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张志清 1
出版说明 1
北京大学校长就职演说词&蔡元培 2
研究学问之方法&吴稚晖 6
近代西洋教育&陈独秀 11
新旧&章士钊 16
梁任公在中国公学之演说&梁启超 24
试验主义&杜威 28
儿童的文学&周作人 32
汉学与宋学&柳诒徵 40
论诗人当具历史地理两种之本领&陈去病 45
治小学之目的与方法&顾实 48
娜拉走后怎样?&鲁迅 57
一个文学革命家的供状&泰戈尔 63
学术盛衰与国家治乱之关系&马君武 70
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李大钊 75
墨学的大概&许啸天 82
现于《论语》《孟子》两书中与儒教相反之政治思想&吴贯因 91
历史补助科学的避讳学&陈垣 112
两汉文艺概论&朱希祖 129
国语运动小史&黎锦熙 133
《孟子》大意&张一麐 143
清代学术之变迁及其结果&金松岑 150
中日文化上之关系&陈恭禄 155
中国学术演化的我见&何炳松 162
孔子何以成为圣人&顾颉刚 166
中国文化之精神&林语堂 174
研究中国文学的途径&章太炎 184
研究学术不可轻下断语&郑洪年 189
科学研究的精神&竺可桢 193
中国法律之变迁&石志泉 197
中国文化的特质&许地山 202
哲学与科学&何思敬 208
女性与音乐&程懋筠 216
中国禅学之发展&胡适 221
中国人并不自私自利,只看社会的影响如何&卢作孚 250
孟子的学说&赵戴文 255
诸子言气不言气的分别&郭象升 260
中国文化的特征在哪里?&梁漱溟 268
现代图书馆及博物馆之重要与管理&袁同礼 281
研究学问的精神&邹鲁 285
戏剧与人生&洪深 291
鲁迅的生活&许寿裳 296
编剧术&曹禺 312
屈原的艺术与思想&郭沫若 325
诗人&罗庸 335
每天四问&陶行知 343
读与写&老舍 352
艺术制作&吕凤子 363
中国社会变迁中的文化结症&费孝通 369