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3
一、立德为上 3
二、重视历法 3
三、家治国治 4
四、寓教于乐 4
五、慎徽五典 5
六、九功惟叙 5
七、野无遗贤 5
八、帝德罔愆 6
九、九德亦行 6
十、民意即天 6
十一、弼臣须直 6
十二、禹治山川 7
十三、民惟邦本 8
十四、淫乱必亡 8
十五、天吏逸德,烈于猛火 9
十六、初征自葛 9
十七、推亡固存 9
十八、福善祸淫 10
十九、三风十愆,家丧国亡 10
二十、惟天无亲 11
二十一、德须纯一 11
二十二、人惟求旧 12
二十三、从谏则圣 12
二十四、官须贤能 13
二十五、行难于知 13
二十六、引咎自责 14
二十七、惟敩学半 14
二十八、非天夭民 14
二十九、天从民欲 15
三十、抚我则后 15
三十一、树德除恶 15
三十二、偃武修文 15
三十三、安治天下 16
三十四、洪范九畴 16
三十五、德盛礼人 20
三十六、小处不苟 21
三十七、爽邦由哲 21
三十八、崇德象贤 21
三十九、明德慎罚 21
四十、宥眚杀终 22
四十一、若保赤子 22
四十二、不孝不友,刑兹无赦 22
四十三、民迪吉康 23
四十四、经德秉哲 23
四十五、当于民监 23
四十六、引养引恬 24
四十七、位在德元 24
四十八、惇大成裕 24
四十九、上帝引逸 24
五十、君子无逸 25
五十一、若天棐忱 26
五十二、罔尤惟人 26
五十三、秉德明恤 26
五十四、皇天无亲 27
五十五、惟终不困 27
五十六、劝勉为上 27
五十七、罔念作狂 27
五十八、休兹知恤 28
五十九、各司其职 28
六十、王诘戎兵 29
六十一、治于未乱 29
六十二、立政惟人 29
六十三、众官分职 29
六十四、钦乃攸司 30
六十五、惟志惟勤 30
六十六、孝友施政 31
六十七、明德惟馨 31
六十八、出入师虞 31
六十九、三细不宥 31
七十、有容乃大 32
七十一、柔远能迩 32
七十二、富不务咎 32
七十三、政由俗革 32
七十四、旌别淑慝 32
七十五、政贵有恒 33
七十六、资富能训 33
七十七、不刚不柔 33
七十八、不忘忧危 33
七十九、官风须正 33
八十、思免厥愆 34
八十一、君明臣忠 34
八十二、绳愆纠谬 34
八十三、慎简乃僚 34
八十四、荒度作刑 35
八十五、恤功于民 35
八十六、善用刑罚 35
八十七、惠康小民 37
八十八、无敢寇攘 37
八十九、自若多盘 37
九十、容人则善 38
九十一、安危兴衰,在于一人 38
下编 41
一、情志适度 41
二、待人忌偏 41
三、举止忌偏 41
四、修身践言 41
五、人须遵礼 42
六、礼尚往来 42
七、出告反面 42
八、君子全交 42
九、睦邻为荣 43
十、随顺风俗 43
十一、外刚内柔 43
十二、入国不驰 43
十三、礼不变俗 43
十四、宗庙为先 44
十五、不忍去国 44
十六、爱护生态 44
十七、岁凶节抑 45
十八、各有所殉 45
十九、人各有仪 45
二十、君亲之谏 45
二十一、行医从严 46
二十二、官不闲谈 46
二十三、奉上异同 46
二十四、古不修墓 46
二十五、爱人以德 47
二十六、不忘其本 47
二十七、周公盖祔 47
二十八、幼名冠字 47
二十九、不家于丧 48
三十、死不害人 48
三十一、葬者藏也 48
三十二、君子表微 49
三十三、仁亲为宝 49
三十四、为俑不仁 49
三十五、品节谓礼 49
三十六、杜举由来 49
三十七、不可偏私 50
三十八、社稷之臣 51
三十九、殉葬非礼 51
四十、勿殇汪踦 51
四十一、苛政猛于虎 51
四十二、不食嗟来之食 52
四十三、善颂善祷 52
四十四、饰容行远 53
