辑一 渲染 3
我为什么放不下一百年前的鲁道夫·奥伊肯? 3
乔姆斯基的“肉搏战”与公共领域的限度 13
埃菲尔铁塔的远眺 21
墨菲与清华园空间的跨越 33
物何以也能“文明”? 41
友情化理论旅行政治学之可能 54
身体的“拍拖”:汪民安与尼采 61
刘禾的话语政治与一个汉字的档案学诠释 76
陈徒手构造的文字与意义 98
《老子》给了王蒙什么“帮助” 111
辑二 鼓噪 133
9回首,我欣赏的一个字:被 133
国家记忆与个体记忆 140
口水战之外的闲事与闲言 144
“宫进学退”的学术生态 151
下跪门:从人的艺术到人的行为艺术 156
杨祖陶的手工作坊与邓晓芒的电脑终端 165
气候风暴:一场房间里的“讲政治” 174
我们为什么要仪式化地生活? 181
“假恋”与真假之间的游戏 189
消费社会与公共空间的女性如厕 199
吉他、通道与“西单女孩” 207
2012:美国人要把什么留给未来世界 211
王安祈与台湾京剧的前程 222
媒体于丹:审美去魅时代的一抹暖色 231
宫本艺术与赵本山小品的意义 255
张艺谋生命中的那棵“山楂树” 263
辑三 宛转 271
我所采访的李泽厚 271
大师与饭碗 281
人死后的“活”法 287
狗的生存哲学 292
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爱人?——“三八节”有感 300
母亲与她的家族史写作 309
咖啡馆:我所向往的一种生活情调 316
捍卫情感 321
后记 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