节 慈孝游击队的建立及其武装斗争 159
第五节 兴太各乡游击队的建立 162
第十四章 武装斗争的蓬勃发展 166
第一节 粉碎国民党的“三征计划” 166
第二节 智取晋仙警察所 169
第三节 袭击枫亭自卫队与溪南破仓分粮 172
第四节 榜头暴动 176
第五节 袭击古邑乡公所与智取鲤湖自卫队 179
第十五章 开辟岭西根据地 184
第一节 溪口战斗与反特斗争 184
第二节 建立岭西根据地 186
第三节 仙德游击司令部的建立与整风运动 189
第四节 岭西保卫战 192
第五节 永德仙游击队的建立及其武装斗争 195
第十六章 大洋整编与岭西反“清剿”斗争 198
第一节 大洋整编 198
第二节 岭西反“清剿”斗争 200
第三节 岭西整编与临时工委会的成立 203
第四节 袭击善化镇公所与后埔突围 206
第十七章 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与支前运动 209
第一节 各区人民政权的建立 209
第二节 支前工作 212
第三节 国民党的负偶顽抗与仙游县人民政府的成立 216
附:大事记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