四十五、爱民者无敌 53
四十六、毋失故交 53
四十七、文子知人 54
四十八、王制禄爵 54
四十九、诸侯禄爵 54
五十、四海九州 54
五十一、提官须慎 55
五十二、朝聘巡守 55
五十三、田须以礼 55
五十四、重视积蓄 55
五十五、殡葬丧期 56
五十六、祖庙之数 56
五十七、厚待民工 56
五十八、尊重民俗 56
五十九、安居乐业 57
六十、兴德绌恶 57
六十一、正刑明辟 57
六十二、四诛不宥 57
六十三、照顾弱者 58
六十四、行走之礼 58
六十五、六礼七教八政 58
六十六、重视春耕 58
六十七、重视蚕桑 59
六十八、易关来商 59
六十九、嫁娶之思 59
七十、至尊唯一 60
七十一、贱不诔贵 60
七十二、君子曰德 60
七十三、知下成上 60
七十四、圣人德备 60
七十五、大同世界 61
七十六、小康世界 61
七十七、礼系存亡 61
七十八、礼始饮食 62
七十九、礼为君柄 62
八十、天地亲师,君以正用 62
八十一、君善用人 62
八十二、人情人义 62
八十三、人利人患 63
八十四、大欲大恶 63
八十五、天人合一 63
八十六、大顺之治 64
八十七、忠信为本,义理为文 65
八十八、礼制唯称 65
八十九、反本修古 65
九十、礼乐治国 66
九十一、忠信之人,可以学礼 66
九十二、人臣无外交 66
九十三、尊重遗贤 66
九十四、尊天亲地,教民美报 67
九十五、乐以养老 67
九十六、终身尽孝 67
九十七、人生历程 67
九十八、君子远庖厨 68
九十九、君子神态 68
一○○、人道之大者 69
一○一、竭尽人道 69
一○二、所先者五 69
一○三、变与不变 70
—○四、人臣之戒 70
—○五、教学为先 70
—○六、教学相长 71
一○七、教之大伦 71
一○八、君子之学 71
一○九、大学之法 72
一一○、君子之教 72
一一一、长善救失 72
一一二、善教之效 73
一一三、严师为难 73
一一四、进学之道 73
一一五、记问之学,不足为师 74
一一六、以学为本 74
一一七、音由心生 75
一一八、音与政通 75
一一九、乐通伦理 76
一二○、王制礼乐,教民反正 76
一二一、礼乐治民 77
一二二、乐达礼行 78
一二三、礼乐节和 78
一二四、明述圣作 79
一二五、乐和礼序 79
一二六、王制礼乐 80
一二七、乐以应天,礼以配地 80
一二八、乐观其深 81
一二九、乱世之乐 81
一三○、顺正行义 82
一三一、乐行而伦清 82
一三二、以道制欲 83
一三三、乐不可伪 83
一三四、生民之道,乐为大焉 83
一三五、乐施礼报 84
一三六、礼乐之说,管乎人情 84
一三七、听音思义 85
一三八、礼乐治身心 85
一三九、内和外顺 86
一四○、恭敬治丧 86
一四一、适当节哀 86
一四二、丧期从政 87
一四三、三患五耻 87
一四四、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88
一四五、门行等祀 88
一四六、有功则祭 88
一四七、终身之丧 89
一四八、孝子祭仪 89
一四九、治途五条 89
一五○、立爱自亲,立教自长 90
一五一、五致治礼 90
一五二、毋离礼乐 90
一五三、礼报乐反 91
一五四、孝有三等 92
一五五、终生行孝 92
一五六、孝义无穷 92
一五七、贵体为孝 92
一五八、尊崇老年 93
一五九、大教有五 93
一六○、礼让善德 93
一六一、福者备也 94
一六二、孝亲三道 94
一六三、祭有十伦 94
一六四、鼎铭之义 95
一六五、经教之效 95
一六六、天子之德 96
一六七、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96
