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0.0 概述 1
0.1 课堂互动 2
0.1.1 课堂互动的定义 2
0.1.2 课堂互动的意义 2
0.1.3 影响英语教学课堂互动的因素 3
0.2 教师话语 4
0.3 教师话语的研究内容 5
0.3.1 大学英语课堂教师的提问 5
0.3.2 大学英语课堂教师的反馈语 5
0.3.3 大学英语课堂教师会话修正 5
0.3.4 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礼貌策略 6
0.3.5 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人际意义 6
0.4 研究方法 6
0.4.1 观察法 6
0.4.2 调查问卷 7
0.5 结语 7
第一章 大学英语课堂教师的提问 9
第一节 概述 9
1.1 研究背景 9
1.2 研究目的 10
1.3 研究意义 10
第二节 文献综述 11
2.1 课堂互动的模式 11
2.1.1 输入模式 11
2.1.2 互动模式 11
2.1.3 输出模式 12
2.2 关于教师提问的研究 13
2.2.1 教师提问的定义 13
2.2.2 教师提问的功能 13
2.2.3 教师提问的分类 14
2.2.4 教师提问的策略 16
2.2.5 教师提问的分配 17
2.2.6 等待时间 18
2.2.7 国内的相关研究 19
2.3 小结 19
第三节 研究设计 20
3.1 研究问题 21
3.2 样本描述 21
3.3 研究步骤 21
第四节 数据结果与分析 22
4.1 教师提问的类型 22
4.1.1 理解检查类问题 22
4.1.2 澄清类问题 23
4.1.3 确认类问题 23
4.1.4 参考性问题 24
4.1.5 展示性问题 26
4.1.6 表达类问题 28
4.1.7 修辞类问题 29
4.1.8 小结 31
4.2 其他的教师提问行为 34
4.2.1 提问策略 34
4.2.2 问题分配 40
4.2.3 等待时间 42
4.3 数据分析 43
4.3.1 教师问卷分析 43
4.3.2 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44
4.3.3 数据分析和讨论 46
第五节 结论 47
5.1 研究发现和启示 47
5.2 研究的局限性和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49
第二章 大学英语课堂教师的反馈语 50
第一节 概述 50
1.1 研究背景 50
1.2 研究目的 50
1.3 研究意义 51
第二节 文献综述 51
2.1 课堂话语结构研究 52
2.1.1 伯明翰学派的课堂话语结构研究 52
2.1.2 国内课堂话语结构研究 53
2.2 反馈语与支持性言语反馈 55
2.2.1 反馈语的定义及分类 55
2.2.2 支持性言语反馈 55
2.3 教师言语反馈 58
2.3.1 教师言语反馈的研究现状及分类 58
2.3.2 教师支持性言语反馈 60
第三节 研究设计 60
3.1 研究问题 60
3.2 样本描述 61
3.3 研究过程 61
第四节 数据报告与讨论 61
4.1 数据报告 62
4.1.1 教师支持性言语反馈的类型 62
4.2 数据分析 78
4.2.1 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 78
4.2.2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82
4.3 调查问卷分析 88
4.3.1 教师调查问卷的分析 88
4.3.2 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90
第五节 结论 93
5.1 研究发现和启示 94
5.2 研究局限和建议 95
第三章 大学英语课堂教师会话修正 97
第一节 概述 97
1.1 研究背景 97
1.2 研究目的 97
1.3 研究意义 98
第二节 文献综述 98
2.1 教师修正的研究 99
2.1.1 教师修正的定义 99
2.1.2 教师修正的作用 99
2.1.3 教师修正话语的结构 100
2.1.4 教师修正话语的分类 100
2.1.5 教师修正话语的失误源 102
2.2 国内相关研究 102
2.3 小结 103
第三节 研究设计 104
3.1 研究问题 104
3.2 研究方法 104
3.2.1 研究方法详述 105
3.2.2 样本描述 106
3.2.3 操作程序 106
第四节 统计结果与数据分析 107
4.1 教师修正的类型 107
4.1.1 教师自我启动自我修正 107
