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从土著化与内地化至多元文化论述:由《历史的台湾》观察台湾移民史论述的一个侧面 3
一、由福尔摩沙变成台湾府 3
二、由移垦社会到汉人社会的建立 5
三、殖民与近代化:日治时期的集体记忆与族群想像 9
四、他者的历史:从籍贯到族群 12
五、过去与现在的族群想像(代结论) 17
参考文献 19
第二章 男情女义卫家园:从《一八九五乙未》探讨台湾移民社会的情感认同与国族想像 25
一、前言 25
二、相关概念探讨 26
三、《一八九五乙未》影片内容介绍与分析 29
四、「一八九五乙未」战争史实分析 31
五、台湾民族意识的产生:情感认同与政治想像 34
六、结语 35
参考文献 36
第三章 受殖的灵魂:吴浊流与庄司总一的认同小说 41
一、前言:小说等同历史 41
二、殖民现代性的悖论 41
三、成为台湾人 46
四、成为日本人 51
五、结语:殖民统治·各自表述 56
参考文献 60
第四章 移民·垦植·信仰:以桃园观音乡甘泉寺为例 65
一、前言 65
二、观音乡的历史与拓垦 66
三、甘泉寺的信仰探源 69
四、甘泉寺与聚落的互动 72
五、甘泉寺的教化及功能 77
六、结论 80
参考文献 81
第五章 自我盗猎与选择的文本真实:从三部228纪录片谈起 85
一、楔子:柏拉图的洞穴人 85
二、历史是什么:过去事件的再现重演? 86
三、文本的产制:诠释或扭曲 89
四、文本的消费:协商与对抗 96
五、结论 99
参考文献 101
第六章 日暮乡关何处是:从《台北人》、《台湾眷村小说选》谈移民书写与认同问题 107
一、前言 107
二、第一代的移民书写——白先勇《台北人》 108
三、第二代的移民书写——苏伟贞编《台湾眷村小说选》 112
四、二代外省人的认同差异 117
五、结论:离散后的回归 121
参考文献 123
第七章 电影《香蕉天堂》中的移民与认同:台湾认同意识的梳理 127
一、前言 127
二、群体(民族或族群)认同与移民处境 128
三、后现代的群体认同 132
四、台湾认同意识的辩证 136
五、结论 139
参考文献 140
第八章 难解之结:从《大家一起照镜子》浅谈政治社会化中的政党与族群认同 145
一、前言 145
二、政党、族群认同与政治社会化 145
三、台湾政治社会化的过程:认同的歧异 149
四、从《大家一起照镜子》谈政治社会化 156
五、结论 158
参考文献 159
第九章 《台商·台商》多少偏见假汝之名以行? 163
一、前言 163
二、移民与认同 163
三、台商形成原因 167
四、台商子女与国家认同 172
五、结语 176
参考文献 177
第十章 从《歧路天堂》探讨外籍劳工的性需求模式 183
一、前言 183
二、台湾的外劳社会背景 183
三、剧情人物介绍 188
四、外劳的「性需求」模式拼图 190
五、结论 196
参考文献 197
第十一章 返乡或离乡徘回中的台湾移工影像与身分认同:来自移工纪录片的反省与质疑 201
一、一个流离的年代 201
二、两个流离的故事 203
三、本文诠释与分析的原则 204
四、跨国界想像的可能 206
五、现代化经验与女性移工性别认同之形塑 211
六、结语:流离、想像与再现 213
参考文献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