一六八、为政三正 97
一六九、贵乎天道 97
一七○、礼乐之义 97
一七一、言履行乐 98
一七二、奉三无私 98
一七三、君子之道,防民不足 98
一七四、礼为民防 98
一七五、君臣之别 99
一七六、礼让富贵 99
一七七、先人后己 99
一七八、善则称人,过则称己 99
一七九、父母在,不称老 100
一八○、天子主四海 100
一八一、君子慎独 100
一八二、隐恶扬善 101
一八三、和而不流 101
一八四、尊道而行 101
一八五、忠恕之道 102
一八六、德配名禄 102
一八七、人道敏政 102
一八八、达道达德 102
一八九、好学、力行、知耻 103
一九○、治天下有九经 103
一九一、凡事豫则立 103
一九二、崇尚诚德 104
一九三、认真学习 104
一九四、诚赞天地 104
一九五、至诚如神 105
一九六、至诚无息 105
一九七、圣人之道 106
一九八、与时俱进 106
一九九、行称位、德 106
二○○、君子之道 107
二○一、仲尼德行 107
二○二、注重内在 108
二○三、敬忌言行 109
二○四、仁义与报 109
二○五、恭俭信敬 109
二○六、君子行仁 110
二○七、恭谦处厚 110
二○八、民之父母 111
二○九、虞帝至德 111
二一○、近臣须谏 112
二一一、难进易退 112
二一二、君子之交 112
二一三、教民以德、礼 113
二一四、上为民表 113
二一五、君子慎言行 113
二一六、章善?恶 114
二一七、敬明乃罚 114
二一八、敬大臣、慎迩臣 114
二一九、慎于近亵 114
二二○、君心民体 115
二二一、言有物而行有格 115
二二二、君子好正 115
二二三、言行去饰 115
二二四、居丧者言语 116
二二五、三年丧期之由 116
二二六、深衣制度 116
二二七、深衣含义 117
二二八、修身自立 117
二二九、儒者容貌 117
二三○、备豫待机 118
二三一、儒者之交 118
二三二、操守特立 118
二三三、刚毅不屈 119
二三四、忠信礼义 119
二三五、儒者为官 119
二三六、行为世楷 120
二三七、宽裕有容 120
二三八、举贤援能 121
二三九、儒者任举 121
二四○、特立独行 121
二四一、儒者规为 122
二四二、儒者交友 122
二四三、尊让备仁 122
二四四、儒者五不 123
二四五、大学概要 123
二四六、修身为本 124
二四七、君子慎独 124
二四八、止于五德 125
二四九、修身先正心 125
二五○、齐家先修身 125
二五一、治国先齐家 126
二五二、一人定国 126
二五三、絜矩之道 127
二五四、与民同好恶 127
二五五、得众则得国 127
二五六、冠者礼始 128
二五七、君子重婚礼 128
二五八、夫妇同尊卑 128
二五九、婚礼为本 129
二六○、礼之大体 129
二六一、尊让絜敬 129
二六二、座位之礼 130
二六三、乡饮酒,立孝悌 131
二六四、乡饮酒礼体现王道 131
二六五、政教之本 132
二六六、天人合一,礼之大参 133
二六七、射礼观德 133
二六八、射为诸侯 134
二六九、品优者寡 134
二七○、各射己的 135
二七一、男子志在四方 136
二七二、射显仁道 136
二七三、君臣之义 136
二七四、相厉以礼 137
二七五、勇敢所贵 137
二七六、君子贵玉 138
二七七、礼之所由 139
二七八、丧有四制 139
二七九、恩制之丧 139
二八○、义制之丧 139
二八一、节制之丧 140
二八二、权制之丧 140
二八三、守丧者言 141
二八四、父母之丧 141
后记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