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护法运动的大本营 1
第一节 孙中山第一次南下护法 1
一、桂系据粤与护法运动的发动 1
二、非常国会的召开与中华民国军政府的成立 7
三、第一次护法运动的失败 14
第二节 中华民国政府在广州的成立 22
一、粤军回粤与西征桂系 22
二、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 27
三、改革与社会整治 33
四、孙、陈破裂与护法运动的结束 36
第二章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 44
第一节 从“五四”运动到广州共产党组织的成立 44
一、“五四”运动在广州 44
二、新思潮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51
三、广州共产党组织的建立 59
四、广州党组织早期的活动 64
第二节 大元帅大本营 66
一、孙中山大元帅府的重建 66
二、大元帅府的治粤举措 72
三、巩固广州革命基地的军事活动 77
四、收回粤海关“关余”的斗争 82
第三节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 87
一、第一次全国“劳大”和青年团“一大” 87
二、中共中央南迁广州 91
三、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 95
四、国民党改组在广州的筹备试验 99
五、国民党“一大”与国共合作的建立 105
第三章 国民革命运动的中心 111
第一节 革命新局面的开创 111
一、广州沙面罢工与工人运动的复兴 111
二、黄埔军校的创办与革命军的建立 115
三、农讲所的创办与广州郊县农民运动的兴起 119
四、广州商团事件 124
五、东征讨陈与讨伐杨刘 128
第二节 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 132
一、国民政府及广东省、广州市政府的成立 132
二、省港大罢工的爆发与“沙基惨案” 139
三、广州四大革命活动基地的形成 145
第三节 广州革命基础的巩固和发展 158
一、统一军政、民政、财政 158
二、第二次东征与南征 164
三、国民党“二大”在广州召开 167
四、国民党党务工作的发展 174
五、广州共产党组织的壮大 177
第四章 国共合作的破裂与广州起义 183
第一节 国民党的分化与国民革命阵营的危机 184
一、国民党右派反共分裂活动的升级 184
二、“廖案”的发生及其影响 186
三、中山舰事件 197
四、整理党务案 204
第二节 北伐战争与革命中心转移 208
一、国民政府兴师北伐 208
二、北伐进展与革命运动的推进 212
三、广州民众援助北伐 219
四、“迎汪复职” 223
五、广州国民政府北迁 227
第三节 广州“四一五”反共政变 231
一、工人运动的分裂和“花县惨案” 231
二、市民运动的开展与维护工会农会的斗争 236
三、“四一五”反共政变 240
四、“清党运动”与国共合作的破裂 246
第四节 广州起义 250
一、中共广州市委的成立及对反共清党的反击 250
二、中共中央、广东省委关于广州起义的决定 255
三、“张黄事变”与武装起义的加紧准备 259
四、广州起义与广州苏维埃 262
五、坚苦卓绝、持续不懈的斗争 269
第五章 城市建设与社会文化 272
第一节 城市建设 272
一、广州设市 272
二、市政规划与建设 277
第二节 社会变迁 285
一、振兴实业 285
二、思想、意识、信仰 288
三、社会习俗 290
四、市民生活 293
第三节 教育、文化、艺术 297
一、教育、学术 297
二、文学艺术 303
三、报刊与新闻出版 307
第六章 陈济棠在广州的军事统治 312
第一节 陈济棠军事政权的建立 312
一、广州起义失败后的政治形势 312
二、蒋介石软禁李济深与广州政局 317
三、两次粤桂军阀战争 319
四、蒋介石囚禁胡汉民与广州政局 324
五、广州非常会议与西南两机关 326
六、陈济棠军事统治的强化 332
第二节 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 335
一、“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日救亡运动 335
二、“一二九”运动在广州 342
三、中共党组织被破坏和恢复活动 351
第三节 “两广事变”与陈济棠政权的结束 354
一、陈济棠政权的各种矛盾及宁粤矛盾激化 354
二、陈济棠联合桂系发动“两广事变” 358
三、余汉谋入主广州 362
第七章 相对稳定时期的经济和文化 367
第一节 相对稳定时期的经济建设 368
一、三年施政计划 368
二、工业迅速发展 371
三、商业、服务业的新成绩 378
四、对外贸易的艰难处境 382
第二节 市政建设的新发展 390
一、《广州市城市设计概要草案》 390
二、道路、桥梁建设和旧城改造 394
三、水陆交通和航空事业 396
第三节 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401
一、陈济棠重视文化教育建设 401
二、教育事业迅速发展 406
三、文化事业的发展 410
四、封建文化泛滥 413
五、左翼文化运动的发展 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