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一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阶级观的延异 2
二 分析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阶级理论的拓展 7
三 后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阶级概念的解构 13
第一章 马克思的阶级概念及其价值 19
第一节 马克思阶级理论的思想溯源 19
一 近代资产阶级学者的阶级观 20
二 近代空想社会主义者的阶级观 24
三 马克思阶级理论产生的社会条件 28
第二节 马克思阶级概念的主要观点 31
一 阶级的存在是一种历史现象 32
二 阶级的本质是一个经济范畴 36
三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 40
第三节 马克思阶级分析的价值向度 45
一 确立了实现社会公正的价值取向 45
二 论证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 49
三 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 53
第二章 影响马克思阶级概念演变的相关因素 59
第一节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变量 59
一 新技术革命与生产力发展 60
二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 63
三 生产关系及阶级构成的变化 67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架构 72
一 后工业化主义的论调 72
二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挑战 76
三 后资本主义社会理论的辩解 80
第三节 马克思阶级概念之当代问题 84
一 阶级是否是经济范畴 85
二 阶级结构是否两极化 89
三 阶级斗争是否必然发生 92
第三章 马克思阶级结构理论的演变 100
第一节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理论 100
一 以剥削为核心的阶级结构分析 101
二 以职业为标准的阶级结构分析 105
三 基于多元化的社会结构分析 111
第二节 工人阶级概念的当代演变 115
一 当代工人阶级的新特点 115
二 工人阶级范畴的重新界定 118
三 全球化背景下的雇佣劳动阶级 123
第三节 关于新中间阶级的探讨 128
一 中间阶层的变迁及其含义 128
二 新中间阶级的阶级归属 132
三 新中间阶级与社会主义政治 137
第四章 马克思阶级形成理论的发展 144
第一节 社会分层理论种种 144
一 马克斯·韦伯的经典分层理论 145
二 功能论范式的分层理论 149
三 冲突论范式的分层理论 154
第二节 阶级划分的多重阐释 160
一 经济维度的阶级划分理论 161
二 政治维度的阶级划分理论 165
三 文化维度的阶级划分理论 170
第三节 阶级形成的核心要素 176
一 阶级形成与阶级意识 177
二 阶级形成与阶级斗争 182
三 阶级形成与政治文化 188
第五章 马克思阶级关系理论的拓展 194
第一节 阶级关系的基本特征 194
一 阶级与剥削 195
二 阶级与支配 199
三 阶级与异化 204
第二节 剥削理论的拓展 209
一 剥削概念的一般化 210
二 剥削理论的再建构 214
三 剥削的道德界域 218
第三节 异化理论的进展 223
一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新形态 224
二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归因 230
三 异化的消除与人的解放路径 234
第六章 马克思阶级政治理论的变革 240
第一节 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论争 240
一 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辩护 241
二 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质疑” 246
三 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 250
第二节 阶级革命何以衰退 255
一 对“阶级还原论”的解构 256
二 革命主体的破碎说 260
三 理性选择与博弈论的解释 265
第三节 非阶级政治: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转向 271
一 从阶级政治到非阶级政治 271
二 从二元对立到多元对抗 275
三 从阶级的民主到激进的民主 280
参考文献 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