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辑 吴正宪眼中的课堂 3
1.让恰到好处的提问成为课堂教学的“催化剂”——评薛铮老师执教的《三角形的分类》 3
2.在有效的学习活动中建立数的概念——评王欣老师执教的《1000以内数的认识》 11
3.凸显数学本质,培养数学思维——评潘小明老师执教的《点图与数》 20
4.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评赵震老师执教的《生活中的负数》 26
5.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学习空间——评于萍老师执教的《小数加减法》 36
6.在探索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评孙贵合老师执教的《三角形边的关系》 44
7.创设有价值的学习资源,激活学生思维——评李惠玲老师执教的《平均数》 51
8.为学生创设有效的学习环境——评高雪艳老师执教的《质数与合数》 59
9.抓联系,让枯燥的计算有滋有味——评张艳老师执教的《小数乘法》 64
10.知“法”明“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评许淑一老师执教的《一个数除以小数》 71
11.整体把握教材,发展学生空间观念——评王彦伟老师执教的《图形的旋转》 76
12.在真实的问题解决中发展数学思维——评韩玉娟老师执教的《设计包装箱》 84
13.让学生感受随机现象,发展学生的随机观念——评王彦伟老师执教的《可能性的大小》 92
第二辑 吴正宪与教师的对话式评课 103
14.让分数变得灵动起来——与张永老师对话《分数的意义》 103
15.方程就是讲故事——与陈千举老师对话《方程的意义》 108
16.让学生走上前台——与武维民老师对话《估数》 115
17.关注学生思维过程,启迪学生智慧——与赵东老师对话《用字母表示数》 119
18.巧思妙想变智慧——与王翠菊老师对话《角的度量》 127
19.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与王东等近百位参训教师对话《估计费用》 132
20.抓本质,简单却不失厚重——与刘金玲老师对话《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137
21.模型的魅力——与史冬梅老师对话《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142
22.让学生在体验与感悟中认识“吨”——与段丽娟老师对话《吨的认识》 146
23.让正、反比例快乐“起航”——与郭雯砚老师对话《正比例和反比例》 150
第三辑 吴正宪与学生的互动式评课 159
24.画出来的理解——评郭月红老师执教的《两位数加一位数》 159
25.举个例子,一下就明白了——评于萍老师执教的《小数加减法》 163
26.“嘚啵嘚啵”拨出的弦外音——评赵震老师执教的《圆的周长》 166
27.“真有才”与“好失落”——评丁凤良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 169
28.“您怎么知道我的知道”——评张继青老师执教的《用字母表示数》 174
29.又矮又胖的不是圆柱——评杨静老师执教的《认识图形》 177
30.“乘就乘吧,为什么还要加呢”——评李海艳老师执教的《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 180
31.“我怎么就数错了呢”——评祝薇老师执教的《平移和旋转》 184
32.课堂上的场外追问——评刘祖文老师执教的《可能性》 188
33.“数学知识其实就是换汤不换药”——评刘文波老师执教的《比例尺的应用》 193
34.“老师让我们帮他解决问题”——评李继东老师执教的《购物中的数学》 198
后记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