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伦理道德 2
《大学》 2
修身为本 2
苟日新,日日新 3
君子慎独 4
富润屋,德润身 5
德本财末 6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7
《中庸》 9
大德必得 9
仁者,人也 10
《论语》 11
孝悌,仁之本也 11
吾日三省吾身 12
贤贤易色 13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14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15
敬为孝之本 16
见义不为,无勇也 17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18
富贵,人之所欲也 20
放于利而行,多怨 21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 22
德不孤,必有邻 23
德之不修 24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5
仁远乎哉 26
邦有道 27
孔子四毋 28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29
克己复礼为仁 30
仁者,爱人 31
樊迟问仁 32
刚毅木讷,近仁 33
有德者必有言 34
见利思义 35
义,然后取 36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37
杀身成仁 38
《孟子》 39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39
恒产与恒心 40
不动心 42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43
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 44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45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47
君子不可以货取 48
有恒产者有恒心 49
为富不仁,为仁不富 50
爱无差等 51
父母之心,人皆有之 52
杨氏为我,是无君也 53
仁,人之安宅也 55
诚者,天之道也 56
事亲为大,守身为大 57
大人者,言行唯义 58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59
可取可不取,取伤廉则不取 61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62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 63
大孝终身慕父母 64
亲之欲其贵,爱之欲其富 65
义,路也 67
性,犹湍水也 68
人无有不善 69
食色,性也 70
性,无善无不善也 71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72
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73
一箪食,一豆羹 74
求其放心 76
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77
万物皆备于我矣 78
人不可以无耻 79
良知良能 80
鸡鸣而起,孜孜为善者 81
天下有道,以道殉身 83
人皆有所不忍,人皆有所不为 84
养心莫善于寡欲 85
二、人生哲学 88
《大学》 88
知其所止 88
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 89
《中庸》 90
君子和而不流 90
不怨天,不尤人 91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92
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 93
不诚无物 94
君子尊德性而道学问,极高明而道中庸 95
明哲保身 96
《论语》 97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97
泛爱众而亲仁 98
不患人之不知己,患不知人 99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101
人无信不立 102
是可忍,孰不可忍 103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04
三思而后行 105
富而可求也 106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107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08
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109
任重而道远 110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111
有美玉于斯 112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4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 115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16
未知生,焉知死 117
过犹不及 118
回也,其庶乎,屡空 119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120
君子成人之美 121
子贡问友 122
言必信,行必果 123
和而不同 124
乡人皆好之 125
贫而不怨,难 126
君子耻其言过其行 127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28
知其不可而为之 129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130
可与言,不可与言 13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32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33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134
当仁不让 135
道不同,不相为谋 136
益者三友 137
君子有三戒 138
君子有九思 139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140
患得患失 141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142
《孟子》 144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144
与人为善 145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46
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147
彼此一丈夫 148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149
居天下之广居 150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151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152
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153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154
进以礼,退以义 155
既醉以酒,既饱以德 157
君子之所为,众人固不识 158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159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160
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161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62
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 163
拔一毛利天下,不为也 164
三、领导政治 167
《大学》 167
修身、齐家、治国 167
慈者,所以使众也 168
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169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 170
民之所好,好之 171
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172
生财有大道 174
以义为利 175
《中庸》 176
执两用中 176
为天下国家有九经 177
《论语》 179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79
温良恭俭让 180
礼之用,和为贵 181
为政以德 182
导之以政,齐之以刑 183
君子为道不为器 184
君子无所争 185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186
既往不咎 187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188
事君数,斯辱矣 189
君子济困不济富 190
贤哉,回也 191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93
好勇疾贫,乱也 194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9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96
四海之内皆兄弟 197
民无信不立 198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200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201
政者,正也 202
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203
为政,焉用杀 205
仁者,爱人 206
为政,先之劳之 207
名不正,则言不顺 208
其身正,不令而行 210
善人为邦 211
近者悦,远者来 212
欲速则不达 213
君子易事而难悦也 214
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215
修己以安百姓 216
无为而治 217
君子群而不党 218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19
小不忍,则乱大谋 220
众恶之,必察焉 221
不患贫而患不均 222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223
恭宽信敏惠 224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 226
见得思义 227
学而优则仕 228
君子有五美 229
《孟子》 230
何必曰利? 230
与民偕乐 232
民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233
省刑罚,薄税敛 234
仁者无敌 235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236
明君制民之产 237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239
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240
交邻国有道乎 241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243
君子不以所以养人者害人 244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245
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 246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47
民事不可缓也 248
贤君必恭、俭、礼下 249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250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252
以仁得之,以不仁失之 253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254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 255
善战者服上刑 256
君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心腹 257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258
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 259
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 261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262
民可使富也 263
君子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264
春秋无义战 265
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 266
民贵君轻 267
诸侯有三宝 268
四、美学教育 270
《大学》 270
大学之道 270
致知在格物 271
《中庸》 272
天命之谓性 272
中和 273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 275
至诚能化 276
温故而知新 277
《论语》 278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278
思无邪 279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80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81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82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83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84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85
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 286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87
举一反三 288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89
四教:文,行,忠,信 290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 291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292
循循善诱 293
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 295
富之教之 296
有教无类 297
生而知之,学而知之 298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299
日知其所亡 300
学无常师 301
《孟子》 302
谨庠?序之教 302
揠苗助长 303
易子而教 304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305
富岁子弟多懒 306
一曝十寒 307
人皆可以为尧舜 308
教亦多术矣 309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310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 312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313
充实之谓美 314
五、其他 317
《大学》 317
必也使无讼乎 317
必不在焉 318
《中庸》 319
道不远人 319
大德者,必受命 320
至诚无息 321
《论语》 322
尽善尽美 322
朽木不可雕也 323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324
三月不知肉味 325
杀鸡焉用牛刀 326
《孟子》 327
五十步笑百步 327
率兽而食人 329
以羊换牛 332
君子远庖厨 334
缘木求鱼 336
小囿犹大,大囿犹小 337
寡人好货 339
寡人好色 341
王顾左右而言他 342
以德服人 344
尔为尔,我为我 345
月攘一鸡 347
男女授受不亲 349
逢蒙学射 351
齐人娇妻 353
校人烹鱼 356
先知先觉 358
杯水车薪 360
专心致志 362
以邻为壑 363
茅塞顿开 365
冯妇搏虎 366
后记 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