4.1.2 教师启动修正学生 108
4.1.3 教师启动学生自我修正 108
4.1.4 教师启动学生修正教师 109
4.1.5 教师启动其他学生修正 110
4.1.6 学生启动教师修正学生 111
4.1.7 学生启动学生修正教师 111
4.1.8 教师零启动自我修正 112
4.1.9 教师零启动修正学生 113
4.1.10 数据分析 113
4.2 教师修正的失误源 118
4.2.1 失误源类型 118
4.2.2 数据分析 121
4.3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123
4.3.1 教师问卷数据分析 123
4.3.2 学生问卷数据分析 126
4.3.3 数据讨论 130
4.4 小结 131
第五节 结论 132
5.1 研究发现和启示 132
5.2 研究局限和建议 134
第四章 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礼貌策略 136
第一节 概述 136
1.1 研究背景 136
1.2 研究目的 137
1.3 研究意义 137
第二节 文献综述 138
2.1 礼貌理论 138
2.1.1 礼貌的研究 138
2.1.2 Grice的合作原则(CP) 140
2.1.3 Leech的礼貌原则(PP) 141
2.1.4 Brown & Levinson的礼貌理论 142
2.2 礼貌和课堂互动的研究 146
2.3 小结 146
第三节 研究方法设计 147
3.1 研究问题 147
3.2 研究方法 148
3.3 研究过程 148
第四节 语料与分析 148
4.1 礼貌策略在提问中的运用 148
4.1.1 提供帮助 150
4.1.2 简化和释义 151
4.1.3 引出集体回答 153
4.1.4 转换听话人 155
4.1.5 重复 156
4.1.6 指出难点 156
4.1.7 小结 157
4.2 礼貌策略在反馈中的运用 159
4.2.1 重复 159
4.2.2 同意 160
4.2.3 致谢 161
4.2.4 赞扬 162
4.2.5 鼓励 162
4.2.6 回避 163
4.2.7 让学生评价 164
4.2.8 道歉 165
4.2.9 解释学生回答 166
4.2.10 暗示 166
4.2.11 小结 167
4.3 其他礼貌策略 168
4.3.1 积极礼貌策略 168
4.3.2 消极礼貌 170
4.3.3 小结 172
4.4 调查问卷分析 172
4.4.1 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172
4.4.2 教师调查问卷分析 175
4.4.3 小结 178
第五节 结论 178
5.1 研究发现和研究意义 178
5.1.1 教师提问中的礼貌策略 179
5.1.2 教师反馈话语中的礼貌策略 180
5.2 研究局限性 181
5.3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181
第五章 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人际意义 182
第一节 概述 182
1.1 研究背景 182
1.2 研究目的 182
1.3 研究意义 183
第二节 文献综述 183
2.1 术语的定义 183
2.2 理论框架 184
2.2.1 会话分析和系统功能语法 184
2.2.2 教师话语研究 185
2.2.3 人际意义的研究 187
2 2.4 教师话语人际意义的研究 190
2 3 小结 190
第三节 研究设计 190
3.1 研究问题 191
3.2 研究方法 191
3.2.1 研究对象 191
3.2.2 数据收集方法 194
3.2.3 数据分析方法 195
第四节 统计结果与数据分析 195
4.1 认知层面 195
4.1.1 情态系统 195
4.1.2 人称系统 207
4.2 互动层面 212
4.2.1 陈述语气 213
4.2.2 疑问语气 219
4.2.3 感叹语气 224
4.2.4 祈使语气 225
4.2.5 小结 227
4.3 评价层面 229
4.3.1 情感 229
4.3.2 判定 230
4.3.3 鉴别 231
4.3.4 小结 231
第五节 结论 232
5.1 研究发现和启示 232
5.2 研究局限和建议 236
参考文献 237
附录 251
附录一 第一章的调查问卷及语料样本 251
附录二 第二章的调查问卷及语料样本 273
附录三 第三章的调查问卷及语料样本 290
附录四 第四章的调查问卷及语料样本 302
附录五 第五章的调查问卷及语料样本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