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比较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 1
二、比较经济学的沉思与复兴 3
三、新比较经济学的起步与构建 4
第一篇 西方比较经济学的危机与复兴 13
第1章 西方比较经济学危机的形成及原因 13
1.1苏联东欧国家制度剧变 13
1.2比较经济学学科发展与两大“主义”的关系 19
1.3比较经济学危机与反思 21
第2章 西方比较经济学的复兴 27
2.1比较经济学复兴的机遇和基础 27
2.2新比较经济学著作大量涌现 28
2.3中国学者对新比较经济学的关注与研究 31
第二篇 新比较经济学的各种流派评介 39
第3章 比较资本主义学派 39
3.1主要代表人物施莱弗(Andrei Shleifer)简介 39
3.2主要学术思想 41
3.2.1学术思想形成背景 41
3.2.2理论框架及其应用分析 42
3.2.3法律制度与金融 56
3.2.4制度与经济增长 58
3.2.5马什卡雷尼亚什(Mascarenhas)的学术思想 61
3.3比较资本主义学派的主要特点与评价 65
3.3.1比较资本主义学派的主要特点 65
3.3.2比较资本主义学派的评价 66
第4章 比较组织学派 69
4.1主要代表人物简介 69
4.1.1蒙泰斯 69
4.1.2埃冈·纽伯格 70
4.1.3本·奈 71
4.2比较组织学派的主要学术思想 72
4.2.1“委托代理”和“技术管理”问题 72
4.2.2经济组织各种类型与比较 78
4.2.3协调基本组织行为的各种超级组织 87
4.2.4经济体制变迁 93
4.3对比较组织学派的评价 98
4.3.1新的研究方法 99
4.3.2研究对象微观化 99
4.3.3体制变迁与“遗产”概念 100
4.3.4贡献与不足 100
第5章 比较制度分析学派 102
5.1主要代表人物简介 102
5.1.1比较制度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 102
5.1.2青木昌彦(Masahiko Aoki) 103
5.1.3钱颖一 103
5.2主要学术思想 104
5.2.1基于共同信念博弈均衡的制度观 104
5.2.2基于主观博弈模型的制度进化机制 106
5.2.3基于域的元制度划分与归纳 112
5.2.4经济体制的演化博弈论解释 127
5.3主要特点与评价 131
5.3.1方法论特点 131
5.3.2关于制度互补性的分析 134
5.3.3关于经济体制多样性成因的分析 136
5.3.4理论贡献与不足 137
第6章 比较文化分析学派 139
6.1主要代表人物斯蒂芬·罗斯菲尔德(Steven Rosefielde)等人简介 141
6.2主要学术思想 143
6.2.1文化的内涵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143
6.2.2自我规范型体系与文化规范型体系 147
6.2.3文化规范型经济体系分类及比较 150
6.2.4转型、国际政治和相关论争 154
6.3主要特点与评价 155
6.3.1特殊的基本范畴 155
6.3.2描述性研究范式 156
6.3.3标杆式的分析结论 157
第7章 比较历史分析学派 158
7.1主要代表人物阿弗纳·格雷夫(Avner Greif)简介 158
7.2主要学术思想 160
7.2.1运用博弈论揭示历史制度变迁中的自我实施机制 161
7.2.2在“基于特定背景的交互分析”中研究历史制度 169
7.2.3文化在历史制度分析中的重要作用 181
7.3对比较历史分析学派的评价 186
7.3.1研究方法的综合性 186
7.3.2把历史、文化制度作为“内生变量” 187
7.3.3从“制度合成体”的视角研究制度变迁成本和绩效 188
7.3.4比较历史制度分析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 189
第三篇 新比较经济学构建研究 195
第8章 理论基础 195
8.1学科定位与范畴体系 195
8.1.1学科定位 195
8.1.2范畴与范畴体系 196
8.2方法论 198
8.2.1新“主义”比较法 199
8.2.2博弈论的研究方法 200
8.2.3文化分析法 201
8.2.4历史分析方法 202
8.3研究对象 203
8.3.1制度与体制 203
8.3.2体制的构成要素 205
8.3.3微观体制与宏观体制 206
8.4体制多样性 207
8.5体制变迁 208
8.5.1体制变迁的动因 209
8.5.2体制变迁的路径 210
第9章 现实体制 214
9.1盎格鲁—撒克逊模式 215
9.1.1盎格鲁—撒克逊模式的形成及其理论基础 215
9.1.2盎格鲁—撒克逊模式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216
9.1.3盎格鲁—撒克逊模式的本质、评价与影响 218
9.1.4从新自由主义到美国市场资本主义 219
9.2莱茵模式 220
9.2.1莱茵模式的形成及其思想基础 220
9.2.2莱茵模式的主要内容 222
9.2.3莱茵模式的本质、特征与影响 223
9.3北欧模式 224
9.3.1北欧模式的形成、发展及其政策基础 224
9.3.2北欧模式的困境、改革与成效 227
9.3.3北欧模式的真实性、本质与影响 231
9.4亚洲模式 233
9.4.1亚洲模式的形成及其政治与文化背景 233
9.4.2亚洲模式的本质、特征与影响 235
9.5转轨经济模式 238
9.5.1两种不同的转轨经济模式形成背景及其理论基础 238
9.5.2俄罗斯激进式转轨模式的目标取向与特征 240
9.5.3中国渐进式转轨模式的目标取向与特征 242
9.5.4两种转轨经济模式的绩效对比 244
第10章 经济体制评价标准的探讨及应用 247
10.1比较经济学如何评价经济体制的绩效 247
10.2生产力最终标准质疑 249
10.3幸福概念的内涵 253
10.4经济体制评价的“双标准”:生产力和幸福度 254
10.4.1采用“双标准”的依据 254
10.4.2“双标准”的设计 256
10.5“双标准”的应用 260
10.5.1寻找优越的体制 260
10.5.2关注“北欧模式” 261
10.6世界经济体制的发展趋势 263
参考文献 270
后记 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