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一章 马、恩、列、斯关于落后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理论 20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落后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理论 20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民主革命理论 20
二、俄国等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构想 26
第二节 列宁对落后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理论的突破创新 33
一、《两种策略》中无产阶级对待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策略 34
二、以“一国胜利论”突破俄国革命与西方社会主义革命的“互补论” 40
三、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 42
四、从前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迂回过渡理论 44
第三节 共产国际、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的“非资本主义前途论”和“不断革命论” 50
一、中国革命“非资本主义前途论” 50
二、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不断革命论” 54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落后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理论传播中的嬗变 59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关于落后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及其社会反响 64
第一节 社会主义论战对中国革命和社会走向的影响 64
一、论战的发生与展开 64
二、论战的主要内容 65
三、论战对中国革命和社会走向的影响 71
第二节 列宁的民族殖民地革命学说和“新经济政策”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73
一、列宁的民族殖民地革命学说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74
二、“新经济政策”对党内关于革命转变思想的影响 79
第三节 共产国际、斯大林的理论与党的三次“左”倾错误 84
一、中国革命“三阶段论”与瞿秋白的“左”倾盲动错误 84
二、“第三时期”理论与李立三的“左”倾冒险错误 87
三、共产国际与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91
第四节 中国社会性质论战对中国革命和社会走向的思考 93
一、论战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94
二、围绕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的争论 95
三、论战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意义 101
第五节 《两种策略》对根据地私营经济政策的影响 103
第六节 早期传播中思想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上的偏差 112
第三章 毛泽东创造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理论准备 120
第一节 《两种策略》对毛泽东关于革命转变和私人资本主义看法的影响 120
一、毛泽东对《两种策略》中革命转变思想的吸收 120
二、毛泽东对《两种策略》中利用私人资本主义思想的深化 123
第二节 《“左”派幼稚病》对待资产阶级的策略对毛泽东的影响 127
第三节 毛泽东研究马列哲学著作及对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思索 130
一、毛泽东研读马列哲学教科书的历史背景 130
二、毛泽东研读唯物辩证法对写作《实践论》、《矛盾论》的启示 133
第四节 毛泽东对“新经济政策”的哲学解读 143
一、从矛盾的定义看“新经济政策” 144
二、以对立统一规律看待“新经济政策的两重性” 145
三、从主要矛盾规定着事物的质看“新经济政策”社会走向 147
四、从质量互变定律的“飞跃”研究社会转变 151
五、“新经济政策”与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形成 152
第四章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对马克思主义关于落后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156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形态 156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对“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突破 157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否定了农业社会主义空想 160
三、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种长期稳定的社会形态 163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对革命发展阶段论和社会发展阶段论的创新 165
一、革命转变两步走 166
二、社会转变两步走 169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决定论的发展 172
一、工业化 172
二、农业社会化 175
第四节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对利用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思想的发展 178
一、利用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生产力的思想 180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政策的独创性 184
三、利用商品经济发展生产的混合经济制度 186
第五节 新民主主义社会中阶级合作思想的创新 190
第六节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创新 194
第七节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在文化方面的创新 199
第五章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放弃 204
第一节 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原因剖析 204
一、马克思对资本现代性的批判与落后国家对资本现代性追求之间的悖论 205
二、毛泽东对国际国内形势的认识促成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嬗变 207
三、阶级力量对比决定论导致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放弃 213
四、对民族资产阶级利用、限制到消灭的策略演变 217
五、新民主主义社会论自身局限和实践操作的矛盾性 222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被放弃的历史过程 227
一、1948年九月会议与“新资本主义” 227
二、山西省农业互助合作问题引发的思考 230
三、“三反”、“五反”运动后对民族资产阶级政策改变 233
四、过渡时期总路线与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放弃 235
第三节 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历史后果 238
第六章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启示 243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43
一、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争论 243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联系与区别 247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继承和发展 250
结语 落后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理论中国化的启示 259
主要参考文献 265
后记 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