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中学生的个别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297
第一节 中学生的心理诊断 297
一、中学生心理诊断的意义 297
二、中学生心理诊断的方法 299
三、中学生心理诊断的步骤 299
第二节 中学生的心理咨询 301
一、中学生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方法 302
二、中学生心理咨询的过程 305
三、中学生心理咨询的技术 309
四、中学生心理咨询教师的素质 314
五、中学生心理咨询室的建设 315
第三节 中学生的心理治疗 316
一、中学生心理治疗的特点 317
二、中学生心理治疗的方法 318
三、中学生心理治疗的策略 322
第四节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 324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预防的模式 324
二、三级心理预防保健网络的建设 325
三、中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 328
第九章 中学教育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341
第一节 课堂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341
一、课堂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341
二、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设计 342
三、建立有效的课堂管理,优化课堂心理环境 344
四、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346
第二节 学科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347
一、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347
二、认知学习目标和学科思维类型 348
三、学科能力的发展与培养 350
第三节 品德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355
一、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355
二、品德形成过程的心理分析 357
三、品德不良的矫治 358
第四节 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360
一、班主任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360
二、班主任工作中常见的心理健康教育热点问题 362
三、班主任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364
四、班集体的社会心理特征和班集体建设 366
第五节 创设符合心理健康要求的学校环境 368
一、学校环境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369
二、学校例行活动的文化策划和心理气氛的营造 369
三、充满文化气息的优美校园环境建设 371
四、校风建设与心理健康教育 372
五、特色学校的校园建设 373
第十章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课程教法设计 377
第一节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377
一、人员构成 377
二、各类人员的任务 377
三、专职人员的选拔 378
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 380
第二节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课程教法设计的模式 382
一、设计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382
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383
三、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基本模式 385
第三节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课程设计 387
一、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点 387
二、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课程设计范例 388
第四节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课程设计 396
一、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点 396
二、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课程设计范例 396
第五节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法设计 403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法特点 403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法应遵循的原则 404
三、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 405
第十一章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教案/个案 409
第一节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教案 409
化干戈为玉帛 409
合理归因 412
经营生命 418
“完善思维方式,掌握决策本领”主题班会 423
让智慧插上翅膀 432
第二节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个案 434
他走近了大家 434
学做老师的好学生 439
她从性朦胧中走出来 443
他走出了逆反的怪圈 448
谁都说:“小L变了!” 457
第十二章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467
第一节 家庭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467
一、家庭在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地位 467
二、家庭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467
三、家庭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提供的教育因素 468
四、家庭教育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 473
第二节 社区与中学生心理健康 474
一、社区在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 475
二、社区环境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476
三、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社区环境 479
第三节 教师的心理健康及调适 480
一、教师也存在心理问题 480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 483
第四节 家长的心理健康与调适 488
一、家长的心理问题 488
二、家长的心理调适 490
第五节 建立学校、家庭、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494
一、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是核心 494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 495
三、社会心理健康教育是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 496
四、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496
第十三章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测量与评价 501
第一节 中学生心理健康测验与评价的原则 501
一、保密性原则 501
二、科学性原则 502
三、整体性原则 502
四、客观性原则 503
五、教育性原则 504
六、发展性原则 504
第二节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测量与评价的方法 505
一、观察法 505
二、访谈法 509
三、问卷调查法 515
四、情境法 518
五、心理测验法 521
第三节 中学生心理健康测量与评价程序 523
一、确定测评目的阶段 523
二、全面收集资料阶段 524
三、分析、综合资料阶段 525
四、发展干预措施阶段 525
五、评价结果的交流与汇报 526
第四节 常见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526
一、《身心症状自评量表》(SCL—90) 526
二、《自我状态测验》 528
三、《学习适应性测验》(简称AAT) 530
第五节 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的其它量表 533
一、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简称WISC) 533
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534
三、《卡特尔十六种个性因素测验》(简称16PF) 534
第六节 中学生心理健康测量与评价的注意点 540
一、要严格培训测验与评价人员 540
二、测量与评价过程要科学化、程序化 540
三、要全面了解被试者 541
四、正确看待和应用心理测量评价的结果 542
五、测验与评价结果解释要慎重 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